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2016届高三化学高考试题重组周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三化学高考试题重组周测试卷8
1.(2015·上海)20.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2. (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
3. (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NH4F 水溶液中含有HF ,因此NH4F 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4.(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
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s 内,反应速率为
2(NO )
v =0.2 mol ·L -1
1
t 时仅加入催化剂,平
衡正向移动
达到平衡时,仅改变x ,则x 为
2(O )
c
5. (2014·北京理综化学卷,T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0~6 min 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 .6~10 min 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 .反应到6 min 时,c(H2O2)=0.30mol/L D .反应到6 min 时,H2O2分解了50%
6.
(2013四川)6.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mol 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2min 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 ·L-1·min -1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
7.(2014四川)7.在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①中,若5min 时测得n(M)=0.050mol ,则0至5min 时间内,用N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1.0×10-2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是,X 的转化率为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 >0.060
8.(2015四川)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体积分数/%
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 总
9. (2015·天津)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 与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 -(aq),该固体可溶于
NH4Cl 溶液
10. (2015·天津)12.某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 (g )和2molY (g )发生反应:X (g )+m Y (g )
3Z (g ),平衡时,X 、Y 、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 (g ),再次达到平衡后,X 、Y 、Z 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0.4 mol·L-1
11. (2015·重庆)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
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 和H2S 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 K=0.1,反应前CO 的物质的量为10mol ,平衡后CO 物质
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H2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CO 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反应前H2S 物质的量为7mol
D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80%
12. (2015·安徽)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 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
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
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13.(2015·福建)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 )如下表。
下
列
判
断
不
正
确
的
是
( )
c/mol •L ‾1v /m m o l
•L ‾1•m i n ‾1T/K
0.600
328.2b 0.5000.4000.300
3.60 3.00 2.40 1.809.007.50a
4.502.16 1.80 1.44 1.08
318.2
A .a=6.00
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 可能不变
C .b <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14. (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
Y(g),
温度T1、T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题14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
B .T2下,在0 ~ t1时间内,v(Y)=a -b
t1mol·L-1·min-1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
15. (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
+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 A .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容器I 中的CH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 .容器I 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 .若起始时向容器I 中充入CH3OH 0.1mol 、CH3OCH3 0.15mol 和H2O 0.10mol ,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6. (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
C .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 均增大
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7. (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平衡常数减小
B 、BaO 量不变
C 、氧气压强不变
D 、BaO2量增加 18. (2014·全国理综I 化学卷,T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
在含有少量I -
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I -
H2O+IO - H2O2+ IO
-
H2O+O2+ I -
下
列
有
关
该
反
应
的
说
法
正确
的
是
( )
A .反应速率与I -
浓度有关 B .IO -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D .2222(H O )(H O)(O )v v v ==
18. (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12)在一定条件下,N2O 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 (N2O)/mol ·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 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 1、c 2均表示N2O 初始浓度且c 1<c
2)
A B
C D
15. (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 H2O HClO + H+ +Cl- K2=10-3.4
HClO H+ + 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A.Cl2(g)+ H2O 2H+ + ClO-+ 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
-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
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21(2015全国II)27.(14分)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H2
③△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 •mol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已知△H 2=-58 kJ •mol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H 3= kJ •mol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图1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T /K
图2
(3)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CO 的平衡转化率(α)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缩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是 。
22.(2015北京)26.(12分)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能,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O 2
(3)反应Ⅱ:2H2SO4(l)=2SO2(g) + O2(g) +2H 2O(g) △H=+550kJ•mol-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
i. H2SO4(l) =SO3(g) +H2O(g) , △H=+177kJ•mol-1 ii. SO3(g)分解。
L(Ll, L2),X 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L 一定时,ii 中SO3(g)
的平衡转化率随X 的变化关系。
①X 代表的物理量是 。
②判断Ll
,
L2
的
大
小
关
系
,
并
简
述
理
由: 。
平衡转化率%
2015全国II27.(14分)
(1)-99 +41 (每空2分,共4分)
(2)K= c(CH3OH)c(CO)•c2(H2) (或Kp=p(CH3OH)
p(CO)•p2(H2)
) (1分)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每空1分,共2分) (3)减小 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 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 得转化率降低
(1分,2分,共3分)
P3>P2>P1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 的转化率升高 (每空2分,共4分)
22.(2015天津)(14分)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3)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 + K1 + K2 +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a .降温
b .加水稀释
c .加入NH4Cl
d .加入NaHCO3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 。
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c(I -)
c(Cl -)
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I)=8.5×10-17。
(3)已知反应+ I2(g)的△H=+11kJ·mol -1,1molH2(g)、1molI2(g)分
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 、151KJ 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
(4)Bodensteins 研究了下列反应:在716K 时,气体混合物中碘
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 正=k 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 逆=k 逆x(H2)x(I2),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k 逆为________(以K 和k 正表示)。
若k 正=0.0027min-1,在t=40,min 时,v 正=__________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 正~x(HI)和v 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0.0
0.40.81.21.62.4
2.02.8v /(10-3m i n -1)
x
215.天津
10. (1)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2 Fe3++Fe=3Fe2+ (2)①2 ②1 6 6H+ 1 6 3H2O
(3)K1>K2>K3 b d 调节溶液的pH
(4)18~20
2015全国I
28. (15分)
⑴MnSO4(或Mn2+) (1分) ⑵ 4.72×10-7 (2分) ⑶ 299 (2分)
⑷①K=0.108×0.1080.7842
(2分); ②k 正/K ;1.95×10-3 (每空2分,共4分) ③A、E (4分)
2015.【答案】B
【解析】选项A 中,因容器的体积可变,故充入惰性气体后容器体积变大,混合气体整体被稀释,反应应正向移动,故A 错误。
选项B 中,设转化的CO2为x ,则CO 为2X ,剩下的CO2为(1-X ),由题可知,(1-X)/2X=60%/40%,解得x=0.25,故选项B 正确。
选项C 中,当同时
充入CO2和CO时若要保证平衡不移动,则需要按照反应系数进行添加,即在加入1体积CO2时加入2体积CO,而此时是等体积加入,相当于CO加少了,平衡应正向移动,故C错误。
选项D中,通过题目所给条件计算KP应等于23.0P总,故D错误。
2014.
X(g) + Y(g)M(g) + N(g)
起始浓度(mol/L) 0.040 0.010 0 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013.6.C
解析:A. Y的反应速率为v(Y)=(0.16-0.12)mol/(10L*2mim)=2.0×10-3mol/L,v(Z)=2v(Y)=4.0×10-3 mol/L。
B. ΔH<0,放热反应,降温反应向正向移动,V(正)>V(逆)
C. 由平衡常数公式可得K=1.44
D. 反应前后计量数不变,达到等效平衡,X体积分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