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及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沟通及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语言沟通及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本院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划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进行语言沟
通和心理治疗,观察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HAMD评分和NOISE评分均优
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语言沟通和心理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以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护理效果。
【关键词】语言沟通;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护理效果
目前,精神分裂症属于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化,通
常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等临床症状,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为病情影响,部分患
者会发生行为异常,例如:自残和攻击他人等。
所以,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通常是以生活护理和避免患者冲动等为主,在改善其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选择科学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
本文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语言沟
通与心理治疗的护理效果,结合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以本院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划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均40例患者。
全部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未伴有冲动毁物与
严重疾病患者。
在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18-31岁期间,
平均年龄(24.5±6.5)岁。
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17-
31岁期间,平均年龄(24±7)岁。
对比2组患者资料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进行护理时,要求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向患者进行
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等。
而实验组是以此为基础,为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和心理治疗,主要包括:(1)语言沟通,要求护理人员增加和患者语言沟通机会,创建
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信任感。
护理人员还需要维持积极乐观、向上心态,用
积极语言和患者交流,提升其康复信心。
若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则需要给予鼓励
和陪伴,通过语言予以支持,提升其治疗信心[2]。
另外,在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后,还需要讲解关于精神分裂症知识内容,如发病原因等,只有正确掌握疾病
知识,才能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
(2)心理治疗,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具体治疗,将患者作为平等人对待,严禁嘲讽和轻视患者,对患者心理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向患者给予鼓励,强化心理疏导,使患者具有较高安全感,并对咨询师予以
充分信任,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3]。
与此同时,患者每周需要展开心理咨询和治疗,通常是以精神分析疗法进行,首先需要利用自有联想和童年创伤分析等方式,使患者正确掌握其潜在问题,进而改善其精神状态。
1.3 观察标准
在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对其进行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NOISE
评分,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即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
和非常满意三个标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
±s,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组间进行x2检验,在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HAMD评分和NOISE评分
实验组HAMD评分和NOI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HAMD评分和NOISE评分对比[n、±s]
组别例数HAMD评分NOISE评分
实验组4011.07±2.35229.03±13.56
对照组4022.24±3.01176.32±19.12 t18.499724.0004
P0.00000.0000
2.2 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
数
不满意一般满
意
非常满
意
满意度
实40273138
验组(95%)
对照组401352227
(67.5%)
X29.9282
P0.0016 3讨论
在临床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方法属于当前重点研究话题。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比较常见临床症状:幻觉和妄想等,部分患者还会出
现行为异常,经幻觉妄想引导患者会做出自杀和伤人暴力行为[4]。
在患者治疗中,目前主要是将抗精神病类药物作为重点,尤其是在住院患者中,除了需要加强药
物治疗之外,还应该强化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5]。
本文主要是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发现,对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将语言沟通和心理治疗应用其中,可以对患者潜意识问
题进行总结,确定其治疗原因,以促进患者精神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
在
和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需要科学选择其沟通方法,尽量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使
其维持安静愉悦情绪。
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其各项评
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67.5%,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对于语言沟通和心理治疗的应用,可
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满意度,使其具有较高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
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董春霞,谢振强,文桂芳.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9,25(29):89-91.
[2]吕治宇,周霖,严卫国.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39-140.
[3]国焕.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125-127.
[4]张波.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07-208.
[5]于爽.1例颊癌伴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皮瓣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J].饮食保健,2017,4(27):172-173.
基金项目:广西医药卫生自筹经费计划课题立项(编号:Z20180770 ;
Z201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