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评论来训练高中任务驱动类作文和取题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评论的运用
【举要治繁】
利用微评论训练大作文
【作文题目】
按要求作答。

150字以上。

(10分)
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2014北京高考)
【范文】
老干怎能不扶持
我认为,“家长送考”并无不妥。

考生尚未成年,面临重压,担忧与紧张在所难免;父母亲自相送,镇定从容,相伴与守护缓解压力。

正如郑郑燮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同时,家长送考,可防止赶考途中发生意外,使考生路途平安。

况且,人生高考只一次,关键时刻怎能少了父母相伴?前来送考发乎真情,何必忸怩?舐犊情深,怎算过分?所以,我的父母今日也来送考
【范文解析】
标题思路:抓住“送”生发。

“送--扶持--郑夑诗句”
中心:关键时刻,父母应该“送”子女,就如“老干”扶持“新竹”。

题目:老干扶持新竹
文段思路:相关“交通”--怕意外;相关“心理”--释压力;相关“人生只一次”--关键。

微点评:
这篇评论小文章,紧扣“家长送考”这个现象,表明自己赞成“送”的看法。

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曰“未成年遇重压”,该送;二曰“防意外之祸”,可送;三曰“宽慰父母心”,愿送。

篇幅虽短,逻辑清晰,而且语言上具有整齐美,“考生尚未成年”句与“父母亲自相送”句形成宽式对偶,于尺幅中腾挪出美感;而且比喻与反问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拓展大作文】1.从题目出发,扣
某个关键词,可使
题目生动。

2.“尚未年成--
同时--况且-”
就是三个层次,如
果扩展一下,就是
大作文。

3.学生相关、交通
相关、家长相关,
再把“相关”事物
向“该送”靠拢。

老干怎能不扶持
裁云手
每逢高考,通往考点路便到了最繁忙的时刻,父母送子高考,就如
候鸟迁徙般,涌向同一个方向。

于是议论纷起:“影响了交通”“增加
了孩子压力”“不利于孩子成长”等等,然而我要说:父母送考没有错。

有家长不送,那是他们的选择;有的家长送了,何错之有?
稚嫩我们,需要减压。

高三,孩子刚到18或是不满18,都属于未
成熟阶段,就在这时,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时刻,高考过后,他们将
面临人生第一次远翔,是一直真正的“脱离哺乳期”,精神上的断乳,
空间上的隔离!高考之前,是他们压力自成长以来最大的时候,这时父
母的一个微笑,一步相随,都会让人产生有“后盾”之感。

想想孩子第
一次打针吧,紧张时刻,他们的反应是什么?紧抱父母!孩子长大了,
不会紧抱了,但不等于不要抚慰!话语,显得空洞;行动,才显踏实。

所以“送考”不是增加压力,而是减少压力!
关键高考,父母不能缺席。

郑燮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
干为扶持。

”老干的扶持,在什么时候出现呢?在关键的时候出现!有
人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无非是说,不利于培养他们独自对抗压力的
能力。

但“高考相送”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

培养独抗能力,不等于非
要在高考时培养。

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的父母有经验,一般不会扶我的,而且摔了
还会说“摔着长,摔着长”,然后要我自己爬起来。

但是如果前面有一
个“台阶”,有一个“小沟”,我的父母是会过来扶我的,这叫关键时
刻!
高考就是我们高中生将要独立“行走”人生的“小沟”“台阶”,
就是人生的关键,这时候,他们相送不但没有错,而且是正当其时!
忽然再次想起了“全凭老干为扶持”,不过“老干”不仅仅是指我
们的父母,更应该有社会的关爱!其实高考之际,有无数叔叔伯伯为扶
持着我们,怕无线电的干扰,想办法解决;怕汽车的噪音,想办法改道
等等,因为他们明白,从小处说“谁家没有孩子?”“谁家的孩子不会
遇到高考这一刻?”为了我们,他们会克服;从大处,为了挑选出祖国
真正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是一种责任!所以高考年年如是,交通
年年紧张,但是“老干”为了“新竹”仍在年复一年的忍受着,交通问
题正是如此!
孩子足够强大,家长不送,我们佩服;家长送考,我们亦无可厚非。

但千万不可随意地戴上一顶“溺爱”“不利于成长”的帽子。

柳青说:
“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在人年轻的时
候。

”这时候,父母会缺席吗?
【作文题目】
取一个题目:
1.题目要有倾向性
2.围绕中心取,或
暗示,或比喻等
3.从材料取“字
词”,可以产生“拈
连”“比喻”“双
关”的效果。


解压防意外
人之常情
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

请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

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150字左右。

(2016北京高考)
【范文】
岂能因噎废食
建群必要,规范为先。

人手一机、网络覆盖,微信和QQ群大显其能。

学校信息,群发,不必一一电话;“我儿睡否”,单发,上课状况“速递”;教育心经,群议,思想火花迸发……可以切实地关注孩子,促其进步。

虽然群中有可能出成绩攀比,给学生造成压力,也可能出现炫富,让家长不堪其烦,但可立“群规”,设禁言。

岂能因噎废食!【范文解析】
标题思路:抓“不建群”反向生发
文段思路:
【对应练习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0分)
学校准备为高一新生设计制作校服。

原定一款参照国外校服设计的样式,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大家很喜欢。

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
穿上后容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

校方对此很为难。

请你用手机给校长写一则短信,陈说自己的看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帮助。

要求: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范文】
我支持让人帅气、俏丽的校服样式。

爱美是本能,抑制岂可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无不喜爱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服饰,这说明爱美确是一种本能,岂能归咎于“帅俏校服”呢?
如果把“助长爱慕”之罪归于校服,那也未免高看校服了。

这是一种乱找困果行为,照此推理,发卡、漂亮书包等皆能使女孩俏丽,难道也要禁止?凡是衣服穿得漂亮的,都是“招惹爱慕”之心的人?凡是看了漂亮衣服的人,都会动春心?
请校长您支持我们学生,并说服我们父母。

【对应练习2】抓住中心思想,从
材料取“具体字词”
命题!
题目①“靓服包裹
不了爱心”(评:
有倾向性,观点明
确,不赞成父母看
法;“包裹”拈连
手法,生动)
题目②昂首而行为
哪般?(“昂首”,
暗示自信;“为哪
般”指向服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05年北京高考)
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1)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
不认同的看法;(2)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3)不超
过200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
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范文】
【对应练习2】
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这是新华书店,不是你看书的地方,是卖书的地方,不买书就得出去。


近期,一段名为“新华书店撵出看书孩子”的视频成为热门话题。

对“到
底该不该在书店看书”,你有何思考?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
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10分)
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观众目不转睛地期待比赛开始,发球方运动员
将球举过头顶,蓄势做随时发球状态,但裁判微笑示意他再等一等。


球方运动员再一次将球举过头顶,期待裁判员开球哨音,观众不满之声
随之四起,发球运动员无奈地向裁判耸肩表达自己的不满。

只见裁判微
笑着指向观众席,这时大家才发现,有位老妇人正步履蹒跚地走向她的
座位。

赛场一下子安静下来,观众和两位运动员的目光转瞬温和起来,
目视着那位老球迷落座……这个温馨的镜头在随后的日子里被电视台
反复播放,甚至超过网球比赛的精彩镜头数次。

待人以善,对人以尊。

细微之处,氤氲着人道关怀、世间温情。

赛前这个小小的插曲定会给你
强烈的内心冲击,请写出你此时的内心感悟。

(不少于200字)

解压防意外
人之常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