全要素生产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变量,从而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给出全 要素生产率估算。
• 具体估算中,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需要进行模型设定检 验。由于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通常是 单位根过程且三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往往利用产 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来建立回归方程。
4.潜在产出法(PO)
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 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 即总产量/全部要素投入量。
规模效应 技术进步;
效率的改善;
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 计算方法
简便粗糙 增长会计法
1.代数指数法(AIN) 2.索洛残差法(SR)

Yt = Ω(t)F(Xt) (4)
• 利用OLS 估算。其中资本存量需要测算,测算公式为:

Kt = It / Pt + (1 − δt)Kt − 1 (9)

约束条件很强,往往难以满足此外,索洛残差法用所谓
的“残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无法剔除掉测算误差的
影响。
3.隐性变量法(LV)
• 基本思路:将全要素生产率视为一个隐性变量即未观
全面复杂 经济计量法
3.隐性变量法(LV) 4.潜在产出法(PO)
1. 代数指数法(AIN)


其基本思想是把全要素生产率表示为产出数量指数与所有投入要素加
• 权指数的比率。

假设商品价格为Pt ,数量为Qt ,则总产出为PtQt 。生产中资本投入为Kt ,
• 劳动投入为Lt ,资本价格即利率为rt ,工资率为wt ,则总成本为rtKt + wtLt。在完
• 率,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产出的影响。

• 直观,但暗含着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完全可替代,且边际生产率是恒定的,缺乏
• 合理性。概念化,不适于具体实证分析
2. 索洛残差法(SR) 运用较广


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
• 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总量生产函数为:
• 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下,有总产出等于总成本即:

PtQt = rtKt + wtLt(1)

但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1) 式往往不成立,可将(1) 式改写为:

P0Qt = TFPt[r0Kt + w0Lt](2)

其中, r0 、w0 和P0 为基年利率、工资和价格。参数TFPt 为全要素生产
20
。初步的经验观察显现了经济
10
转型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之间
0
正向关系的可能性。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参考文献:
• 1.任保平,钞小静.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转 型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 2.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19.经 济研究,2019,(6):51-60.
• 3. 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 界经济,2019,(12):3-13.
• • 4.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
论思考.经济研究,2019,(8):13-20. • • 5.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
•b——资ຫໍສະໝຸດ 份额数据说明与初步的经验观察
8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70
60
如图,我国1978-2019年间
50 40 30
城市化率 市场化率 TFP 工业化率
全要素生产率、市场化率、工 业化率以及城市化率所对应的 曲线,四者基本上呈同向上升 趋势,只是在不同的区间范围 内,这种趋势相关性程度各异
• 潜在产出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重要成——— 能力实现改善,即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考虑提出。
• • 遵循法雷尔(Farrell ,1957) 的思想,将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
入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三部分,估算出能力实 现率和技术进步率,便给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1993年以后,TFP增长率持续下降但中国经济仍处于平稳 快速增长。TFP增速变缓,导致它对经济贡献呈下降趋势。
得出结论:中国经济越来越依靠投入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最常用)

全部要素的生产率(TFP)无法从总产量中
直接计算出来,故只能采取间接的办法:

GY=GA+aGL+βGK

• 其中:GY——经济增长率

GA——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

GL——劳动增加率

GK——资本增长率

a——劳动份额
证分析(1979年~2019年).经济学(季刊)2019,4(2):263-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