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4 非语言传播.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观察你周围的同学,看他们用什么样的非言语 行为捍卫自己的领域和空间?
文化与时间(proxemics)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现代化、文化优 越感
• 心理时间观:过去观,现实观,未来观 • 单一时间观与重叠时间观 • 生物时间体系:
体力、情绪、智力生物节律周期
练习六:
1. 观察自己一天,以确定自己与时间的关 系。记录下你一天中看钟表,问时间或 以任何方式涉及时间的行为次数。你有 没有发现与你有不同时间倾向的人,如 何相处?
4. 非言语传播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梅瑞宾:在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 是声音(包括音调、变音和其他音响)传达出 来的,而语言(词语)只占7%,其他55%的 信息是靠无声的手段传达的。
• 伯德惠斯特尔:即使在人们面对面交流时,有 声信号也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 声的。一个人平均每天仅用10分钟讲话,平均 每句话仅占2.5秒,其余绝大部分时间,人都 是利用非语言手段向外发出信息的。
练习五:
1. 与某同学对话,可以任意选择话题,先在 3.6米处停三分钟, 然后到2-3米处停三分钟, 然后在0.5-1.2米处停三分钟,最后在0.5米 内停三分钟。讨论: 你对在不同距离与同伴 对话的感受; 你们的对话内容会因距离的改 变而改变吗? 在某种距离内,是否有特定的话 题不合适?哪种话题最适合这各自的距离?
传播发生的四种情况
有意发出并被感 有意发出而不被源自觉为有意感觉为有意的
无意发出而被感 无意发出而不被
觉为有意的
感觉为有意的
非语言传播与语言传播的异同 (nonverbal & verbal
• 都是符号化行为的, • 具有抽象性、模糊性、
偶然性。我们无法保证 对方能否正确理解我们 行为的含义。 • 都受某些规则规范的指 引 • 都带有文化特征 • 都可以是有意或者无意 的行为
•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信号有哪些异同? • 如何提高非语言交流的能力?
衣着与随身用品
• 衣着的交流成分:有意与无意 • 服装与个性、时代特征 • 对着装的定型见解:社会地位、职业权
威、群体认同 • 随身用品:眼镜、烟斗、手提包、饰品、
香水等 • 服装效果:对观察者,对穿衣人
副语言(paralanguage)
副语言分类:
声音要素(音型、音质、 音速、音量、音调等) +
如何提高非语言传播能力
• 前后呼应关系 • 作出反应的可能性 • 行为的动机(意图) • 非语言符号的可变性和多义性:
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 • 个人文化背景,经历,态度差异: 情景场
合,主观偏见,心理定势。
阅读与思考
• 【美】霍尔:《无声的语言》,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年。
• 【美】马兰德罗等:《非言语交流》 (孟小平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 出版社,1991。
相关问题
• 非语言信号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 我们可以学会识别他人的非言语行为吗? • 面部表情具有普遍含义吗? • 非语言传播与语言传播有哪些异同? • 非语言传播比语言传播更真实吗? • 有哪些非语言传播的形式? • 非语言传播如何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定义
• 一般说来,非语言传播就是除语言传播 之外的一切交流形式。 严格地说:非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共 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被解释为有目 的地发出,被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 由接受者反馈的、除使用言辞本身以外 的人类属性或行动。
曲认识,身体边界) • 身体信息:体形,体重,身
高,肤色,毛发, 实际特征与感知 • 面部表情 • 体态语 • 个人外表 • 服饰 • 触摸
面部表情与眼神
情绪表达:共性与文化 特性
面部控制、 性别与情境 差异
眉毛
前额
眼睛
眼神的功能: • 建立和确定关系 • 渠道控制 • 展示情绪 • 减少分心 目光移动:
距离、环境与空间
人际距离 亲密区域 熟人区域 社交区域 公共区域
对环境的感觉:正式性 私秘性 熟悉程度 环境的吸 引力
空间安排与座位选择 教室空间 办公室的间隔 会谈桌型 亲密度 支配性 效果 个性
领域划分 私人区域,次级区域 公共区域 对领域侵犯和反应: 擅自动用、侵入、污染、撤 离 反抗
功能性发声(哭、笑、 呻吟、叹息、咳嗽、沉 默等)
梅拉比安公式:
• 全部感觉=7%言语 +38%声音感觉
+55%面部感觉
• 情绪表达 • 个性特征 • 社会经济地位 • 说服性 • 停顿与沉默
(衬托与强调、语速与心 理距离、情绪)
练习三
• 给陌生人打电话,看能否根据其声音对 他的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来自的地 区、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个性等) 做一些基本判断,验证一下判断的准确 性。重复几次以确定声音要素或帮助、 或妨碍或不影响对个人背景和人格特征 的判断。
非言语传播的功能
• 重复 (Repeat) • 补充 (Complement) • 替代(Replace) • 强调 (Highlight) • 否定 (Contradict) • 调节(regulate) • (观察一位你所熟悉的人,识别其非言语行为
的特定含义和作用)
非语言交流中的三种暗示
• 接近暗示 • 激发活动暗示:音高 音量 音速 • 力量暗示 练习二: 在特定的场合,同学聚会、迪厅、体育比
性别、个性、文化 瞳孔扩大和缩小
身体动作与姿势(kinemics)
动作: 符号式 图解式 调节式 心情展示 适应式
姿势: 接近性 地位 性别差异 情绪
触摸
触摸的功能 • 一是功能-职业性的;非人化,避免夹杂干扰信息 • 二是社交-礼节性的,遵行一定的文化标准,是社会关
系的体现; • 三是友爱-热情的触摸,在他人面前对亲密关系的强调 • 四是情爱-亲密的触摸,会有不同形式, • 五是唤起情欲的触摸, 触摸与生长发育:动物与人 触摸的文化差异 触摸的信息:情绪 地位 接触需要信号
• 非语言符号结构性差,非语 言的信号特征,使抽象程度 受限制。
• 非语言传播是连续的而语言 传播是非连续的
• 语言传播是单通道的而非语 言传播常常多通道进行
• 如果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 不一致,大多数人倾向于相 信后者;
练习一:
1. 对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进行预先设计, 然后选择某个特定场合,与一个陌生人交谈 几分钟,然后以实验的名义,询问他对你的 最初印象,注意对方表述中所涉及的你的言 语信息及非言语信息。你对他的描述有什么 反应?你对自己创造的非言语印象有什么认 识?第一印象是否准确? 同样可以表述对对方的最初印象,思考其中 的言语和非言语讯息的依据,并听取他的反 应.
赛场等,观察周围人群,看某些人的非 语言行动是否体现出某种暗示,如接近 暗示等。
非语言类型分析
与身体相关的非语言传播 • 面部表情 • 体态语 • 个人外表 • 服饰 • 触摸 副语言(paralanguage) 距离、环境与空间 时间观
与身体相关的非语言传播
• 吸引力(标准,效果) • 对身体的认识(满意度,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