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研究——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
项目计划书
申请单位名称:
团队领军人姓名:
项目名称: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研究起止年限:
山东××种业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1—
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但产量年际波动较大。
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共增产2810亿斤,其中玉米增产1539亿斤、占55%,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玉米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目前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特别是玉米种业发展相对落后,突破性优良品种较少,原创自交系水平低,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宜机收的优良品种相对较少,与国外一些优势品种相比,国内大部分玉米品种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偏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
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玉米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15年,我国玉米需求约为2.2亿吨,2020年将达到2.5亿吨,未来的玉米供需矛盾突出,玉米缺口很大。
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如何挖掘生产潜力、加快玉米发展、保持玉米能够基本自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二、项目的意义
解决我国玉米供需矛盾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玉
—2—
米种业,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玉米生产,通过高产耐密宜机收优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服务,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新型种业体系建设,2011年国务院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指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和“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2014年国务院(国发[2014]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农业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重点围绕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为我们做好种业工作,发展种子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种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以突破性优良品种为标志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种业发展的基础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只有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支撑我国现代农作物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对发展我国农业服务业大有裨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加速将企业培养成现代化、规模化、创新型的龙头民族企业,改变目前山东玉米生产中郑单958、先玉335及其衍生品种数量和推广面积占据主导地位,而创新型新品种储备严重不足的局面。
通过品种持续创新和探索农业服务新模式,能
—3—
够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满足多元化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打通玉米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产业链条,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一项“农业”第8条“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鉴定”,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项目的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由于玉米品种品质较差,质量差的玉米出现了卖难和大量积压的情况,而需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购置优质专用玉米满足国内玉米加工需求,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而主推玉米品种大都不适宜机械化直接脱粒收获,增加了玉米生产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定向培育高产优质耐密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多方位服务手段,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减少生产成本,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玉米新品种培育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玉米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链条,打造集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产品追踪、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
—4—
创新平台,提升玉米生产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项目符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向和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发展导向中指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业生产的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应用,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生产、动态监测、环境监控等信息技术服务”。
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认定管理办法和重点领域中要求“以加快服务业与工农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和价值链向高端提升为重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创新活动”。
该团队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及目标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山东省创新团队研究的重点领域。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形成从研发、育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产业化新格局,可大大提高山东××种业有限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玉米生产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为全省种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出持续创新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从国家产业政策角度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5—
第二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种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山东××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公司下辖公司2013年筹建分子育种实验室1000 m2,拥有20余台(套)分子标记试验仪器,为优异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提供了实验平台。
几年来,公司坚持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外聘专家、内强素质、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优质种质资源,致力于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目前拥有玉米、小麦、蔬菜育种材料30000余份,已通过审(认)定玉米品种8个,小麦品种2个,并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2014年公司共有43个玉米新组合和5个小麦新组合,60多个新组合参加了国家及山东、河北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区域试验。
公司还陆续承担了国家农业部、山东省科技厅、聊城市科技局等
—6—
下达的种子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特派员工程
项目等,先后荣获“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种业十大品牌民营企业”、“山东最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聊城市农业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聊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聊城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鑫丰”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二、公司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三、公司技术人员组成
公司现有企业员工10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5人,博士3人,研究生9人,本科18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共计44人。
几年来。
公司主要完成了以下课题的研究:《制种田砍父本试验及其增产机理研究》、《种子包衣玉米制种试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优质花生高产高效综合增产技术》、《提高杂交
玉米种子质量和产量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程序
—7—
控制》;承担了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农业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近几年撰写的论文《规范质量控制程序,提高玉米种子质量》、《搞好种子质量认证,推动种子业发展》、《玉米品种齐单1号新疆制种高产技术》、《小麦良种繁育的质量管控》等1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国种业》、《山东农业》、《种子世界》、《山东科技报》等国家核心中文期刊上。
四、主要产品、工艺水平情况
山东××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GB4404.1-2008)标准规定,做好种子的生产工作。
为保证种子质量,制订了严格的田间质量监控系统,并狠抓了规章制度落实。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先进、可靠的种子加工、包装设备,建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并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所生产的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标以上,在农业部连续几年的抽检中,合格率100%。
公司产品畅销鲁、冀、豫、吉、辽、京、津、皖、贑、川、渝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受到广大客户和农民朋友的好评,玉米种销售量位居全国种业前列,山东第二位。
—8—
—9—
第三章项目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项目内容:
1、建立分子实验室育种平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玉米育种技术,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2、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打造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产品追踪、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创新团队。
3、开展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新品种配套的高密度机械单粒点播技术措施及适期施肥技术;建立高效的玉米新品种适应不同肥力的高密度机械单粒点播技术措施及适期施肥技术,集成玉米新品种配套生产栽培技术。
二、技术路线:
该项目主要为玉米新品种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三个环节。
1、研发阶段
研发阶段主要是通过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技术等生物育种新技术进行玉米新品种的研发,并通过各项试验,选育出新品种。
具体研发过程如下图:
—10—
2、产业化阶段
产业化阶段就是将培育的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进行生产、加工。
各个阶段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玉米杂交种的生产
其中田间管理与田间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亲本繁育隔离500
—11—
米,杂交种繁育隔离300米;父(母)本田间杂珠率≤1‰,母本散粉珠率累计≤2‰,田间检验结果达到国标一级。
全程跟踪进行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过程的检疫、检验。
种植鉴定在人工智能温室和南繁北育站进行。
(2)种子加工
3、推广应用阶段
推广应用阶段主要包括种子的销售、售后技术服务与质量跟踪。
三、预期目标
本项目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16年10月完成,计划投资额1000万元。
建立分子实验室育种平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平台。
该项目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本公司拥有的国内外玉米材料进行聚类及遗传成分分析,通过借助分子辅助等生物育种新技术进行玉米新品种的研发,并通过各项试验,选育出新品种。
研究玉米新品种的配套栽培及施肥措施。
在现有的销售服务网络基础上,进
—12—
一步建立起跨地区、跨省市的高效运行的良种销售服务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打造鑫丰种业的行业名牌,建立、健全公司的产业化推广应用体系。
通过该项目建设,计划建立玉米新品种核心示范区80个,面积20万余亩,年示范推广面积600万亩,单产增加40公斤以上。
通过试验示范,进一步形成较为成熟的玉米新品种高效安全生产配套栽培技术,被种植户所认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效益。
—13—
第四章投资预算
一、设备购置经费预算
仪器设备费根据生产厂商提供的报价资料估算,应考虑一定的运输费用。
该项目购买的设备主要为研发阶段的设备。
见下表:
仪器设备购置一览表
二、基本建设经费预算
该项目新建分子实验室1000平方米,种子仓库2000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土建工程投资依据相关专业提供的建(构)筑物工程量和单位造价指标估算,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参照相应定额和近期类似工程指标,并按现行材料价格水平予以调整。
估算额为300万元。
三、项目总投资预算
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具体投资情况见下
—14—
表:
资金支出预算表
—15—
第五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按普通商品玉米2.45元/公斤(近期山东玉米市场收购价)计算,玉米良种的制种成本为5.40元/公斤,经营期间费用(基地管理费、加工费、包装费、宣传费、销售费、财务费、差旅费等)为3.20元/公斤。
则每公斤良种的成本合计为:8.60元/公斤。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良种单位售价:13.00 元/公斤。
盈利预测:4.40元/公斤。
项目实施后年制种面积在3万亩左右,可生产优质玉米良种1500万公斤,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利润6600万元。
4.项目投资评价
该项目使用由山东××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高产优质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作为转化的核心技术,具有高产、耐密、优质、多抗宜机收等突出优点。
在农业生产中是一种投资少、回报高、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项目。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实施对增加农民收入(制种田和大田收入)的影响
(1)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大量农民从事良种生产,年可增加从业农民收入2220万元(见下表)。
—16—
项目期内从业农民增收情况
项目当地大田良种产量(公斤/亩)600 500 毛收入(元/亩)1470 2700 总成本(元/亩)680 1170
其中材料费(元/亩)(种子、化肥、
农药等)
430 520
制造费(元/亩)(耕地、浇水、
收获等)
200 300 管理费(元/亩)(去杂、去雄等)200 其它(元/亩)50 150
纯收入(元/亩)790 1530
增加纯收入(元/亩)---- 740
(2)增加种植玉米新品种农户的收入。
项目实施后年良种推广面积可达600万亩,按山东玉米平均产量424.02公斤/亩,种植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后平均增产10%计算,可增产玉米 2.54亿公斤(见下表),年可增加农民收入6亿多元。
2、项目实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影响
该项目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密、宜机收等突出优点,它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能够显著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供农民收入,极大地促进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品种更新速度,有利于在大范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
—17—
略性调整中保持粮食生产的稳步增产,对近阶段我省粮食生产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3、项目实施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生育期适中,据试验,麦套和夏直播增产效果均十分显著,该项目的实施,会对合理利用光能、热量、土地等自然资源产生良好的影响。
4、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影响
该项目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不仅籽粒产量高、品质优良,是良好的饲用玉米,而且活秆成熟,生物产量高,也是做青贮饲料的理想品种。
因此,推广种植可以大幅度缓解发展畜牧业与保持绿色植被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
5、对提高农业产品工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拉动玉米亲本系和良种的生产加工、畜牧业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工业化生产水平有着良好的影响。
6、对提高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
目前我国玉米商品粮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而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比较优势。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有利于降低我国玉米生产成本,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必定能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