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颌骨骨折并发症干预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颌骨骨折并发症的干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颌骨骨折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急救处理,同时配合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及术前、术后的护理。
结果:42例颌骨骨折患者,其中11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出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并发症的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
有39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
3例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后期行正畸治疗。
结论: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颌骨骨折患者急救成功,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颌骨骨折;并发症;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01-02
颌骨骨折多由于外伤引起,除具有疼痛肿胀、咬合错位、张口受限、咀嚼吞咽功能障碍等常见症状外;还常伴有窒息、出血、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
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口腔科共收治颌骨骨折患者42例,现将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颌骨骨折患者共42例,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6~68岁,以青壮年居多。
由交通事故、爆炸伤、击打伤等外伤引起。
其中上颌骨骨折10例,下颌骨骨折26例,上下颌骨骨折6例。
42例
颌骨骨折中有11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出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并发症。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42例颌骨骨折患者病情稳定后,均在全麻下行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
1.2.2护理方法:
1.2.2.1 急救及处理:①对于颌骨骨折的患者,一旦合并窒息、出血、休克或颅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应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原则,在此前提下尽早处理骨折受伤处。
护士应及时准确的评估伤情,并根据病情迅速的准备急救用品(吸引器、开口器、舌钳、气管切开包、多功能监护仪、氧气、纱布等),进行综合性救护工作。
②解开患者颈部衣扣,头偏向一侧,护士可立即用手指裹以纱布直接掏出口咽腔血凝块或分泌物,再用备好的吸引器彻底清除。
舌后坠的患者,立即用开口器、舌钳拉出舌头并固定。
当患者的呕吐物、碎骨片、牙碎片或血液引起的吸入性窒息时,护理人员必须全力配合主治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出血较多的除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清创缝合外,护理人员应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可采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
补充血容量,可先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
血压过低者可输入代血浆。
疼痛严重的可遵医嘱镇痛、镇静。
同时还需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皮肤和指甲的毛细血管床的变化,给予充足的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④上颌骨
骨折很容易并发颅脑损伤。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明确颅脑损伤的类型。
除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外,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征之一,瞳孔也可直接反映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变化。
患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呼吸深大、眶周有淤血(熊猫眼)、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变化,提示并发颅脑损伤,要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同时按医嘱滴入20%甘露醇250ml,半小时内滴完,每日3-4次。
输注过程中防止液体渗漏。
严格控制入水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有脑脊液耳鼻漏者,应抬高头部,禁止局部冲洗与填塞[2]。
1.2.2.2 专科护理:①心理护理:颌骨骨折大多为一种突发事件,伤前无心理准备,患者因外伤导致面部肿胀畸形、咬合错乱、疼痛等不适,极易感到恐惧、惊慌、焦虑。
尤其是女性患者,担心会伴有容貌受损,情绪波动较大。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加以疏导,排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②常规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清洁口腔,可根据情况用漱口液含漱,1天4次。
常规术前备皮,禁饮食,并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床旁备吸引器、气管切开包、多功能监护仪、氧气等急救器材。
③麻醉术后护理:全麻术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麻清醒后,颌骨骨折的患者一般采取半坐卧位,以减少出血的可能,并可增进肺部呼吸运动,
利于咳嗽和吐出口腔内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健侧,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通气量。
④口腔护理:术后患者因张口受限,不易自行进行口腔护理。
因此,进行口腔冲洗是保持颌骨骨折的患者口腔清洁最有效的方法。
42例患者术后2-3天均行口腔冲洗。
由2名护士配合,患者取半坐卧位,颌下垫治疗巾,备弯盘,护士将头皮针去掉针头,软管接50ml注射器抽取漱口液缓慢进行冲洗,冲洗液可由患者口角流入弯盘。
软管由磨牙后间隙或缺牙区放入,依次缓慢冲洗颊部、牙龈、牙面、牙间隙。
对于不能顺患者口角流出的漱口液,另一名护士用吸痰装置吸净。
冲洗每次100ml,每日两次。
注入漱口液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呛咳或窒息。
吸引时压力不宜过大,不能超过0.04 千帕,以免引起出血。
一般常用漱口液为1-4%碳酸氢钠溶液,2%硼酸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
每次餐后再用漱口液含漱3-5分钟。
通过口腔冲洗,有效的预防口腔感染[3]。
⑤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方式和种类。
以含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流食为主,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咀嚼。
进流质时可指导患者将吸管置于磨牙后间隙或缺牙区,将食物缓慢吸入。
温度不宜过热,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呛咳或窒息。
可采用多餐制,每次250一300ml,每2-3小时进食1次,每日进食6-7次,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摄人,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4] 。
⑥流涎的处理:术后如流涎量较多,为防止面部发生皮炎,可在创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糊剂。
在我科对流涎量多
得患者尝试使用皮肤保护膜。
使用方法为:温水清洁好创口周围皮肤,待干,将皮肤保护膜沿嘴角向下均匀涂抹。
数秒钟后保护剂即可自然形成一层保护膜,每12小时清洗后涂抹一次。
酒精过敏者应慎用。
⑦功能锻炼: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应告知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防止颞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本组患者中,除6例合并多发性骨折的,需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辅助颌间固定3-4周以外;其余36例患者均采用单纯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逐步做张口运动锻炼,张口度以达到三横指为宜[4]。
2 结果:
本组42例颌骨骨折的患者中,11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窒息、出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并发症的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
有39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得以恢复,咀嚼功能正常,张口度正常。
3例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后期行正畸治疗。
所有病例复查x线片均未见钛板或钛钉移位、断裂等现象。
3 体会:
在救治颌骨骨折合并全身并发症的患者时,应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原则。
首先处理窒息、出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在此前提下尽早处理颌骨骨折。
因此,口腔科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有整体观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采取急救程序,并能熟练地进行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以及科室应保持
抢救药械的完好配备,这些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总之,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正确的营养支持,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天数以及促进危重伤员病情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锡泽,邱蔚六.口腔颌面部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11:218-230.
[2] 景炳文.急症急救学[m]. 上海:上海外学普及出版社,1995;8:435 -436.
[3] 梁金凤,甘凤霜等.中国医药指南[j].2012,10(31):
626-628.
[4] 王央萍.护士进修杂志[j].2009,24(16):15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