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春节期间,学校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校领导向离退休的老教师祝贺新年,并汇报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

B . 湘西凤凰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历来就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境内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不胜枚举。

C . 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D . 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时我们不禁感喟:面对伟大的作家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曹雪芹等,如今的作家为什么只能望其项背?
2. (2分) (2016高一下·三门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黄溪连回应外媒称:中印援助尼泊尔并非是为“争影响力”,作为友好邻国,中印有共同的责任帮助尼泊尔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B . 据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电,对于南中国海的岛礁领属争端问题,奥巴马始终不认可美国没有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强调中国应当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C . 河南一教师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上引起热议,短短十个字被网友称为“最具情怀辞职理由”,但“裸辞”应慎重,勿跟风。

D .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增强全民环保的意识,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攻坚战。

3. (2分) (2016高三上·绵阳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

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A . ①⑦③②④⑥⑤
B . ③①⑦②④⑥⑤
C . ①⑦③⑥⑤②④
D . ③①⑦⑥⑤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
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 .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 .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 .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5. (18分) (2019高二上·宝坻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林冲见差拨
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

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

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
活。

”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

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

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

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

”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

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

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

”差拨道:“你只管放心。

”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

”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

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

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

”林冲道:“多谢指教。

”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

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

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

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

”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

”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

”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

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左右,与我驮起来。

”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

”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

”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

”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

”就厅上押了贴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

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

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

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尚不饶他。

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林冲道:“谢得照顾。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选文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 .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 . 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 . 选文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 . 选文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现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选文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向他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4)对第二段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

”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出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2017·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泌字宗源,歙州歙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时言事者众,诏阁门,非涉侥望乃许受之。

由是言路稍壅。

泌抗疏陈其不可,且言:“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淳化二年,久旱,复上言时政得失。

王禹偁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并须朝罢于政事堂,枢密使预坐接见,将以杜私请。

”泌上言曰:“伏睹明诏,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是疑大臣以私也。

今陛下囊括宇宙,总揽英豪,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无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

王禹偁昧于大体,妄有陈述。

”太宗览奏,即追还前诏。

会修正殿,颇施采绘,泌复上疏驳之。

亟命代以丹垩,且嘉其忠荩。

一日,得对便殿,太宗称其任直敢言,泌奏曰:“陛下从谏如流,故臣得以竭诚,昔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

”太宗动色久之。

时,群臣升殿言事者,既可其奏,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

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金谷送三司。

从之。

太宗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

泌言:“请自今长春罢政,既膳后御便坐。

”不报。

真宗初,边人屡寇。

泌上疏曰:“敌所嗜者禽色,所贪者财利,余无他智计。

先朝平晋之后,若不举兵临之,但与财帛,则幽蓟不日纳土矣。

察此,乃知其情古犹今也、汉祖、明皇所用之计,正可以饵其心矣。

”近制,文武官告老皆迁秩。

泌言:“请自今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因疾及历任犯赃者,听从便。

”诏可。

徙知福州,代还,民怀其爱,刻石以纪去思。

大中祥符五年,疾革,服道士服端坐死,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史•谢泌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B . 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C . 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D . 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淳化”是帝王年号,帝王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始于秦汉。

B . “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 . “伏”本指“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臣下对君王的敬辞。

D . “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谢泌敢于直言,善于说理。

针对朝政中的某些现象,谢泌敢于直言心中的想法;同时他经常借助历史中的人、事进行说理,进而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

B . 谢泌精通军政,颇有主见。

面对边境战事,谢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人发动战争的本质动机,并劝示皇帝要效仿汉祖、明皇等帝王处理边境事务的计策。

C . 谢泌心性细致,受帝赏识。

谢泌不仅对国家大事颇为关心,而且对皇帝的饮食起居等琐事也挺关注;他曾建议皇帝减轻工作强度,得到了皇帝认可与赏识。

D . 谢泌理政有方,深得民心。

谢泌曾任地方官员;在地方理政的时候,他深受民众的爱戴;任期结束的时候,民众以刻石立碑的形式记录并感念他的恩德。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从谏如流,故臣得以竭诚,昔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

②太宗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7·新课标Ⅲ)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5高一上·忻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小题。

小园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即菊花。

(1)
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
诗的颈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这一联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9. (3分) (2016高二上·横峰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________。

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________ ,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

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________ ,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

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

茑鸟不论飞东还是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

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

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带着这条鱼,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7-1、
7-2、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8-2、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9-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0、答案:略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