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神话传说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海经神话传说故事
第一篇:山海经神话传说故事
导语:《山海经》里的不少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都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山海经神话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一)嫦娥奔月
格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为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跟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把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甚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明白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着急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放香案,放上她通常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二)女娲补天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
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
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而让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突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
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
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
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三)夸父追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
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
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
横行,人们生活凄苦。
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
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
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
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
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
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
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
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
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身心憔悴,突然,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
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
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
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
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
谁明白,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
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个大泽的水。
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
这就是“夸父山”,据说,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县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
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
桃林的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捉住太阳。
可是天帝被他的牺牲、勇敢的英雄
精神所感动,惩罚了太阳。
从此,他的部族年年风调雨顺,万物兴盛。
夸父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第二篇:神话传说故事简短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很的故事,各位,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两个故事,了解一下吧!
神话传说故事大全简短
1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
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
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
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神话传说故事大全简短
2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
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
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
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
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
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
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
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
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
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
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
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
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
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
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
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
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
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
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
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
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真相:“仓颉造字”的真实性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
《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
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过去的历史学家们曾考证过仓颉是否实有其人,如果有,大约在哪个时代,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很难得出结论。
有人推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有人解释说,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
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
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由此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
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第三篇:神话传说故事[范文]
篇一:古代神话故事大全古代神话故事大全:龙母(白族)
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
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
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
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
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
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
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
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
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
母子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国神比干比干是姬姓后人,生于商朝沫邑,今河南省卫辉市以北。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被尊称为国神,意为护国之神。
比干生于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逝于公元前1063年,
享年64岁。
他出身于商朝贵族之家,商王太丁的第二个儿子,名干。
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年仅20岁时就以太师之位辅佐哥哥帝乙,待到帝乙死后,他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从政40多年一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1 然而到了商朝末年,侄子帝辛开始展露出其暴君之相,暴虐荒淫,横征暴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包括他这位德高望重的亲叔叔。
凡是向纣王进忠的人,常常会死在酷刑之下,但是比干并没有像其它臣子那样畏惧退缩,虽然知道纣王听不进忠言,但他还是一直坚持。
为此,比干曾经感叹道:“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织梦好,好织梦
为了能够让纣王悬崖勒马,比干在摘星楼前苦等三日,可是最终他等来的不是君王回头,而是一把剖胸挖心的利刃。
在此之前,民间早就传闻比干拥有七窍玲珑之心,纣王在杀害了自己的叔叔之后,还不忘把他的心摘出来检查一番。
比干被杀之后,他的夫人当时已经妊娠三个多月,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她连忙逃出了朝歌,在长林的石室中生下了儿子,取名为坚,并改姓为林,由此推算,比干也算是现今林氏一族的太始祖。
在商朝之后,有许多位皇帝都曾为这位国神提词塑像,其中周武王封比干垄,垄为国神,并正式赐后代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为比干建立庙宇,唐太宗下诏为比干谥“忠烈公”;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此外,还有比干岭、比干墓。
封神榜关于比干的神话传说:2 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欲会见仙姬、仙子。
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
席上,狐狸骚臭难闻。
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
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
比干便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
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
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
一番思索之后,妲己找来雉鸡精胡喜媚,两人决心共同设计害死比干。
忽有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胡喜媚(雉鸡精)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常有心痛之疾,一发即死。
冀州有一医士张元,用药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纣王便要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喜媚对纣王说朝歌到冀州路途遥远,并推算说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由于先前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
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
3 比干来到鹿台下候旨。
纣王听到比干来到,对比干说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
听说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汤,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
比干怒奏:“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
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
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
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 纣王曰:“皇叔之言差矣!总只借心一片,无伤于事,何必多言?”比干厉声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非殃!” 望太庙大拜八拜,泣曰:“成汤先王,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带现躯,将剑往脐中刺入,将腹剖开,其血不流。
比干将手入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鹿台去了。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鸣呼。
后来,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奉元姶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为北斗七星中心的天权宫“文曲星君”。
4 古代神话故事大全:风雨桥的传说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
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 5篇二: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1、盘古开天:传说很早以前,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那个时候世界上什么生物也没有。
盘古在这片混沌的天地间孕育了18000年后,醒了过来。
他将天地劈开,变成了两部分,头顶的叫天,脚下的叫地。
盘古施展神功,一直将天变得很高很高,天地之间的距离变得足够大。
后来盘古实在太累了,就躺到地上死去了。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左眼变成太阳,
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头发变成颗颗星星,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树木花草,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汗水变成雨露,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和四肢变成了五座大山。
寓意:鼓励人们要有强大的力量,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光明。
会对人类以及万物的起源有一个新的神话式的了解。
2、女娲造人:女娲是一位女神。
盘古开辟了天地之后,世界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感到寂寞,于是她想照着自己的样子,用泥巴和水,捏出一些小东西来,她把这些小东西称作“人”。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
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
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
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
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
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寓意:因为女娲的慈爱和善良之心,才有了伟大的人类。
女娲在神话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3、后羿射日:十分艰难。
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
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他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
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颗太阳被射落了。
接着后羿又连续射掉了八颗太阳,最后只剩下了一颗。
人们终于从炎热的生活里面脱离出来,再也不用受苦了。
后羿也被奉为英雄,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就一定能战胜一切。
后羿的勇敢值得人们敬佩,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