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熊过桥》这支歌曲的基本知识及歌谣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有声有色的音乐表现,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培养音乐听觉的能
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学习简单的音乐舞蹈动作,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能力目标:
1.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提高孩子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加强孩子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小熊过桥》的基本知识及歌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歌曲《小熊过桥》的唱、跳、动作,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加强团队合作,提高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孩子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2.学习歌曲《小熊过桥》的舞蹈动作,帮助孩子提高动作协调性和舞蹈
表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主要内容:
1.歌曲《小熊过桥》的基本知识及歌谣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歌曲舞蹈动作学习,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加强团队合作,提高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方法:
【引入】利用歌曲《小熊过桥》的旋律及经典的歌曲场景,引领孩子进入歌曲
的世界,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
【学习】深入浅出地讲解歌曲故事及歌词意义,引导孩子理解并用音乐表情,
加深孩子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发出任务,利用成组的方式完成舞蹈动作,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巩固】组织小朋友跟着音乐教师学唱《小熊过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通
过班级集体展示及表扬,提高集体荣誉感。
教学流程:
1. 物料准备
•歌曲《小熊过桥》
•音乐教师的发音机
•舞蹈教师准备跳舞服装和道具
2. 上课前
•教师展示道具,并引导孩子猜测道具的用处。
•温习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3. 正课
步骤一:引入
1.音乐老师开始播放歌曲,引领孩子进入歌曲世界,孩子们跟随音乐律
动。
2.音乐老师简单介绍歌曲《小熊过桥》的故事和场景。
步骤二:学习
1.音乐老师带领孩子学习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及意思,了解故事情
节,培养孩子倾听歌曲的能力。
2.音乐老师给孩子介绍舞蹈动作,让孩子尝试跳舞,改正动作不规范的
情况。
3.舞蹈老师介绍简单的舞蹈动作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尝试跟着老师的节
奏做动作。
4.团队合作:将孩子们分组,让他们自己编排动作,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三:巩固
1.全班一起唱歌、跳舞,并给孩子们鼓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
2.表扬及颁奖:教师评估每组表演情况,介绍优秀的队伍及个人,进行
表扬、奖励。
4. 下课
1.教师回顾上课内容,温习所学知识。
2.教师指导孩子们写学习日志,用文字记录、分享所学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
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1.直接观察:教师将注意教室内的所有学生,并观察他们的表现,包括
语言表达、情感表现、动作协调等方面。
2.问答:教师与孩子们进行问答互动,测试他们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
3.评价: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评估。
从语
言、舞蹈、合作等各方面给予表扬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既重视理论学习又强
调实践操作,这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
因为孩子们的年龄、认知
能力、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会影响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孩子们的特点出发,运用差异化教学等方法,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提高音乐水平。
其次,在团队合作活动中,存在每个孩子积极性不足的情况,表现不充分,这
也可能导致表现出色的孩子过于引人注目,而让其他孩子的表现被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在课堂设计中更好地包容和引导孩子们,鼓舞大家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孩子们的个体表现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孩子们也表现了出色的带有集体荣誉
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注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