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田间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稻瘟病田间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稻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其在水稻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稻瘟病主要通过叶片感染,病原菌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多个针状斑点,并扩大并融合成大
片的褐色斑块。

以下是水稻稻瘟病的田间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1. 田间症状:
- 叶片:感染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形的淡黄斑点,后来扩大为圆形的灰绿色
坏死斑点,斑点边缘呈规则形状。

严重感染时,叶片上的斑点会融合成大片的褐色坏死斑块,并逐渐蔓延至叶片基部。

- 穗部:受感染的穗部会出现患病颖花和颖壳,颖壳变为黑色,颖花和颖壳呈现
黑色霉状物。

- 茎部:孕穗期和灌浆期的茎部会出现鳞状裂纹,并有灰白色霉状物。

2. 综合防治技术:
-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较高抗病力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如“杂18”、“秀
优57”等抗稻瘟病品种。

- 合理施肥:保持磷、钾、有机质等足够的供应,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 轮作伴种:利用拮抗性生物,如水稻与小麦、红脐橙等进行轮作伴种,通过拮
抗作用减缓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 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适时播种,避免高温多雨季节的播种。

适当增加密植率,减少间隙,降低病菌侵染的机会。

- 清田除草:清田除草,避免田间杂草的滋生和繁殖,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

- 及时防治:发现病害及时进行药剂喷洒防治,选择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如三唑酮、抗夏菌素等,并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次数。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严重的影响。


过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对于病害的定期监测和药剂喷洒也是预防和控制稻瘟病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