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起下钻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行版本:A
强行起下钻
文件编码:
GWDC/HSEDOP2-12
1 技术数据
该程序适用于起下钻过程中发生溢流,而且由于井口有气体、泥浆增量达到预定体积或流量过大,不能把钻具下入井底时。

该方法主要是避免钻杆强行下入井下后容积增加而引起的套管压力增加。

主要通过排放与下入井内钻杆体积相等的环空泥浆量来实现。

如果侵入流体为气体,不允许膨胀的气泡运移将使套管压力增加,因此必须排放等量泥浆使气泡能够膨胀。

大多数强行下钻案例,都是在地层侵入量应相对较小,并接近井底的情况下决定的。

厂家推荐环空承受的强行下钻压力为0.25*(井内压力,单位psi)+500psi。

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套管鞋深度,套管鞋处地层的破裂压力梯度和泥浆密度。

套管类型、钢级、重量,以及在套管内的钻井时间。

钻头位置。

强行起下钻通过环型防喷器所需的重量。

记录以上情况。

还必须注意气泡的运移。

排放的泥浆体积用于补偿气泡运移增加的体积加钻杆额外增加的体积。

在钻杆到达气泡段之前,排除气体运移的影响,应保持压力恒定。

当钻柱强行下入气泡中,压力会升高,这是正常的,因为气泡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在小井眼中尤其如此)。

如果充分考虑了气体运移,气泡得以膨胀,地层破裂的风险就会很小,并可能通过了套管鞋。

这时应继续强行下钻。

如果忽略了气体运移,就有压裂地层的风险,气泡通过了套管鞋更会如此。

2设备和工具检查
防喷器储能器应配有“缓冲瓶”,用于强行起下钻作业中。

3 HSE提示和预防措施

4 准备工作
(1)按关井程序关井。

(2)确保环形防喷器的缓冲瓶的预充压力得到了检查,并打开缓冲瓶上的阀门。

取下喀麦隆D型环形防喷器工作腔的堵塞。

对于其它型号的环形防喷器,请参见使用说明书。

(3)确保环形防喷器操作压力可在100—3000psi间进行调节。

(4)用管线连接节流管汇出口与起下钻补给罐。

(5)校正起下钻/强行起下钻泥浆补给罐的刻度。

(6)排放补给罐中大约50%的泥浆,测量液面到强行起下钻补给罐罐面的距离。

(7)强行起下钻前进行计算:
强行起下钻作业前,按下列公式计算强行起下钻所需的最小重量。

P=套管压力(kg/cm2)
d=钻杆外径(cm)
D=工具接头外径(cm)
F1=套压施加在钻柱上的推力(T)
F2=工具接头通过环形防喷器时的额外的力(T)
F3=钻杆与环形防喷器之间的摩擦力,估计为10 T左右。

W=强行起下钻所需的最小重量
F1 = (3.1416*Pd²)/1000/4
F2 = 3.1416 (D² -d²) P/1000/4
F3 = 10 T
W = F1 + F2 + F3 = (3.1416 * P * D²)/1000/4 +10
(8)准备压井施工单:
用体积法绘制压井曲线图,并填写IWCF井口防喷器压井施工单。

(9)如果需要,准备强行起下钻的压井泥浆。

5 实施
5.1通过环形防喷器强行起下钻:
(1)当处于关井状态时,即使钻柱内有浮阀,也应安装一只安全阀和钻柱内防喷
器。

安全阀在开启状态接入,关闭安全阀。

再接入钻柱内防喷器,然后打开安全阀。

(2)用最小的压力关闭环形防喷器,以延长防喷器胶芯的寿命。

只要防喷器下方
没有气体,甚至有较小的泄漏也能接受,但并不推荐关井压力低于制造厂家推荐的压力。

即使无泄漏,工具接头通过胶芯后,也可能失去密封,使防喷器显示出被打开的迹象。

(3)为了准确控制排放量,节流管汇的节流管线必须连接到强行起下钻补给罐。

(4)向每一位钻井队成员交待任务。

建议作以下安排。

如需要,准备钻杆泥浆灌注管线。

如需要,准备钻杆护丝取卸工具。

做一份“泥浆排放表”。

(5)如装有套管护丝,在下钻时要取下。

(6)每次接单根都应向钻杆内灌注泥浆。

(7)下钻过程中应定期排放环空泥浆用于补偿钻杆下入井内所增加的体积。

排放
的准确数量在下每一柱立根后做出调整,并与理论累计量比较。

(8)如果部分气体运移不被忽略,套管压力每增加14巴(200psi)(提供的压力
增量不会引起套管鞋破裂),排放一次泥浆。

(9)缓慢强下钻杆,特别是当工具接头通过防喷器时。

(10)持续监测套压、井口内泥浆液面、排放回罐的泥浆量和防喷器控制面板,必
须随时记录套压和排回泥浆量。

(11)继续强行下钻,直到到达井底。

如果在井口探测到浸入流体,或(套压、井
眼状况等)综合情况恶化,考虑采用其它应急措施,如压回地层压井法。

(12)停止强行下钻后,按正常程序压井。

5.2通过环形防喷器和单闸板防喷器强行起下钻:
注意:该方法适用于方钻杆旋塞/钻杆内防喷器或其它钻柱组件不能强行通过环形防喷器的情况。

(1)将大工具接头置于环形防喷器上方。

(2)关闭下闸板防喷器。

(3)释放环形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之间的压力。

(4)打开环形防喷器。

(5)减少闸板防喷器的关闭压力。

(6)强行下钻,直到接触到关闭的闸板防喷器。

(7)再次关闭环形防喷器。

(8)将环形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之间的压力增加到井眼压力。

(9)打开闸板防喷器,将闸板防喷器关闭压力增加到推荐值。

(10)按上面所述程序,继续强行下钻通过环形防喷器。

5.3通过闸板和闸板进行强行起下钻:
(1)关闭上闸板,泄掉大约55bar(800psi)关闭压力并且观察到泄漏。

(2)下钻并使工具接头接触上闸板,在关闭下闸板之前,上提使钻柱处拉伸状态。

(3)关闭下闸板,检查其是否关闭。

(4)泄掉闸板之间的压力。

(5)打开上闸板,检查其是否完全打开。

(6)下钻并使工具接头接触下闸板,在关闭上闸板之前,上提使钻柱处拉伸状态。

(7)关闭上闸板,检查其是否完全关闭。

(8)增加闸板防喷器之间的压力使其等于井眼压力。

(9)打开下闸板,检查其是否完全打开。

(10)重复程序(2)-(9)继续强行下钻。

6 关闭

7 相关文件
(1)井控手册
(2)关井程序
(3)压井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