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坪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坪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现要从村庄A修建一条连接公路PQ的小路,过点A作AH⊥PQ于点H,则这样做的理由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答案】C
【考点】垂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从村庄A修建一条连接公路PQ的小路,过点A作AH⊥PQ于点H,
∴AH最短(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答案。

2、(2分)估计30的算术平方根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A. 2与3
B. 3与4
C. 4与5
D. 5与6
【答案】D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25<30<36,
∴5<<6,
故答案为:D.
【分析】由25<30<36,根据算术平方根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分)计算=()
A. -8
B. 2
C. -4
D. -14【答案】A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原式=-5-3=-8.故答案为:A
【分析】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再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

4、(2分)8的立方根是()
A. 4
B. 2
C. ±2
D. -2【答案】B
【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23=8,
∴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2的立方等于8,所以8的立方根是2 。

5、(2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答案】B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A.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本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让选假命题,也就是在题设的条件下得到错误的结论.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而不是相等.
6、(2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由得:1+2x≥5
x≥2,
因此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解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得出不等式的解,然后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表示的时候根据界点是实心还是空心,解集线的方向等即可得出答案。

7、(2分)若m>n,且am<an,则a的取值应满足条件()
A. a>0
B. a<0
C. a=0
D. a0
【答案】B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a后,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所乘的数一定是负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到的不等式成立。

8、(2分)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共有5个整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
A. 7<a≤8
B. 6<a≤7
C. 7≤a<8
D. 7≤a≤8
【答案】A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共有5个整数,
∴a的范围为7<a≤8,故答案为:A.
【分析】不等式组有5个整数解,即为3,4,5,6,7,从而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
9、(2分)如图所示,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 cm),刻度尺上的“0 cm”和“15 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则()
A. 9<x<10
B. 10<x<11
C. 11<x<12
D. 12<x<13
【答案】C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6=15,
解得:x=11.4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得出原点右边的线段长度+原点左边的线段长度=15,列出方程,求解得出x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

10、(2分)为了了解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这里样本是()
A.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
B.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
C.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
D.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答案】D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的对象是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故样本是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正确,符合题意.
考查的对象是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因而A、B错误,不符合题意.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则C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进行判断.
11、(2分)在下列5个数中①②③④⑤ 2 ,是无理数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④
D. ①⑤
【答案】D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或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即可求解。

12、(2分)如图,A,B,C,D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 B. C. D.
【答案】D
【考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必须与图案①完全相同,角度也必须相同
瘵察图形可知D可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13、(1分)小明今年x岁,小强今年y岁,爷爷今年60岁,明年小明年龄的3倍与小强今年年龄的6倍之和大于爷爷的年龄.列不等式为________.
【答案】3(x+1)+6y>60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小明今年x岁,小强今年y岁,则明年小明年龄的3倍为3(x+1),小强年龄的6倍为6y,根据明年小明年龄的3倍与小强今年年龄的6倍之和大于爷爷的年龄,可列不等式为3(x+1)+6y>60.
【分析】先表示出小明明年的年龄为(x+1),则明年小明年龄的3倍为3(x+1),再表示出小强今年年龄的6倍为6y,最后求出明年小明年龄的3倍与小强今年年龄的6倍的和,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

14、(5分)有理数m,n在数轴上如图,用不等号填空.
(1)m+n________0;
(2)m-n________0;
(3)m•n________0;
(4)m2________n;
(5)|m|________|n|.
【答案】(1)<
(2)<
(3)>
(4)>
(5)>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得m<n<0,(1)两个负数相加,和仍为负数,故m+n<0;(2)相当于两个异号的数相加,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故m-n<0;(3)两个负数的积是正数,故m•n>0;(4)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故m2>n;(5)由数轴离原点的距离可得,|m|>|n|.
【分析】由数轴可得m<n<0,
(1)两个负数相加,和仍为负数,即m+n<0;
(2)m-n=m+(-n),根据两个异号的数相加,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可得m-n<0;
(3)两个负数的积是正数,即m•n>0;
(4)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可得m2>n;
(5)由数轴上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可得,|m|>|n|.
15、(1分)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C与点B关于点A对称,C、A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1,则点B对应的实数为________.
【答案】2﹣
【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解析】【解答】AC= ﹣1,
AB=1﹣(﹣1)=2﹣,
点B对应的数是2﹣.
故答案为:2﹣.
【分析】因为点C与点B关于点A对称,所以CA=AB,有题意知AC=-1,所以AB=CA=-1,根据点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点B所对应的数为1-(-1),整理即可求解。

16、(1分)用锤子以相同的力将铁钉垂直钉入木块,随着铁钉的深入,铁钉所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当未进
入木块的钉子长度足够时,每次钉入木块的钉子长度是前一次的.已知这个铁钉被敲击3次后全部进入木块(木块足够厚),且第一次敲击后铁钉进入木块的长度是2 cm,若铁钉总长度为a cm,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3<a≤3.5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为2cm,第二次为1cm,第三次不会超过0.5cm.
设第三次钉入木块的长度为xcm,则0<x≤0.5,
三次钉入的总长度(2+1+x)即为钉子的长,
故钉子的总长度为3<a≤3.5.
故答案为:3<a≤3.5
【分析】由题意可得出a的最大长度为2+1+0.5=3.5cm,以及敲击2次后铁钉进入木块的长度是2+1=3cm,得出最小长度,即可得出答案.
17、(1分)判断是否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________(填:“是”或者“不
是”).
【答案】是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
方程①左边=5+10+(-15)=0=右边;
方程②左边=2×5-10+(-15)=-15=右边;
方程③左边=5+2×10-(-15)=40=右边;
∴是方程组:的解.
【分析】将已知x、y、z的值分别代入三个方程计算,就可判断;或求出方程组的解,也可作出判断。

18、(1分)的立方根是________.
【答案】4
【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64
∴的立方根为=4.
故答案为:4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求出64的立方根。

三、解答题
19、(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射线OE把∠BOD分成两个角,若已知∠BOE= ∠AOC,∠EOD=36°,
求∠AOC的度数.
【答案】解:∵∠AOC=∠BOD是对顶角,
∴∠BOD=∠AOC,
∵∠BOE=∠AOC,∠EOD=36º,
∴∠EOD=2∠BOE=36º,
∴∠EOD=18º,
∴∠AOC=∠BOE=18º+36º=54º.
【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BOD=∠AOC,再由∠BOE= ∠AOC知∠EOD=∠BOD,代入数据求得∠BOD,再求得∠AOC。

20、(5分)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28°,求∠BOD 的度数.
【答案】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
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4°
【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求出∠EOF=∠COE-COF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OF=∠EOF的度数,由角的和差和由对顶角相等,求出∠BOD=∠AOC的度数.
21、(10分)
(1)如图AB∥CD,∠ABE=120°,∠EC D=2 5°,求∠E的度数。

(2)小亮的一张地图上有A、B、C三个城市,但地图上的C城市被墨迹污染了(如图),但知道∠BAC=∠1,∠ABC=∠2,请你用尺规作图法帮他在如图中确定C城市的具体位置.(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1)解:过点E作EF∥AB,∵AB∥CD,∠ABE=120°
∴∠FEB=60°,EF∥CD
∴∠FEC=25°
∴∠BEC=25°+60°=85°
(2)解:连接AB,以AB为边,作∠BAC=∠1,作∠ABC=∠2,则两个弧相交的点即为点C的位置。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
【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E的值。

(2)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可得最后两个直线的交点即为C点所在的位置。

22、(5分)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
【答案】解:∵∠AFE=90°,
∴∠AEF=90°﹣∠A=90°﹣35°=55°,
∴∠CED=∠AEF=55°,
∴∠ACD=180°﹣∠CED﹣∠D=180°﹣55°﹣42°=83°.
答:∠ACD的度数为83°
【考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先根据两角互余得出∠AEF =55°,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CED=∠AEF=55° ,最后根
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

23、(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80°,OE⊥AB,OF平分∠DOB,求∠EOF的度数.
【答案】解:∵∠AOC=80°,∴∠BOD=∠AOC=80°,∵OF平分∠DOB,∴∠DOF= ∠DOB=40°,∵OE⊥AB,∴∠AOE=90°,∵∠AOC=80°,∴∠EOD=180°-90°-80°=10°,∴∠EOF=∠EOD+∠DOF=10°+40°=50°.
【考点】角的平分线,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和已知求出∠EOD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性质、对顶角相等和角的和差,求出∠EOF=∠EOD+∠DOF的度数.
24、(5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2.4,3,- ,,,0,,-(-2.28),3.14,-∣-4∣,-2.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的个数逐次加1).
正有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答案】解:正有理数集合:(3,, -(-2.28), 3.14 …);
整数集合:( 3,0,-∣-4∣ …);
负分数集合:(-2.4,- ,, …);
无理数集合:(, -2.1010010001…… …).
【考点】有理数及其分类,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

逐一填写即可。

25、(5分)如图,AB∥CD.证明:∠B+∠F+∠D=∠E+∠G.
【答案】证明:作EM∥AB,FN∥AB,GK∥AB,
∵AB∥CD,
∴AB∥ME∥FN∥GK∥CD,
∴∠B=∠1,∠2=∠3,∠4=∠5,∠6=∠D,
∴∠B+∠3+∠4+∠D=∠1+∠2+∠5+∠6,
又∵∠E+ ∠G=∠1+∠2+∠5+∠6,
∠B+ ∠F+ ∠D=∠B+ ∠3+∠4+ ∠D,
∴∠B+ ∠F+ ∠D=∠E+ ∠G.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作EM∥AB,FN∥AB,GK∥AB,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可得AB∥ME∥FN∥GK∥CD,再由平行线性质得∠B=∠1,∠2=∠3,∠4=∠5,∠6=∠D,相加即可得证.
26、(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P为BC上一点(点P与B,C不重合),设∠CDP=∠α,∠CPD=∠β,你能不能说明,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
【答案】解:过点P作PE∥CD交AD于E,则∠DPE=∠α.
∵AB∥CD,∴PE∥AB.
∴∠CPE=∠B,即∠DPE+∠β=∠α+∠β=∠B.故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过点P作PE∥CD交AD于E,根据平行线性质得∠DPE=∠α,由平行的传递性得PE∥AB,根据平行线性质得∠CPE=∠B,从而即可得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