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知识】对外汉语常见难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 动词
他按照指定的时间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一定会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 如果按照这个办法做,肯定不能成功。 这件衣服是按照她的身材订做的。
“给”有哪些用法?
1、交 给他一本书 2、为 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我给你当翻译吧。 3、替 你去邮局的话,能不能给我寄一封信。 王老师病了,我给他代课。 4、被 我的钱包给人偷了。
问题:
给他留一个纸条 给他寄一封信 留给他一个纸条 寄给他一封信 留一个纸条给他 寄一封信给他
给他打一个电话 打给他一个电话 打一个电话给他
根据……的看法 分析 调查 了解 情况 结果 报告 说明
得出结论 做出判断 做出行动
根据试验的结果,这样做是不行的。 根据天气预报,今明两天不会下雨。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件事情与他无关。
对外汉语常见难点探讨
巴不得VS 恨不得
都表示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迫切心情。 后面常常跟“马上、立刻、就”等副词来 强调。
你来的正好,我正_____有人来帮我一下。 怎么一个人也没。我真_____恨不得有人来 帮我一下。 她巴不得生个女孩。 她真恨不得这个孩子是个男孩。
同一个句子两词都可以用,但是有区别: 通过强调方法、手段;经过强调事情的过程。
通过(经过)小王的介绍,我认识了马丁。 通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真相。 那个病人通过(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恢 复得很快。 通过(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合同。
通过可以做动词: 你的考试通过了吗? 这正修路,汽车 不能通过。 经过做动词,表示经过某个地方,经过多少 时间,经历过某件事情。 火车经过南京停不停? 我们坐火车去重庆,经过三天三夜才到达。 经过可以做名词。 说说你们认识的经过。
巴不得:所希望的事一般是可能实现或者已 经实现的。常常是即将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发 生的事情正是自己希望出现的事情。因此 “巴不得”前面常常用“正”或“正是”。
恨不得:所希望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仅仅 是一种假想,前面可以用“真”强调,后面 一般是动词性短语。
“巴不得”可以加“的+名词”,“恨不得” 不可以
补充
他怎么也来了? 怎么,他也来了? 你怎么也来了? 怎么,你也来了? 张强怎么也来了? 怎么,张强也来了? 前句有直接问“为什么”的感觉, 而后句更强调“吃惊”的语气。
对VS 对于
我对(对于)中国画很感兴趣。 我们对(对于)服务员的态度感到满意。 对(对于)你们的意见,他很重视。 多跟后面的名词组构成介词词组,引出动作 或行为的对象。
“怎么”有哪些意思
他(是)怎么来的? 他怎么也来了? 怎么,他也来了? 他不怎么来。 他怎么会来呢?
他(是)怎么来的? 怎么样,回答是:他坐汽车来的。 他怎么也来了? 为什么,说话人觉得他不应该来。 怎么,他也来了? 表示吃惊,放在句子开头。 他不怎么来。 不怎么,表示不太,不很。 他怎么会来呢? 反问句,表示当然不会来,句末常常有“呢”。
他到底(究竟)是个有经验的老师,讲课深入 浅出。 他到底(究竟)是个年轻人,玩儿了一天也不 觉得累。
我们的试验到底(终于)成功了。 钱包到底(终于)找到了。 我想了很久,到底(终于)明白了。 如果结果是不太好的,往往要加上一个 “还是”。 试验了很久,到底还是没成功。 不想发生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根据vs按照
根据 你_____什么说这个句子错了? _______医生的判断,他的病情不太严重。 根据 你应该________医生说的,坚持每天吃药, 按照 注意休息。 按照 我们必须_____预定的时间到达那里。
根据: 作介词时是把某一情况作为得出结论、作 出判断的前提,或者是说话和行动的基础。 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为什 么这么说、这么做。
卖给他一件衣服 卖一件衣服给他 *给他卖一件衣服
*买给她一本书 买一本书给他 给他买一本书
交给他五十块钱 交五十块钱给他 *给他交五十块钱
*打给他一件毛衣 打一件毛衣给他 给他打一件毛衣
“呢”和“吗”的用法
你想他在哪儿
3、反复问 ……V/A不V/A……+(呢)? 没 你是不是河南人(呢)? 你到底去不去北京(呢)? 4、选择问 A还是B+(呢)? 今天是星期三还是星期四呢? 去北京还是去上海呢?
用“呢”不用“呢”
-你明天干什么? -我明天去看朋友。 —你明天去看朋友吗? —不去。 —在宿舍学习吗? —不在。 —那你明天干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
通过(经过)小王的介绍,我认识了马丁。 通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真相。 那个病人通过(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恢 复得很快。 通过(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合同。
通过:利用某种方式或手段来达到某个目的, 或者有一个结果。 通过+方式或手段+动词(目的或结果) 经过:说明一个已经完成的过程,使情况发 生变化或出现某个结果。 经过+过程(已完成)+动词(结果—情况变化)
A是根据+B+动词(做出变动、决定)+的
这个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 新的条例是根据大家的意思修订的。 这个计划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来的。
按照: 介词,有根据的意思,但是偏重于强调行为 的方法、要求和规划。也可以说是“怎么 做”。
按照……的 方法 要求 办法 指示 规划 决定 计划 原则 想法 政策
突然vs忽然
我正要出去,忽然(突然)下了一阵大雨。 突然(忽然)停电了。 都可以用在没有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
突然是形容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 1、突然+的+名词 情况发生突然的变化。 有一个很突然的消息要告诉大家。 2、(做谓语)很+突然、突然+极了(得很)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 天气的变化突然极了 3、(做补语)动词+得+….突然 事故发生得很突然。
“好”有几个意思?
1、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儿 难看、难吃、难听、不好玩儿 2、好写、好记、好办 难写、难记、难办 这本书的封面很难看。 这本书很难读。 3、表示程度高 好多人、好热闹、好大的房间 4、表示目的 到了以后给我打个电话,好让我放心。 早点休息,明天好早起。
不同:
1、“对于”不能用在能愿动词和副词后面。 a你应该对(#对于)这起交通事故负责。 你对(对于)这起交通事故应该负责。 对(对于)这起交通事故,你应该负责。 b外国留学生都对(#对于)中国文化感兴趣。 外国留学生对(对于)中国文化都感兴趣。 对(对于)中国文化,外国留学生都感兴趣。
学校派他去外国进修,这正是他巴不得(#恨 不得)的机会。 他请我去看电影,正是我巴不得(#恨不得) 的事情。
“意思”有哪些意思。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 这篇文章的意思你弄懂了没有? 1、语言文字的含义或者文章的思想内容。 —这件事情你问过王厂长了吗?他是什么 意思? —我问过了,王厂长的意思是他不同意这么 做。 我们有跟他合作的意思,不知道他们是什 么意思。 2、指人的意见、愿望、想法。
又vs再
又说了一遍。 再说一遍。
这个电影我以前看过了,昨天又看了一遍。 这个电影我以前看过了,明天再看一遍。 已经发生的事情用“又” 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用“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时候,事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 决定了,或者按照规律一定是这样的,可 以说“又要/该……了”。
学期快要结束了,又要考试了。 他刚刚从杭州回来,又要去南京了。
汉语的疑问句有四种: 1、是非问(yes-no questions) 今天星期三(吗)? 他是河南人吗? 2、特指问(wh-qusetions) 今天星期几(呢)? 他是哪国人(呢)?
你知道他在哪吗? VS 呢?
你知道他在哪吗? —他在哪儿 +你知道吗? 你想他在哪呢? —你想+他在哪儿呢?
“到底”、“究竟”和“终于”
到底1=究竟1 表示追问 到底2=究竟2 表示强调事物的本质特征 到底3=终于 表示经过较长时间或过程, 出现了某种情况或结果。
你到底(究竟)买不买? 你们究竟(到底)来了几个人? 你们到底(究竟)有没有通知他? 明天究竟(到底)下雨不下雨?
星期天从早到晚呆在家里,太没意思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3、情趣、趣味。 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请收下吧。 这件事情你想请他帮忙,你得先意思意思。 4、指礼物或者送礼物。可以用ABAB式。 才过五月,已经有点夏天的意思了。 我看小王对小马有意思。 5、表示某种趋势或苗头。
-喂,你到底买不买,别站在这儿影响别人。 -你这是什么意思,看看不可以吗? -医生说要住院得先付2000块。 -他这是什么意思,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6、对对方的言行不理解或者不满,可以说 “你(他)这是什么意思”,是一种质问 的口气。
刚刚vs刚才
-刚才你在干什么? -刚才我在吃饭。 -你刚才去哪了? -我刚才去隔壁宿舍了。
刚才 是名词,表 示过去的一小段 时间。可以放在 主语前或后面。 刚刚是副词,表 -你什么时候来的? 示动作发生的时 -我刚(刚)来。 间不久。放在动 -这部电影上映多久了? 词前。 -刚上映。
不同:
2、“对”有朝、向的意思,引出动作行为 的方向或目标。 老师对我说:“你的汉语说得真好。” 我家正对着万人餐厅。 他对我笑了笑。 3、“对”有对待的意思。 她对孩子很严格。 你怎么对工作这么不负责任!
通过VS 经过
我常常通过读报、看电视来了解中国的情 况。 他通过小王认识了晓丽。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到了北 京。 他们虽然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 毫不灰心。 经过激烈的比赛,决出了冠亚军。
—你是不是美国人? —我是美国人。 —我爸爸是美国人,我妈妈是英国人。 —那你是不是美国人呢? —我是美国人。
如果是一般的,简单的问题,不用“呢”;如 果是有比较特别的情况,因为这个特别的情 况所以你要进一步选择或判断一个问题,可 以用“呢”,前面常常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