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读书心

《大概念教学》作者刘徽在自序中提到“当我们把学过的东西还给老师时,剩下的东西就是你真正学到的东西。

”还给老师之后,那到底还剩下什么?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

我在大学毕业卖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疑问,我细数了大学四年读过的十几本数学书,然后毕业的时候我回忆了一下:我到底学了什么?知识是都忘记了,我一直安慰自己:一定是剩下了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

直到今天我成为了一名老师,我仍然在思考我能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也试图给孩子们留下更多。

但是,我发现我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也都还给了我,学生接受到的所剩无几。

这时候我就不得不反思我的教学是否需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改进?如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的只是具体的细节、支离破碎的知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大概念,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大概念教学对于老师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崭新的概念,也是这段时间的热搜词。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概念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也希望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大概念教学的内
涵和本质。

下面我就看完这本书后,结合我的所思所想谈谈心得。

一、课堂教学的真实现状
在教学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这单元教乘法,那么学生解决这单元的问题就都用乘法,教除法就都用除法。

用不上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以前学过的知识很难被激活,这些被专家称为“惰性知识”。

这些“惰性知识”很难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迁移;很难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迁移;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之间迁移。

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学完知识考完试之后,这些知识就“主动遗忘”,所以就产生了“离开学校之后还剩下什么”这种疑问。

这就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了,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来改变这一现状。

二、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中提及“进一步精选的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是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是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也指出了“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一方面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结构与关联、价值与意义,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意图;另一方面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关注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原理及法则之间的联系
出发,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大概念是指具体知识背后的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思想或看法。

它是对概念间关系的抽象表述,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

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看起来更为熟悉。

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还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这正是我们数学课堂转变的导向,注重结构化教学,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大概念教学是我们实践探索的方向。

三、大概念教学的实施路径
大概念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发现跨学科共通概念,最后形成哲学观念。

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是我们实施大概念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经常在说的结构化教学。

传统化的教学与单元整体学习对比下,我们很容易发现:传统化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预设的;知识结构是碎片,孤立,散乱;教学主体是老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记忆、验证结论;学习过程是先学后练,缺少评价;学生参与是被动的,肤浅的;学习效果不好,应变能
力不强。

相对而言,单元整体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真实遇到的,提升核心素养的;知识结构是整体、聚焦、联系、逻辑清晰;教学主体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究、讨论、反思、归纳,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学练评一体;学生参与是主动的,深度的,体验深的;学习效果好,迁移创新能力强。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有助于我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度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数与运算”主题,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的大概念。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芝诺之环”假设环内代表已知,环外代表未知,那么随着环不断变大,环内和环外的空间都会越来越大。

是的,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会越多。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