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穆公不听良言执意袭郑—蹇叔哭师第十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穆公不听良言执意袭郑—蹇叔哭师第十八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言警句摘抄: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历史背景分析:本文前面还有一段话,没有入选《古文观止》,就是在崤之战前,晋文公去世,在为文公举丧时,晋人听到文公的棺椁中有声音若牛叫,于是掌管占卜的官员请大夫拜棺,棺材里传出文公的声音,将有敌人从西面来进攻我,迎击他,一定能获得胜利。

文公身虽亡,可心系国家,后来果然秦国要行不义之举,出兵伐郑,不过没占得什么便宜,倒被晋师堵截在崤地,大败于晋师,被俘获三员统帅,本文就是写的蹇叔不同意秦君劳师远征的历史。

文章特点:1.人名:(1)蹇叔,秦国大夫,与百里奚共同辅佐穆公成就霸业;(2)孟明,是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儿子,姜姓、百里氏、字孟明、名视,老家是虞国,今山西平陆县;(3)西乞术,秦大夫蹇叔的儿子、秦穆公的大将;(4)白乙丙,也是蹇叔儿子、秦国大将,子姓、蹇氏、名丙、字白乙,白姓的始祖;(5)夏后皋,文中蹇叔提到,晋国将在崤地伏击秦国,而崤地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夏后皋是夏朝的一位君主,夏朝君主不叫“王”,而称“后”,后皋相传是夏桀的祖父。

原文:杞子自郑使告于秦伯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
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曰、晋人御师必于崤。

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

今释:前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提到,秦国退兵后,留下杞子等将帅在郑国边境,而杞子就动了歪心眼,准备里应外合,趁机拿下郑国,这篇文章就是从这里开始。

在郑国北部卫戍的秦国将领杞子派人告诉秦伯,郑人让我掌管其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暗地里派遣部队过来,一定可以拿下郑国。

穆公又做起吞并郑国的美梦来,不过临发兵前,还是来咨询下元老蹇叔,蹇叔老成谋国,当然不同意劳师远征,这种作战方法从来没有听说过。

军队劳乏、力量穷竭,而远方的主人则以逸待劳,这怎么可以呢。

我方军队的行动,郑国必然知晓,我军劳务所获,军队必产生悖逆之心而生变动。

况且军队行军千里,谁能不知呢,不只郑国知晓,他国也会知道。

穆公却不听蹇叔的话,执意要远征。

召见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率领军队从秦国的东门出去。

蹇叔哭着说,孟子(孟明视),我见到你们的军队出去,却见不到回来了。

穆公派人问蹇叔,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个差不多就死了的话,你现在坟墓上的树木都有两手合起来那么粗了。

蹇叔
的儿子也在军队中,蹇叔哭着送走儿子,说,晋人一定会在崤地部署好军队伏击我们,崤地有两座山,南面的山是夏后皋的陵寝,北山是文王当年躲避风雨的地方,极写凄惨的景象,军队必然在这里被消灭,我就在那里为你们收拾骸骨。

秦师还是往东去了。

推而广之:蹇叔是穆公的左膀右臂,可是这次穆公却固执己见,不听老者之言,前文《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也告诫过秦穆公,伐郑对于秦益处不大。

而本文蹇叔也苦劝穆公,不要轻举妄动、急于求成,事情的结局是悲惨的,晋人果然在崤地伏击秦军,大败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员大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