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金融学论文初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居民信用卡消费的障碍因素与完善对策的思考
—威海市海卫教育培训学校成人高考本科金融学毕业论文目录(威海成人高考)
综述
一、现阶段信用卡消费的现状
二、目前影响信用卡消费的障碍因素
(一)消费障碍因素
(二)业务技术障碍因素
三、提升信用卡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倡导信用卡消费的科学观念优化信用卡消费的整体
(二)提升信用卡消费的安全措施加强持卡人风险管理
结束语
征信网络体系的完善,特约商户服务质量的提高,信用卡安全措施的提高。
加快信用卡消费相关法规的制定,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消费环境。
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特约商户及持卡人等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界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信用卡消费的健康发展。
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作用,积极促进信用卡消费。
强力推进ATM机和POS机的铺设范围,提高特约商户的普及率,形成一个数量多、质量高、为信用卡消费提供最大限度的基础条件。
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信用卡消费提供信用支持。
对居民信用卡消费的障碍因素与完善对策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的信用卡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国外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信用卡消费方面。
不少消费者在持卡消费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持卡消费所耗时间多于现金交易所要的时间,持卡消费退换商品的难度比现金交易更大。
这样,也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使用信用卡消费。
我国信用卡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绝大多数的中国普通百姓还没有负债消费的习惯。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的征信网络,各银行间不能实现持卡人信用记录的共享,银行无法区别不
同质量的客户。
使得信用卡的灵活性大大降低,从源头上限制了信用卡的消费。
关键词:信用卡信贷消费障碍因素完善对策
综述
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
但与国外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尤其是在信用卡消费方面,从持卡消费的比例看,瑞典、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持卡消费总额占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63%、55%、27%和35%,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仅为4.6%。
那么造成这一差距、制约着我国信用卡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呢?信用卡在领域的普及使用是一种国际趋势,我国信用卡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一、现阶段信用卡消费的现状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的中国普通百姓还没有负债消费的习惯。
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消费所促成的消费反映为一种最为特殊的消费价值观。
其消费属于节制、内控和适量的消费类型,大多数的消费支出总是小于收入存量的。
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消费者习惯于现金交易,较难接受信贷消费的现代观念。
加之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于不富裕状态,以及转型市场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种潜在风险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消费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结构性的转变,不可能出现信贷消费、透支消费、信用消费的急剧飙升。
以及出于对信用卡安全方面的考虑和方便性,制约了不少居民信用卡消费的念头。
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信用卡必将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二、目前影响信用卡消费的障碍因素
(一)消费障碍因素
首先,信用卡受理环境发展滞后。
一是特约商户的数量少。
目前全国可以受理联网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只有20万家,不到全国商户总数的3%,我国ATM的每百万人拥有量为40台,而发达国家的拥有量达到1100多台/百万。
有限的特约商户和ATM机数量严重限制了持卡消费的范围,抑制了消费者持卡消费的积极性。
二是特约商户分布不均匀。
多数处在发达地区的大商场和大酒店,而居民日常的消费地点大多无法受理信用卡消费。
三是特约网点的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不尽如人意。
不少消费者在持卡消费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持卡消费所耗时间多于现金交易所要的时间,持卡消费退换商品的难度比现金交易更大。
这样,也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使用信用卡消费。
其次,信用卡相关法规不健全。
信用卡的科学正确运用,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规范。
而目前我国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国人民1999年发布的《银行卡业务办法》。
随着这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现行的信用卡法律法规暴露出了众多的不足与漏洞。
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特约商户、持卡消费者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未做明确的规定,给监管带来不便,也给信用卡消费带来了障碍。
再次,信用卡征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的征信网络,各银行间不能实现持卡人信用记录的共享,银行无法区别不同质量的客户。
由于缺少信用,一些发卡银行为减少损失不得不取消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还有的发卡银行在信用卡发放过程中人为增加环节,如收取申请人保证金,增加担保人数量等,使得信用卡的灵活性大大降低,从源头上限制了信用卡的消费。
(二)业务技术障碍因素
首先,由于我国发展刚刚起步,水平还较低,因而无论是银行还是特约商户,在受理大
量的信用卡业务时还主要靠手工处理,凭眼睛和经验识别信用卡的真假,这些造成信用卡交易速度缓慢,挫伤了持卡人消费使用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各信用卡发卡银行对信用卡的使用规定不同,操作流程不同,因而信用卡跨行交易不得不兼顾各种标准和处理方式,大大增加了联网联合和跨行交易处理的难度,使用中“吞卡”现象、使用不灵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信用卡交易成功率低,交易差错率高的问题存在。
技术障碍因素增加了信用卡持卡消费的难度。
三、提升信用卡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倡导信用卡消费的科学观念优化信用卡消费的整体
信用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作用。
可以说,信用卡的发行与使用是利国利民、利银利商的大好事。
在现阶段,我们一定要抓住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转型的大好时机,正确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大力倡导发展具有“循环信贷”功能的信用卡业务,让人人了解信用卡、人人办理信用卡、人人使用信用卡,让发卡银行、持卡人、特约商户、国家经济等都从信用卡消费中受益,从而刺激信用卡消费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加快信用卡消费相关法规的制定,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消费环境。
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特约商户及持卡人等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界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信用卡消费的健康发展。
其次,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作用,积极促进信用卡消费。
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对持卡消费者、对接受信用卡的商户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创造“人人用卡、方便用卡”的社会环境。
要强力推进ATM机和POS机的铺设范围,提高特约商户的普及率,形成一个数量多、质量高、行业齐全、布局合理的特约商户网络,为信用卡消费提供最大限度的基础条件。
再次,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信用卡消费提供信用支持。
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银行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使各个发卡银行、各个特约商户通过这一系统对持卡人的信用水平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估,决定其受信额度,决定其透支额度,减少发卡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也可以使持卡消费者增强用卡消费的科学性。
(二)提升信用卡消费的安全措施加强持卡人风险管理
首先,要严厉打击信用卡犯罪,根据近年来信用卡犯罪的新特点,应将骗领信用卡、非法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恶性透支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范畴。
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采集持卡人的声音、指纹等在全国各个城市实行信用卡被盗或丢失电话挂失、指纹验证挂失、为持卡人资金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
其次,持卡消费者也应注意了解信用卡使用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要加快金融化建设,统一技术规范。
要打破目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而造成的政策各行其是,技术规范各异,设备重复的局面。
要通过“金卡工程”的建设,实现业务网络的不断升级,改造设施,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的高效、安全信用卡联机网络系统,使信用卡持卡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消费,信用卡联机网络都可以为持卡人提供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通过刷卡、录入消费金额这样简单的操作,集“黑名单”查对、授权、清算和划汇为一体,这样可以给商户、持卡人都带来极大的方便。
还要改善服务水平,规范客户服务业务,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增加消费者对信用卡业务的满意度。
目前中国单调划一的信用额度分配办法不能满足风险防范的要求。
不同的持卡人应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
对一些信用较差或存在其他潜在风险的客户给予较低信用额度。
对所有持卡人应利用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消费行为模式及还款模式并结合其个人信息来动态调整其信用额度,这样我们即可防范于未然,将风险限定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于风险的认识程度是制约信用卡业务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在信用卡的业务过程式中,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过严的风险控制会使得卡片申请通过率降低,客户用卡不方便、忠诚度下降;过松的风险管理会给银
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但是风险与盈利成正比,没有风险就没有盈利。
在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应记住风险管理不是将风险控制或降低为零,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这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风险管理的方针。
结束语:
征信网络体系的完善,特约商户服务质量的提高,信用卡安全措施的提高。
加快信用卡消费相关法规的制定,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消费环境。
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特约商户及持卡人等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界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信用卡消费的健康发展。
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作用,积极促进信用卡消费。
强力推进ATM机和POS机的铺设范围,提高特约商户的普及率,形成一个数量多、质量高、行业齐全、布局合理的特约商户网络,为信用卡消费提供最大限度的基础条件。
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信用卡消费提供信用支持。
尽快建立全国统一、银行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使各个发卡银行、各个特约商户通过这一系统对持卡人的信用水平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估,决定其受信额度,决定其透支额度,减少发卡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也可以使持卡消费者增强用卡消费的科学性。
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信用卡必将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郭婵 . 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消费经济,2005,2:77-79.
[2] 刘志梅.透析信用卡大量营销与品牌营销战略[J].广州金融学院学报,2006,3:101-103
[3]郭志红:入世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影响,招商银行,2000.10
[4]林采官:中国银联,2005中国信用卡发展论坛,2005.1
[5]杨科赵春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J].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2004.12
[6]王万华彭娟:金融营销[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某某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