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ppt课件、适合高中复习教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和新疆四省区。(中温带)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地 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 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省的产量第一
河 北 河南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 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 九大基地:(1)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地 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 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 (2)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⑦江淮地区; (3)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 ⑨三江平原。
(四江三湖一成松、“松嫩三江北大仓, 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 江三角在南方 ”)
三、畜牧业
• • • • • •
畜牧业:指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 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在广大东部农耕区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区位与地位
四大牧区? 优良畜种?
(2006天津文综卷)(5)据图14说明本市发展水产养殖业 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5)海岸线长,沿 海滩涂地广,适 合发展海水养殖; 湖泊、水库和洼 淀较多,适合发 展淡水养殖。
五、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较低; • b“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 c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 渔业比重太小。 • d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 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 e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 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 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棉花喜温、好光,适宜在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生长期高温多雨,收摘期降水较少的地区。 例:评价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大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④地形平坦⑤土壤深厚疏松、肥 沃⑥灌溉便利
我国已成为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近几十年来,林业累计向社会提供木材50多亿立方米,竹 材106亿根,松香1404万吨,人造板2.33亿立方米,林业 产业由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一、二、 三产业竞相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 随着人造板制造、竹制品加工、林产化工、森林旅游、花 卉培育、经济林培育等行业迅猛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年 均增长速度达10%以上,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2003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860.33亿元,比2002 年增长26.4%。而且从发展势头看,林业产业高速增长态 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不利条件:①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②夏季常 有洪灾③多盐碱地
五大商品棉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南疆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茶叶生长的环境:①气候温和湿润,多云雾, 漫射光照强;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 • 我国是茶叶原产地。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 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带, 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 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 广东、湖北等省。
北方南方界线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作物熟制2中国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北方南方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旱地小麦甜菜甜菜花生大豆棉花亚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至三熟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糖料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作物熟制水田水稻甘蔗甘蔗油菜2中国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棉花黄麻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物的分布三大粮食作物最主要的
九大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五大商品棉基地
三、我国的 农业生产基 地 三大出品商品基地 其他农业基地
请记住这九大商品粮 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九大商品粮基地
2个在东北地区_________ 6个在长江流域_________ 1个在珠江流域_________
为什么国家选择在上述地区建成全国性的商品 粮基地?(区位条件)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
① 抓紧粮食生产,保证人民基本的粮食需求 •②因地制宜,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 构,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扩 大水果、油料、水产品等有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和出 口。 •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 •⑤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 加值。 •⑥加强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加快专业化生产 •⑦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建立生产——销售——加工— —服务一体化经营(农工商相结合)
国家奶牛良种补贴
积极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推广 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 国内市场;走养殖——销售——加工——信息服务一 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如何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水产业
• 水产业: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在海洋方面:有广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浅 海和滩涂;海域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有广阔的 大陆架;有寒暖流交汇; • 在大陆方面:河湖面积广 • 水生生物品种多 • 影响水产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 自然条件(水域);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历 史、加工工业、爱好、技术)
•现状: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
林开荒、乱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
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 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
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
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 大的国家。
• “141”绿色工程:即一个基地(南方速生丰 产用材林基地)、四个体系(“三北”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 护林体系)、一个工程(治沙工程)。 •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 大的天然林区; •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 工林、次生林为主。
最主要的:水稻
三大粮食作物
第二大:小麦 第三大:玉米
主要农作 物的分布 经济 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纤维作物
其他
单季稻
双季稻
三季稻
玉米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
中国的玉米带:松辽 平原,吉林省的产量 居中国第一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 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主要分布:台、闽、 粤、桂、云、川、琼。
生长习性:喜温凉, 耐盐碱、干旱,生 长期短。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 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 培。 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 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 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产量最多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芝麻是 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 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 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近年高考试题
区位条件?
地位?
地位:牧区畜牧业是 牧民生活和经济收入 的主要源泉;也是国 民经济中皮毛、肉奶 的重要供应者。
区位:有广阔的天 然草场;有许多优 良畜种;各民族从 事牧业的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国家政 策扶持;畜产品的 市场需求量大
•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 品和部分粮食,饲养猪、牛、羊等牲畜以及鸡、鸭、鹅 等家禽。 • 地位: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我 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区位条件? •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 饲料充足;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畜产品的市场 需求量大;饲养技术较先进
2、中国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
北方
界线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纤维作物 作物熟制
南方
2、中国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
界线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纤维作物 作物熟制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甜菜 甘蔗 花生、大豆 油菜 棉花、亚麻 棉花、黄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发达,原因? •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海域宽广;大陆水 域的3/4在东南部。 • ②社会经济条件:东南部人口稠密,城市多, 居民有食鱼的爱好,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水产捕捞、养殖、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捕捞、 养殖历史悠久。 我国水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问题:过度捕捞;水体污染 •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养结合,实行休 渔制度;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防治 水污染
• 经济林产品: • 苹果(主要产于暖温带,山东半岛、辽宁半岛、河南、 河北、陕西、新疆等省); • 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黄河流域 ) • 柑桔(主要产于亚热带,东南丘陵) • 茶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主产 于南方各省丘陵山区); •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椰子(热带,南部沿海各 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 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海 南岛、雷州半岛)。
中国的农业
中国的农业
一、种植业 二、林业
三、牧业
四、水产业
五、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中国农业结构与发展方向
基础知识 1、农业五大部门: • 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种植业)、林业、畜 牧业、渔业和副业,即通常所说的农、林、牧、 副、渔五大生产部门。又叫大农业 • 狭义的农业是指耕作业(种植业)。 2、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 在我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是农 业的主体。
3、农业产业结构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 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 一是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 比例,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 门之间的比例; 二是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 产品之间的结构,如种植业中粮食、油料、蔬菜、 水果等作物之间的比例; 三是品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某一产品中不同品种 之间的比例,如小麦当中的硬质小麦与普通小麦 的比例,大豆当中转基因品种与非转基因品种的 比例等等
五大商品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分布图
南疆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 禽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 为目标。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二、林业
• 林业:是利用森林生长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林业产品除木材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 品,如水果、茶叶、橡胶等 • 作用: ①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 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 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 益(生态效益)。
六、中国农业结构与农业发展方向
1、我国农业结构
29%
种植业占主导地位,比重偏大;林业、渔业 和牧业的比例太小。
而林业和渔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 切, 许多畜、林、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很高, 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也很高,这可以使从事 这方面生产的农民脱贫致富,促进我国农业 的发展。环境效益也高。
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
29%
种植业占主导地位,
林业和渔业 所占的比例太小
一、种植业
1、我国种植业的 地区分布与区位
思考? 中国农业 的分布格 局是东__ 西__,其 界线大约 是__,形 成这种格 局的原因? (从气候、 地形、土 壤的角度)
主要畜牧业区
东耕西牧
约以4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为界
我国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 区。(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地区) 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 溉便利;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