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 研究旅游地演化的理论框架,应用这个理论 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的旅游地具体生命周期 特点及规律、分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 特点和内在原因可以有效地知道旅游地的规 划和管理。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
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 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 长。向黄山。
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 方学者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格曼森(GormsenE)的海滨旅 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sJM)的旅游发 展模型,奥波曼(Oppermann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 模型等,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旅游地 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题 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 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失去 旅游功能.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
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 模型;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预测工具。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第五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格曼森gormsene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sjm的旅游发展模型奥波曼oppermann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等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 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个地域内出现,他们各自的
旅游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共同增长的动 态变化和旅游地市场结构的在组织的现象。 理论模型: Tij=GPiAj/Dbij Tij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次数的量度;__ G、b为经验参数; Pi 为客源地的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 Aj 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 Dbij 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之间的距离;
谢谢各位
二、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关系
➢ 某一旅游地与其附近的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补充关系,另一种是替代 关系。在同一等级旅游地之间,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在不同等级的旅游地之间,其作用是单向的,表现 为上一等级作用于下一等级。如下表:
等级
性质
旅游地等级相同
旅游地等级不同
旅游地性质相异 互补关系 上补下关系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 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 段 ,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原因: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存在着较 大的旅游资源竞争压力。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的居民 开始为旅游者提供 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 游开始出现.
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 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 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来 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
➢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W,1963)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美国 学者斯坦斯菲尔(StansfieldC,1978)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 旅游发展事业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一、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
化 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没 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变化.
旅游地性质相同 替代关系 上下替代关系间竞争 1.名山旅游地资源的特点(1)遍在型旅游资源 (2)共性大、个性强。(3)重游率取决于名山的
旅游功能 2.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地位、级别、功能、可进入性。 3竞争特点:非替代性竞争。 二、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旅游资源特点 2.影响喀斯特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
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 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 长。向黄山。
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 方学者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格曼森(GormsenE)的海滨旅 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sJM)的旅游发 展模型,奥波曼(Oppermann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 模型等,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旅游地 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题 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 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失去 旅游功能.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
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 模型;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预测工具。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第五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格曼森gormsene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miossesjm的旅游发展模型奥波曼oppermannm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等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 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个地域内出现,他们各自的
旅游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共同增长的动 态变化和旅游地市场结构的在组织的现象。 理论模型: Tij=GPiAj/Dbij Tij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次数的量度;__ G、b为经验参数; Pi 为客源地的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 Aj 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 Dbij 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之间的距离;
谢谢各位
二、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关系
➢ 某一旅游地与其附近的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补充关系,另一种是替代 关系。在同一等级旅游地之间,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在不同等级的旅游地之间,其作用是单向的,表现 为上一等级作用于下一等级。如下表:
等级
性质
旅游地等级相同
旅游地等级不同
旅游地性质相异 互补关系 上补下关系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 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 段 ,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原因: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存在着较 大的旅游资源竞争压力。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的居民 开始为旅游者提供 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 游开始出现.
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 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 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来 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
➢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W,1963)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美国 学者斯坦斯菲尔(StansfieldC,1978)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 旅游发展事业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一、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
化 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没 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变化.
旅游地性质相同 替代关系 上下替代关系间竞争 1.名山旅游地资源的特点(1)遍在型旅游资源 (2)共性大、个性强。(3)重游率取决于名山的
旅游功能 2.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地位、级别、功能、可进入性。 3竞争特点:非替代性竞争。 二、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旅游资源特点 2.影响喀斯特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