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的理解(袁孝亭,内部交流)(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认识区域ppt 湘教版
2.功能区
(1)概念
功能区是指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
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
的范围组成。
“知识窗”——区域的空间尺度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 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 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活动 阅读有关海南岛的一组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
位于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位, 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 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如: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降 水 量 和
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划分依据
受夏季风 影响程度
的不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地 理 位 置 、 自 然
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不同
文化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语言、宗教等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 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⑴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邻近 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 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此既是我国对外开 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
⑵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 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⑶海南岛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 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B
400mm
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 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29张PPT)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区域发 展早期
工业化 加快
城市化 加快
经济达到 较高水平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三、二、一
高科技成为 区域发展的
主导力量
巩固练习
1 .在下表的 4 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 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变化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
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如传统农业区域
(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一产业比重大;工业区域(或加
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二产业比重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二、三产业比重大。
时期
产业结构变化
三次产业的产 值比重格局
早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 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1)A地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三>二>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2)A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高;且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3)CD,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低。 (4)D经济相对落后,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低。
P7活动2 人口分布 特点
产业分布 特点
农业地区 分散
面状
引入:区域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主线是什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了解区 域空间结构的分布形式。 掌握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学会比较分析区域差异,培养综合分析 地理问题的能力
区域的主要特征
➢概念: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 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如乡村与城镇地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浙 江 省
2020/2/19
高寒
干旱
寒冷
湿热
2020/2/19
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
2.区域内部西具北有干旱相半似干性旱区、有连何续特性征 ,区域之 间具有差异性.
还记得这里是什么气候吗?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荒漠
2020/2/19
荒漠草原
草原
看下图从中找出四幅图片各表示地区的景观特点有什 么差异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乡
大 地域范围 小
城
村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镇
地
基础和依托
地
域
带动作用
域
2020/2/19
4、空间分布形式
2020/2/19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地点
景观特征
热带沙漠
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 植被缺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 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
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 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
高山地区
水热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 显
房为主,周围农田 ,分布较
主
村
环绕,一派田园风 光
稀疏
聚落规模较大,楼 人口规模 以非农业活动
工业
房
大,分布
为
城市 林立道路交错
密集
主
中心 建筑物高大密集, 人口昼夜 以商务和服务
商务 2020/2/19 白天人流和车流不 差别大
活
方法点拨:如何归纳、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
2020/2/19
高寒
干旱
寒冷
湿热
2020/2/19
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
2.区域内部西具北有干旱相半似干性旱区、有连何续特性征 ,区域之 间具有差异性.
还记得这里是什么气候吗?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荒漠
2020/2/19
荒漠草原
草原
看下图从中找出四幅图片各表示地区的景观特点有什 么差异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乡
大 地域范围 小
城
村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镇
地
基础和依托
地
域
带动作用
域
2020/2/19
4、空间分布形式
2020/2/19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地点
景观特征
热带沙漠
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 植被缺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 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
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 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
高山地区
水热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 显
房为主,周围农田 ,分布较
主
村
环绕,一派田园风 光
稀疏
聚落规模较大,楼 人口规模 以非农业活动
工业
房
大,分布
为
城市 林立道路交错
密集
主
中心 建筑物高大密集, 人口昼夜 以商务和服务
商务 2020/2/19 白天人流和车流不 差别大
活
方法点拨:如何归纳、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
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件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明确界限)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地域 农业
工业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
聚落规模小,以平房为 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
人口较少, 分布较稀疏
以农业活动为主
田园风光
聚落规模较大,楼房 人口规模大,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林立道路交错
分布密集
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空 间结构
社会经济活动 对外联系
区域开放程度
5、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1)从总体上看: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域乡 村 地
大 地域范围 小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基础和依托 带动作用
域城 市 地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含义: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明确界限和模糊界限)
2.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界限)
CBD
建筑物高大密集,白天人 流和车流不息,经济活动 繁忙
人口昼夜 差别大
以商务和服务 活动为主
二、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
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 工业
城市 交通运输
从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分:
区域要素
形式
农业
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 线市群和工业区 岛 状
3、区域空间结构: 阅读P5
结论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 的自然—社会综 合体
高中地理讲座课件——对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理解(共54张PPT)
➢就过程而言,可以分为自然过程(例如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 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和社会文化过程(例 如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
➢——傅伯杰
案例:从大小——厚度、分布面积入手考查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 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 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 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 完成7~9题。
对此您有怎样的感悟?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 部分——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 围地域的外部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地方——什么是区域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 样性井然有序——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将“区域认知”视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 ➢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体会 “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 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 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的理解
➢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即对某区域的认识。 ➢主要认识内容包括:筛选区域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 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 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总的“价值追求”是着眼总结地 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与空间规律。
要关注“格局与过程耦合”
案例:由分布格局推测其形成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 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 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 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 成降雪,出现雪带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 特点,并解释原因。
格局与过程耦合
➢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 ➢就格局而言,可以从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上来进行描 述。
➢——傅伯杰
案例:从大小——厚度、分布面积入手考查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 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 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 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 完成7~9题。
对此您有怎样的感悟?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 部分——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 围地域的外部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地方——什么是区域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 样性井然有序——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将“区域认知”视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 ➢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体会 “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 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 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的理解
➢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即对某区域的认识。 ➢主要认识内容包括:筛选区域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 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 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总的“价值追求”是着眼总结地 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与空间规律。
要关注“格局与过程耦合”
案例:由分布格局推测其形成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 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 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 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 成降雪,出现雪带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 特点,并解释原因。
格局与过程耦合
➢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 ➢就格局而言,可以从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上来进行描 述。
对综合思维的理解(袁孝亭,内部交流)(共22张PPT)
——对“综合思维”的理解
理解1.综合思维就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的思维
➢综合分析什么呢?主要指向如下两个方面: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地表综合体(地理环境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
案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 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案例:地表综合体的特征
案例:对于影响一个地方的各种力量,以及这些 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敏感的
气候与土壤 国家外债状况
巴西为什么大面 积开发热带雨林?
人口压力 失地现象
巴西农村对更多农 业区的需要
中纬度地区对大大 豆、木材的需要
案例:对于影响一个地方的各种力量,以及 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敏感的
地球上氧、氮 的平衡
焚烧热带雨林的 后自南向北递减、水分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以及地势自西 向东梯降的要素分异组合在一起,则可以划出三大综合自然地理 区域,即东部湿润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
要素和过程相关综合法
➢ 一般先把联系更为密切的近缘要素作为一个双元相互作用系 统进行相关 , 如研究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地形与气侯的关系、 水文与气候的关系等。然后进行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 素的多元相关。相对而言,双元相关是一种较低层次上的综合 , 而多元相关则是较高层次的综合。
➢一是从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各种地理分布, 旨在揭示分布的规律 性、各种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造成各种分布的动因。
➢对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是读各种分布图进行分析。
➢二是划整体地域为局部“块块”地域进行分析, 即先对组成整 体地域的各低级地域单位 ( 子系统 ) 分别进行研究, 以便进 一步综合出整体特征。
焚烧对于温室 效应的贡献率
酸雨、臭氧层损耗 与砍伐森林的关系
理解1.综合思维就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的思维
➢综合分析什么呢?主要指向如下两个方面: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地表综合体(地理环境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
案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 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案例:地表综合体的特征
案例:对于影响一个地方的各种力量,以及这些 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敏感的
气候与土壤 国家外债状况
巴西为什么大面 积开发热带雨林?
人口压力 失地现象
巴西农村对更多农 业区的需要
中纬度地区对大大 豆、木材的需要
案例:对于影响一个地方的各种力量,以及 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敏感的
地球上氧、氮 的平衡
焚烧热带雨林的 后自南向北递减、水分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以及地势自西 向东梯降的要素分异组合在一起,则可以划出三大综合自然地理 区域,即东部湿润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
要素和过程相关综合法
➢ 一般先把联系更为密切的近缘要素作为一个双元相互作用系 统进行相关 , 如研究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地形与气侯的关系、 水文与气候的关系等。然后进行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 素的多元相关。相对而言,双元相关是一种较低层次上的综合 , 而多元相关则是较高层次的综合。
➢一是从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各种地理分布, 旨在揭示分布的规律 性、各种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造成各种分布的动因。
➢对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是读各种分布图进行分析。
➢二是划整体地域为局部“块块”地域进行分析, 即先对组成整 体地域的各低级地域单位 ( 子系统 ) 分别进行研究, 以便进 一步综合出整体特征。
焚烧对于温室 效应的贡献率
酸雨、臭氧层损耗 与砍伐森林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 “区域认知” 是在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
律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 经历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 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过程,并在 这一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形成相应的学科思维方 式与能力。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将“区域认知”视为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策略与思维方 式。 ➢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划分“区域”是认识、解释、概括空间的 需要,借助这种策略,可使地球表面的复杂多样性变得可以理解。
➢ 教学对策: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就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
让学生体会 “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 形成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表格性质的名单来记考勤 3、新闻稿部分
1.加强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2.组织研究学习会议,参考往届学长学 姐的文 章,吸收
精华,进步细化新闻稿写作流程工作。 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
由于院学生会各部门分工不分家,所以 我们除 了做好 本职工 作外,在 其它部 门组、 织 活动时给予大力配合。方便部门之间 的合作, 使学生 会正常 运行。 部内建 设
培养锻炼干事能力:作为一个非职能部 门,秘书 处需要 与各部 紧密联 系,参 与到各 部 的活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6371.393千米 ➢地球如此之大如何认识它呢?
地理如何认识世界,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怎样认识复杂的地球表层?
对此您又有怎样的感悟?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 部分——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 围地域的外部差异的地方——什么是区域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 样性井然有序——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
体育部秘书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指的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工 作的规 划与安 排,其中 包括工 作时间 、工作 步
骤以及工作团队的安排与规划,下面是 XX为大 家搜集 整理的 。 1、作好体育部例会及相关会议的考勤 、签到 及会议 记录等 工作, 将其整 理并存 档
。 2、作好学术讲座及各个职能部门举办 活动的 报道工 作,提 高新 划、总 结,做好 期末存 档工作 。 4、参与到各部的活动中去,做好活动 流程及 活动总 结 二、本学年工作计划 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秘书处的主要职能:
1、文书工作负责学生会会议记录,落 实会议 纪录标 准。 2、考勤工作延续和改进考勤制度,继 续施行 例会一 对一签 到,调整 签到方 式以一 种
案例:体会如何运用“划区”认识的方法
相关表述:
亚洲广大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为季 风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 候… …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
➢ 筛选区域的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 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 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总结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 序与空间规律。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区域认知”,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
对“用区域的方式认识”的理解
➢将“区域认知” 理解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 即: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将其“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 分”——组织为区域认识复杂的地表。 ➢组织区域是为了方便进行空间概括,进而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 性井然有序”。 ➢对于如何“组织区域”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