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筋疗法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筋疗法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宗筋疗法
传统(民间)医术之神奇之奥妙是先到科学难以解释的,传统(民间)医术是一代代从医者立足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与疾病抗击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民间传承。
其中的宗筋疗法就是民间中医治疗方法之精华,是一种特殊的推拿按摩疗法,具有特殊的治疗功效。
但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是秘不相传的,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没有完整的理论阐述。
宗筋疗法的民间应用高手也是一代代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真谛,在治疗中往往只停留在运用和技法上,没有上升到中医理论层面上。
关于宗筋疗法零散的记载有二,一是在《内经》中有个别解释,但较为笼统,不详细,不明确。
二是唐代医学家王兵在《素问注》中表述了宗筋的位置和它的管辖范围,但对如何应用,指导性不强,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上病下治、下病伤治、左病右治、右并作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
但这一原则往往在医疗实践中被人忽视,而如何应用这一原则,又为医者所困惑,关键的问题是领悟和掌握中医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看整体,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庸医治疗病人时只注意到病人的表面症状而不究其原因,于是就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终归治不好病。
而宗筋疗法就是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打通各个经络,快速驱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
何谓宗筋?
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注》中表述了宗筋的位置:阴毛之中,横骨上下之坚筋也。
上洛胸腹,下贯髋究,又经背腹上头项。
宗者总
也,可以说它是筋的祖宗,正确认识它与身体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那么,利用宗筋按摩手法对治疗疾病可以说是独辟蹊径、手到病除了。
中医的按摩治疗手法可理顺筋骨、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功能,使人体的疾患得以消除,功能恢复正常。
按摩的部位不同,治疗的疾患不同。
正所谓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四肢病中间治等多种方案,但是如何去应用却使众多医者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一)宗筋治疗的中医学理论
人体在十二经筋中有三个总合,即天、地、人(宗筋)三筋。
天筋位于眼球正后方;地筋位于脚底中心部位;人筋(宗筋)位于人体的中央耻骨上下。
从三筋分析看人筋(也就是宗筋)是三筋之重。
在按摩十卷宗总化流篇中言“三六付变于使,于中者,中分上下。
”又曰:于总于宗,于宗之要于心也。
故曰中心。
此藏之心,腑之心,气之心,血之心,凡心皆依中定,故人之中心。
“三六付变于始,是三阴二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环系统,其特点是循环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连贯于肌肉之间,上行于颈项,终结于头面,汇合于前阴部称宗筋)。
《内经》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阴之所合也。
注曰:宗筋夹脐下,合于阴器,太阴脾脉。
阳明胃脉皆辅近宗筋,故之合也。
宗筋谓阴毛中横骨上下坚筋也。
宗筋在人体中的特出地位。
第一,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肝主筋,宗筋亦为肝所主。
第二,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第三,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第四,宗筋根起于胞中,内连于肾脏,阴阳入气,生于胃腑,输于太阴,藏于肾脏。
第五,少阴、太阴、阳明,冲、任、督脉,总会于宗筋。
从这五个方面可以说宗筋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战略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1、从经络所属脏腑方面看
足厥阴经,内抵少腹,挟胃属肝胆。
由肝胆所引起的疾病在宗筋上都可以得到调理,阳明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水血气之海。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阳明,故为脏腑之海。
它即可治脾胃及大肠之病,又可辅助调理其它脏腑病证。
由于冲脉起于胞中,宗筋根起于胞中,内连于肾脏。
所以宗筋对于治疗疑难杂症有特殊效果,同时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效果都很显著。
2、从经筋所属看
王冰曰:“宗筋~~~上洛胸腹,下贯髋究又经背腹上头项。
”患胸腹病症的种类很多,如胸闷,乳腺增生、乳房胀痛、腹部胀痛及疼痛等,经过15—30分钟的宗筋按摩均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下贯髋究,前面所讲的是上病下治法)。
这里所讲的是后病前治法,看似无关联,实为重要之结点。
用宗筋可治疗:椎间盘凸出、腰椎滑脱、腰痛、腿痛等大部分腰部和腿部疾患;因宗筋又经背腹上头项,一些背部的疼痛、胸椎病、颈椎病等病症也可以用此法治疗。
(二)宗筋治疗的实践和应用
1、诊断手法
首先要看与摸,就是中医的触诊。
中医诊断中有望、闻、问、切,还有触诊。
经触摸才能具体的了解经筋的形态变化。
经筋病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是凸起,二是凹陷。
凸起是一种阻的表现,它又分为硬、软、粘滑和经筋的清晰与浑浊。
凹陷是气血严重亏损的表现,分为两种,在触摸时痛与不痛,痛则轻,不痛则重。
主要是触摸宗筋上的节结点看它是在哪一条经络上,以确认是否脏腑的疾病,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
2、治疗方法
宗筋的治疗方法简单而易行。
手法上用点、揉、拨、按,四种即可。
做时要由轻到重,多数患者的宗筋的痛感非常强烈。
宗筋疗法是内外兼治。
它的治疗范围之广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她可涉及到临床多科,人体各个脏腑器官,与其他中医疗法一样,它擅长于治疗急性功能性疾病、慢性病、疑难杂症等,因为它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抵抗力,调动人体潜能的一种方法。
注意两点:
一是剧烈的疼痛感,许多患者的忍受力有限,手法要先以轻为主,逐渐加重。
在揉得过
程中找病灶的结点加以点、按、拨,把结点拨开,那是患者的疼痛会逐渐减轻到消除。
相应的病症或脏腑就得到调理。
其中有两个难点就是轻重缓急的掌握和查找病灶点的准确与否。
它的特点是诊断全凭手感触摸,治疗仅靠手的掌、指、实施捋、揉、点、按、操作方便。
二是宗筋的特殊位置接近于私处,触摸时小心慎重,尤其男按摩师治疗女性患者,要讲清楚,以免发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