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两个章节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两个章节的关系
企业合并一章有不少合并报表的处理,而合并报表一章也有不少企业合并的延续,两章的关系,主要在于控股合并情形下,概括为两点:1.“企业合并”解决的是“定性”的问题,是观念穿透的问题,就是如何站在合并的角度看待购买(合并)子公司的问题。

合并报表解决“技术落地”问题,如何将“企业合并”的理念落实在合并报表中。

2.企业合并解决初始计量问题,而合并报表解决的是后续计量问题。

“合并报表可以理解为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延伸”,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母公司报表与子公司报表简单汇总!企业合并时,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子公司资产债表简单汇总,可以理解为在母公司账套里面做一笔分录:
借:子公司各项资产
贷:子公司各项负债
子公司各项所有者权益
接下来,用一个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案例说明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的关系。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80%股份,支付现金10亿元;假设乙公司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9亿元,各项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1亿元。

第一个问题:企业合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合并角度(非个别角度),甲公司购买9亿元的资产,同时承担1
亿元的负债,也就是说获得价值8亿元的“资产负债包”。

2.但是8亿元“资产负债包”不是100%份额,还有20%是其他利益方的,怎么处理呢?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8亿元*20%=1.6亿元。

3.甲公司以10亿元的对价,取得“资产负债包”8亿元中的80%份额,差额部分如何处理,作为商誉。

商誉=10-8*80%=3.6亿元。

如果不区分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在取得股权时直接处理:
借:乙公司资产9亿元
商誉 3.6亿元
贷:乙公司负债1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 1.6亿元
银行存款10亿元
记住,这笔分录是企业合并的看法,但是,目前会计是这么处理的吗?不是,目前会计是个别报表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再进行一体化处理,那么,目前的合并报表程序是如何实现上述“企业合并”的理念落地的呢?
目前会计程序是这样的:
1.个别报表分录—A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10亿元
贷:银行存款10亿元
2.合并环节,将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与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简单汇总,相当于母公司账上直接做—B分录:
借:子公司各项资产9亿元
贷:子公司各项负债1亿元
子公司各项权益8亿元
注意:这笔分录体现了“合并报表”是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延伸,只要这里理解了,所有合并抵消的调整分录都可以理解为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上做延伸。

3.合并报表抵消分录—C分录:
借:子公司各项权益8亿元
商誉 3.6亿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10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 1.6亿元
好了,把上述A、B、C三笔分录汇总,其实就是干掉长期股权投资,干掉子公司权益,最终结果:
借:乙公司资产9亿元
商誉 3.6亿元
贷:乙公司负债1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1.6亿元
银行存款10亿元
这就是按照企业合并看待问题的角度体现的那笔分录!!
所以,企业合并很简单,以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为例,就相当于购买了一个“资产负债包”,里面有其他方利益,叫少数股东权益,超额支付的部分,叫商誉。

就这么点事儿。

合并报表,就是要把企业合并的概念框架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