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四张扑克牌图案,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A. B. C. D.
2.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是()
A.m<1
B.m>−1
C.m>1
D.m<−1
3. 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1,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A.(−2, 1)
B.(2, 1)
C.(2, −1)
D.(1, 2)
4. 如图,在⊙O中,AB为直径,点C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Ĉ沿弦AC翻折交AB于点D,连接CD.如果
∠BAC=20∘,则∠BDC=()
A.80∘
B.70∘
C.60∘
D.50∘
5.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0,此方程可变形为()
A.(x+2)2=9
B.(x−2)2=9
C.(x+2)2=1
D.(x−2)2=1
6. 如图,已知在▱ABCD中,AE⊥BC于点E,以点B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顺时针旋转,得
到△BA′E′,连接DA′.若∠ADC=60∘,AD=5,DC=4则DA′的大小为()
A.1
B.√6
C.√21
D.2√3
7. 如图,圆O与正方形ABCD的两边AB、AD相切,且DE与圆O相切于E点.若圆O的半径为5,且AB=11,则DE的长度为何?()
A.5
B.6
C.√30
D.11
2
8. 下列事件中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是()
A.打开电视机,正播放新闻
B.通过长期努力学习,你会成为数学家
C.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花色是红桃
D.某校在同一年出生的有367名学生,则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9. 如果小强将镖随意投中如图所示的正方形木板,那么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1
9
B.1
8
C.1
12
D.1
6
10. 当ab>0时,y=ax2与y=ax+b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有一根为0,则m=________.
设抛物线y=x2+8x−k的顶点在x轴上,则k=________.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O的切线,切点为C,若∠A=25∘
,则
∠D=________度.
将直角边长为5________的等腰直角△________绕点________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________′________′,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2.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9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4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所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⑦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满分10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理步骤或文字说明.解方程:(x−3)2+4x(x−3)=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顶点都在格点上,其中,点A的坐标为(1, 1).
(1)将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若点B到达点B1,点C到达点C1,点D到达点D1,写出点B1、C1、D1的坐标.
如图,点A,B在⊙O上,直线AC是⊙O的切线,OC⊥OB,连接AB交OC于点D.求证:AC=
CD.
甲、乙两同学用一副扑克牌中牌面数字分别是:3,4,5,6的4张牌做抽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将这4张牌的正面全部朝下,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得的数作为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将所抽的牌放回,正面全部朝下、洗匀,再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得的数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这样就得到一个两位数.若这个两位数小于45,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运用概率知识说明理由.
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个公共点A,点G、E分别在线段AD、AB上,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DG,在旋转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条线段的长与线段DG的长度始终相等?并说
明理由.
如图是函数y=3
x
与函数y=6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点P是y=6
x
的图象上一动点,PA⊥x轴于点A,交y=3
x
的图象于点C,PB⊥y轴于点B,交y
=
3
x
的图象于点D.
(1)求证:D是BP的中点;
(2)求四边形ODPC的面积.
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过A(1, 0),B(0, −3)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连接BA,BC,求△ABC的面积.
如图,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AC于点D,点E为BC的中点,连接DE.
(1)求证:DE是半圆⊙O的切线.
(2)若∠BAC=30∘,DE=2,求AD的长.
某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200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平面图如图ABCD所示).由于地形
限制,三级污水处理池的长、宽都不能超过16米.如果池的外围墙建造单价为每米400元,中间两条隔墙建
造单价为每米300元,池底建造单价为每平方米80元.(池墙的厚度忽略不计)当三级污水处理池的总造价为
47200元时,求池长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A(−4, 0),C(2, 0)两
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点B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答案】
A
【考点】
中心对称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各扑克牌的花色排列特点的求解.
【解答】
A、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2.
【答案】
C
【考点】
根的判别式
【解析】
方程没有实数根,则Δ<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由题意知,Δ=4−4m<0,
∴m>1
故选C.
3.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
直接根据顶点式的特点写出顶点坐标.
【解答】
解:因为y=(x−2)2+1为抛物线的顶点式,
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 1).
故选B.
4.
【答案】
B
【考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
连接BC,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求出∠ACB,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ADC
̂所对的圆周角,然后根据∠ACD等于ADC
̂所对的圆周角减去CD̂所对的圆周角可得出∠DAC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如图,连接BC,
∵AB是直径,
∴∠ACB=90∘,
∵∠BAC=20∘,
∴∠B=90∘−∠BAC=90∘−20∘=70∘.
根据翻折的性质,AC
̂所对的圆周角为∠B,ABC
̂所对的圆周角为∠ADC,
∴∠ADC+∠B=180∘,
∴∠B=∠CDB=70∘,
故选B.
5.
【答案】
A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析】
移项后配方,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x2+4x−5=0可转化为x2+4x=5,方程两边同时加4,配方得x2+4x+22=5+22,
即(x+2)2=9.
故选A.
6.
【答案】
C
【考点】
旋转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
过A′作A′F⊥DA于点F,由旋转的性质可得求得A′B,在Rt△ABE中可求得BE,则可求得A′E,则可求得DF 和A′F,在Rt△A′FD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D.
【解答】
解: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4,∠ABC=∠ADC=60∘,
∴BE=1
2
AB=2,
AE=A′F=√3
2
AB=2√3,
∵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顺时针旋转,得到△BA′E′,
∴A′B在线段BC上,且A′B=AB=4,
∴A′E=A′B−BE=4−2=2,
∴AF=A′E=2,
∴DF=DA−AF=5−2=3,
在Rt△A′F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A′F2+DF2=√(2√3)2+32=√21,7.
【答案】
B
【考点】
切线的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
求出正方形ANOM,求出AM长和AD长,根据DE=DM求出即可.
【解答】
连接OM、ON,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11,∠A=90∘,
∵圆O与正方形ABCD的两边AB、AD相切,
∴∠OMA=∠ONA=90∘=∠A,
∵OM=ON,
∴四边形ANOM是正方形,
∴AM=OM=5,
∵AD和DE与圆O相切,圆O的半径为5,
∴AM=5,DM=DE,
∴DE=11−5=6,
8. 【答案】
D
【考点】
随机事件
【解析】
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
【解答】
解:A、B、C选项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随机事件.故不符合题意;
D、是必然事件.
故选D.
9.
【答案】
A
【考点】
几何概率
【解析】
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解答】
观察这个图可知:阴影部分占四个小正方形,占总数36个的1
9
,故其概率是1
9

10.
【答案】
D
【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ab>0,即a、b同号,分a>0与a<0两种情况讨论,分析选项可得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ab>0,即a、b同号,
当a>0时,b>0,y=ax2开口向上,过原点,y=ax+b过一、二、三象限;
此时,没有选项符合,
当a<0时,b<0,y=ax2开口向下,过原点,y=ax+b过二、三、四象限;
此时,D选项符合.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答案】
−1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0代入原方程,列出关于m的方程,通过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
【解答】
解:∵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 +m 2−1=0有一根为0, ∴ x =0满足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 +m 2−1=0. ∴ m 2−1=0,即(m −1)(m +1)=0, 解得,m =1或m =−1.
∵ 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m −1≠0, ∴ m =−1.
故答案是:−1. 【答案】 −16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
顶点在x 轴上,所以顶点的纵坐标是0.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4k−824×1
=0,
解得k =−16. 故答案为:−16. 【答案】 40
【考点】 切线的性质 【解析】
连接OC ,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DOC =2∠A =40∘,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得∠OCD =90∘,则此题易解. 【解答】
解:连接OC , ∵ ∠A =25∘,
∴ ∠DOC =2∠A =50∘, 又∠OCD =90∘,
∴ ∠D =40∘

【答案】
cm ,ABC ,A ,AB ,C ,25√3
6
cm
【考点】 旋转的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
阴影部分为直角三角形,且∠C′AB =30∘,AC′=5,解此三角形求出短直角边后计算面积. 【解答】
∵ 等腰直角△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 ∵ ∠CAC′=15∘,
∴ ∠C′AB =∠CAB −∠CAC′=45∘−15∘=30∘,AC′=AC =5, ∴ 阴影部分的面积=1
2×5×tan 30∘×5=
25√3
6
. 【答案】
29
【考点】 概率公式 【解析】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解答】
∵ 共4+3+2=9个球,有2个红球,
∴ 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红球的概率为2
9,
【答案】 24
【考点】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由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有3+3×1=6个圆圈,第2个图形有3+3×2=9个圆圈,第3个图形有3+3×3=12个圆圈,…由此得出第n 个图形有3+3n 个圆圈,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 【解答】
∵ 第1个图形有3+3×1=6个圆圈, 第2个图形有3+3×2=9个圆圈, 第3个图形有3+3×3=12个圆圈, …
∴ 第n 个图形有3+3n 个圆圈.
则第⑦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3+3×7=2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满分10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理步骤或文字说明. 【答案】
解:原式可化为:(x −3)(x −3+4x)=0 ∴ x −3=0或5x −3=0 解得x 1=3,x 2=3
5.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解析】
方程的左边提取公因式x −3,即可分解因式,因而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解答】
解:原式可化为:(x −3)(x −3+4x)=0 ∴ x −3=0或5x −3=0
解得x1=3,x2=3
5

【答案】
解:(1)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2)B1(2, −1),C1(4, 0),D1(3, 2).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
【解析】
(1)分别画出B、C、D三点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对应点B1、C1、D1即可.(2)根据图象写出坐标即可.
【解答】
解:(1)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2)B1(2, −1),C1(4, 0),D1(3, 2).
【答案】
∵直线AC与⊙O相切,
∴OA⊥AC,
∴∠OAC=90∘,即∠OAB+∠CAB=90∘,
∵OC⊥OB,
∴∠BOC=90∘,
∴∠B+∠ODB=90∘,
而∠ODB=∠ADC,
∴∠ADC+∠B=90∘,∴OA=OB,
∴∠OAB=∠B,
∴∠ADC=∠CAB,
∴AC=CD.
【考点】
切线的性质
垂径定理
【解析】
AC为圆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AC为直角,再由OC与OB垂直,得到∠BOC为直角,由OA=OB,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
【解答】
∵直线AC与⊙O相切,
∴OA⊥AC,
∴∠OAC=90∘,即∠OAB+∠CAB=90∘,
∵OC⊥OB,
∴∠BOC=90∘,
∴∠B+∠ODB=90∘,
而∠ODB=∠ADC,
∴∠ADC+∠B=90∘,
∴OA=OB,
∴∠OAB=∠B,
∴∠ADC=∠CAB,
∴AC=CD.
【答案】
解:这个游戏不公平,游戏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表:
表中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小于45的两位数共有6种.
∴P
(甲获胜)=6
16
=3
8
,P
(乙获胜)
=10
16
=5
8

∵3
8≠5
8

∴这个游戏不公平.
【考点】
游戏公平性
【解析】
游戏是否公平,关键要看是否游戏双方赢的机会是否相等,即判断双方取胜的概率是否相等,或转化为在总情况明确的情况下,判断双方取胜所包含的情况数目是否相等.
【解答】
解:这个游戏不公平,游戏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表:
表中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小于45的两位数共有6种.
∴P
(甲获胜)=6
16
=3
8
,P
(乙获胜)
=10
16
=5
8

∵3
8≠5
8

∴这个游戏不公平.
【答案】
解:连接BE,则BE=DG.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是正方形,
∴AB=AD,AE=AG,∠BAD=∠EAG=90∘,
∴∠BAD−∠BAG=∠EAG−∠BAG,即∠DAG=∠BAE,
则{AB=AD
∠DAG=∠BAE
AE=AG

∴△BAE≅△DAG(SAS),
∴BE=DG.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观察DG的位置,找包含DG的三角形,要使两条线段相等,只要找到与之全等的三角形,即可找到与之相等的线段.
【解答】
解:连接BE,则BE=DG.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是正方形,
∴AB=AD,AE=AG,∠BAD=∠EAG=90∘,∴∠BAD−∠BAG=∠EAG−∠BAG,即∠DAG=∠BAE,
则{
AB=AD
∠DAG=∠BAE
AE=AG

∴△BAE≅△DAG(SAS),
∴BE=DG.
【答案】
证明:∵点P在函数y=6
x
上,
∴设P点坐标为(6
m
, m).
∵点D在函数y=3
x
上,BP // x轴,
∴设点D坐标为(3
m
, m),
由题意,得
BD=3
m
,BP=6
m
=2BD,
∴D是BP的中点.
S
四边形OAPB
=6
m
⋅m=6,
设C点坐标为(x, 3
x
),D点坐标为(3
y
, y),
S△OBD=1
2
⋅y⋅3
y
=3
2

S△OAC=1
2
⋅x⋅3
x
=3
2

S
四边形OCPD
=S
四边形PBOA
−S△OBD−S△OAC=6−3
2
−3
2
=3.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解析】
(1)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可得P、D点坐标,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答案;(2)根据图象割补法,可得面积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证明:∵点P在函数y=6
x
上,
∴设P点坐标为(6
m
, m).
∵ 点D 在函数y =3
x 上,BP // x 轴,
∴ 设点D 坐标为(3
m , m), 由题意,得 BD =3
m ,BP =
6m
=2BD ,
∴ D 是BP 的中点. S 四边形OAPB =
6m
⋅m =6,
设C 点坐标为(x, 3
x ),D 点坐标为(3
y , y), S △OBD =1
2⋅y ⋅3
y =3
2, S △OAC =1
2
⋅x ⋅3
x
=3
2

S 四边形OCPD =S 四边形PBOA −S △OBD −S △OAC =6−32
−3
2
=3.
【答案】
解:(1)把A(1, 0),B(0, −3)代入y =−x 2+bx +c , 得:{
−1+b +c =0,
c =−3,
解得{b =4,c =−3.
故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4x −3. (2)∵ 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42×(−1)
=2,
∴ 点C 的坐标为(2, 0),
∴ AC =OC −OA =2−1=1,
∴ S △ABC =1
2×AC ×OB =1
2×1×3=3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1)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1, 0)、B(0, −3)两点,两点代入y =−x 2+bx +c ,算出b 和c ,即可得解析式. (2)先求出对称轴方程,写出C 点的坐标,计算出AC ,然后由面积公式计算值. 【解答】
解:(1)把A(1, 0),B(0, −3)代入y =−x 2+bx +c , 得:{
−1+b +c =0,
c =−3,
解得{b =4,c =−3.
故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4x −3. (2)∵ 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42×(−1)
=2,
∴ 点C 的坐标为(2, 0),
∴ AC =OC −OA =2−1=1,
∴ S △ABC =1
2×AC ×OB =1
2×1×3=32.
【答案】
(1)证明:连接OD ,OE ,BD ,
∵ AB 为圆O 的直径,
∴ ∠ADB =∠BDC =90∘,
在Rt △BDC 中,E 为斜边BC 的中点, ∴ DE =BE ,
在△OBE 和△ODE 中, {OB =OD OE =OE BE =DE
, ∴ △OBE ≅△ODE(SSS), ∴ ∠ODE =∠ABC =90∘, 则DE 为圆O 的切线.
(2)在Rt △ABC 中,∠BAC =30∘, ∴ BC =1
2AC ,
∵ BC =2DE =4, ∴ AC =8,
又∵ ∠C =60∘,DE =CE ,
∴ △DEC 为等边三角形,即DC =DE =2, 则AD =AC −DC =6. 【考点】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
(1)连接OD ,OE ,由AB 为圆的直径得到三角形BCD 为直角三角形,再由E 为斜边BC 的中点,得到DE =BE =DC ,再由OB =OD ,OE 为公共边,利用SSS 得到三角形OBE 与三角形ODE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角相等得到DE与OD垂直,即可得证;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BAC=30∘,得到BC为AC的一半,根据BC=2DE求出BC的长,确定出AC 的长,再由∠C=60∘,DE=EC得到三角形ED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DC的长,由AC−CD即可求出AD的长.
【解答】
(1)证明:连接OD,OE,BD,
∵AB为圆O的直径,
∴∠ADB=∠BDC=90∘,
在Rt△BDC中,E为斜边BC的中点,
∴DE=BE,
在△OBE和△ODE中,
{OB=OD OE=OE BE=DE

∴△OBE≅△ODE(SSS),
∴∠ODE=∠ABC=90∘,
则DE为圆O的切线.
(2)在Rt△ABC中,∠BAC=30∘,
∴BC=1
2
AC,
∵BC=2DE=4,
∴AC=8,
又∵∠C=60∘,DE=CE,
∴△DEC为等边三角形,即DC=DE=2,则AD=AC−DC=6.
【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
2(x+200
x ×400)+2×200
x
×300+200×80=47200,
整理,得
x2−39x+350=0.
解得x1=25,x2=14.
∵x=25>16,
∴x=25不合题意,舍去.
∵x=14<16,200
x =200
14
<16,
∴x=14符合题意.所以,池长为14米.【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图形面积问题
【解析】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池底的造价+外围墙的造价+中间隔墙的造价=47200元,由此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2(x+200
x
×400)+2×200
x
×300+200×80=47200,
整理,得
x2−39x+350=0.
解得x1=25,x2=14.
∵x=25>16,
∴x=25不合题意,舍去.
∵x=14<16,200
x
=200
14
<16,
∴x=14符合题意.
所以,池长为14米.
【答案】
m=−2时S有最大值S=4.
(3)∵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
∴设点Q的坐标为(a, −a),
∵点P在抛物线上,且PQ // y轴,
∴点P的坐标为(a, 1
2
a2+a−4),
∴PQ=−a−(1
2
a2+a−4)=−1
2
a2−2a+4,
又∵OB=0−(−4)=4,
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Q|=OB,
即|−1
2
a2−2a+4|=4,
①−1
2
a2−2a+4=4时,整理得,a2+4a=0,
解得a=0(舍去)或a=−4,
−a=4,
所以点Q坐标为(−4, 4),
②−1
2
a2−2a+4=−4时,整理得,a2+4a−16=0,
解得a=−2±2√5,
所以点Q的坐标为(−2+2√5, 2−2√5)或(−2−2√5, 2+2√5).
综上所述,Q坐标为(−4, 4)或(−2+2√5, 2−2√5)或(−2−2√5, 2+2√5)时,使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析】
(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然后把点A、B、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根据图形的割补法,可得二次函数,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求出第三象限内二次函数的最值,然后即可得解;
(3)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出点P、Q的坐标,然后求出PQ的长度,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算式,然后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解.
【解答】
解:(1)将A(−4, 0),C(2, 0)两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16a−4b−4=0
4a+2b−4=0
解得{a=1
2 b=1
所以此函数解析式为:y=1
2
x2+x−4;
(2)∵M点的横坐标为m,且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
∴M点的坐标为:(m, 1
2
m2+m−4),
∴S=S△AOM+S△OBM−S△AOB
=1
×4×(
1
m2+m−4)+
1
×4×(−m)−
1
×4×4
=−m2−2m+8−2m−8
=−m2−4m
=−(m+2)2+4,
∵−4<m<0,
当m=−2时,S有最大值为:S=−4+8=4.答:m=−2时S有最大值S=4.
(3)∵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
∴设点Q的坐标为(a, −a),
∵点P在抛物线上,且PQ // y轴,
∴点P的坐标为(a, 1
2
a2+a−4),
∴PQ=−a−(1
2a2+a−4)=−1
2
a2−2a+4,
又∵OB=0−(−4)=4,
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Q|=OB,
即|−1
2
a2−2a+4|=4,
①−1
2
a2−2a+4=4时,整理得,a2+4a=0,解得a=0(舍去)或a=−4,
−a=4,
所以点Q坐标为(−4, 4),
②−1
2
a2−2a+4=−4时,整理得,a2+4a−16=0,
解得a=−2±2√5,
所以点Q的坐标为(−2+2√5, 2−2√5)或(−2−2√5, 2+2√5).
综上所述,Q坐标为(−4, 4)或(−2+2√5, 2−2√5)或(−2−2√5, 2+2√5)时,使点P,Q,B,O为顶点的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21页共22页◎第22页共2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