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当科学家发现某种单细胞生物时,以下哪项不是其进行分类的依据()
A. 细胞壁和液泡
B. 核膜和染色体
C. 中心体和叶绿体
D. 核糖体和遗传物质种类
2.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
如果不改变载玻片、光圈及反光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3.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记名计箅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 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属于捕食关系
D. 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4. 下列有关运动员长跑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量产生C02,有氧呼吸明显升高
B. 大量产生热能,人体体温明显升高
C. 大量消耗葡萄糖,血糖含量明显下降
D. 大量消耗ATP,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下降
5. 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B.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④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④
D.温度可影响图中④④④④过程的速率
6.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
C.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7. 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
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
8.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不同的种群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调查高速公路一侧某种绿化树的种群密度适合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
C.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以后更难捕捉,则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数据要比实际数据要高
D.降低样方的面积便于统计个体数量,所以能降低调查的误差
9. 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④和实验④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实验④和实验④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实验④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④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
10. 以新鲜、等量的韭菜和韭黄为实验材料提取色素,如图表示结果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
B. 图表示以韭黄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
C. 韭黄的叶片中四种色素都大量分解,所以叶片变成了黄色
D. 色素④与④的合成需要镁元素,且需要光照
11. 下列各种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组织水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12.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结构变化,据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A可以为物质B提供活化能
B. 物质A在细胞内合成,但可以在生物体外起作用
C. 物质A可以催化物质C和物质D结合重新生成物质B
D. 物质A和物质B的水解产物不可能相同
13. 图为细胞的几种转运方式,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a中物质的转运经过了两层膜
B. 图a和图b的转运方式都需要消耗A TP
C. 图a和图b的转运方式都需要依赖膜的流动性,都涉及膜成分的更新
D. 图b中转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但不可以是液体
14.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
C.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15.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位、演替等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
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D.生物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 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大量外流
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17.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育种过程,④④分别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不同优良性状由不同基因决定)的该种植物纯合子,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获得④植株的育种方法与培育“黑农五号”大豆的方法相同
B.④→④过程可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获得④④植株的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均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图中获得的④植株均为稳定遗传的纯合子,获得④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
18. 下图甲与乙是测量神经元膜电位的装置,图丙和丁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Y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丙
B.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Z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丁,cd段为动作电位
C.若图乙测得结果如图丁,电流计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图丁中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
D.若图乙将刺激点移到X处,电流计显示的膜电位变化仍如图丁的幅度和方向
19.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群落的类型和物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 沙漠植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只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和产生种子
C. 苔原气候严寒,植被为更好适应环境通常依赖有性生殖增加后代的变异性
D. 由冰山岩向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
20. 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抗利尿激素
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
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
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水稻属于C3植物,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光照较强时是一条双峰曲线,在中午附近会逐渐降低,产生“午休”现象。
科研人员研究了正常供水CK、轻旱L、重旱H三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和气孔限制值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
(1)通常认为植物引起“光合午休”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孔限制值增大引起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暗反应:二是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减少,导致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2)据图分析,轻旱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拔节期水稻,气孔限制______(是/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在乳熟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熟期各种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值均较低,结合题(1)分析,该措施能够提高产量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
(2)④8的基因型是_____;④9的基因型是_____。
(3)④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
(4)如果④8与④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_____。
23. 科学家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
联系,COP④、COP④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
回答下列问题:
(1)COP④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器乙产生的囊泡在物质精确投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示中乙产生的囊泡可以将物质投送到________________。
物质投送到细胞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细胞器乙对集中在其中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发送的的作用。
能实现精确投送说明囊泡膜上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在细胞内囊泡繁忙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丙与吞噬泡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
24.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请分析以下材料井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
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1)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作用。
(2)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_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
(3)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胎儿在发育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
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回答:
(4)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影响。
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调节。
(5)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其中因______(抗体1、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内是此种抗体与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5.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
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H2O2溶液浓度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
(3)实验3的结果显示,H2O2酶的最适pH为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H2O2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C
3. C
4. A
5. B
6. C
7. B
8. D
9. D
10. D
11. C
12. B
13. B
14. B
15. C
16. ACD
17. AC
18. BCD
19. ACD
20. BCD
21.
(1).CO2供应不足
(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NADPH和ATP
(4).不是
(5).拔节期随气孔限制值增高,净光合速率还在继续增大
(6).轻旱
(7).水分胁迫提高了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减轻了“光合午休”
22.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或Aa
(3).aa
(4).2/3
(5).1/9
23.
(1).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2).COP④
(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上
(5).分类、包装
(6).糖被
(7).高尔基体(乙)
(8).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24.
(1).拮抗
(2).减少
(3).减弱
(4).葡萄糖(血糖)
(5).神经递质
(6).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
(7).神经和体液
(8). 1
(9).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25.
(1).催化剂种类
(2).H2O2浓度
(3).pH
(4).不影响
(5).酶的数量有限
(6).e
(7).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