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章数学活动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节活动课,是本章内容的延伸和升华。

在执教过后,我认为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扎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简单的探究问题为起点,保证所有学生的有效起步
作为学习起点的数学活动,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用老师教,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学习水平。

根据教材内容,我编写了一道规律简单三角点阵的例题,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方向。

让学生自主解决,探索规律,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心理上的铺垫。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会得以充分发挥,并进一步地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引导学生
课堂上的提问是否有效往往决定着课堂的实效性。

在每一个探索活动中,我都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学情的提问。

如(1)“在探索活动一中,根据图中的三角点阵,从上往下有无数多行,(1)其中第一行有____个点,第二行有_____个点,第三行有_____个点,……”简单易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增强学生的探究信心和兴趣。

(2)在探究
活动二中,着重小组交流,“前n行的点数和是多少?”的问题正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少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需要交流,向其他小组成员学习他们的解题思路,这样适时地课堂提问能够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能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

3、以探索活动为主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教学突出的是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即“数学+活动”。

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一种活动”,据此原理,我设计了四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数学探索活动,活动目的明确,由浅入深。

学生在第一个数学探索活动种取得成功后,引导他们总结方法规律。

三角点阵的成功探索为点阵规律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活动经验、方法步骤,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了依据、有道可循。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活动”“学会应用”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导、学、做三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4、注重数学思想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

华罗庚先生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

”我在导入中设计了“从
形中寻找数量关系”的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形与数的关系。

再通过观察一列数与观察三角点阵,让学生再次感受数与形的联系,感受到形的直观,发展数感和空间想象。

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活动一”中归纳出1,4,9……n2的规律时,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述上,这样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应该板书归纳的过程。

这样听觉上和视觉上同步接受信息,学生会更容易分析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为活动二的探究打好基础。

2、在“活动二”中计算1+2+3+······+(n-2)+(n-1)+n,学生所运用的方法(思路是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第三个数和倒数第三个数相加······。

)和教师所讲述的倒序相加法前后衔接的不紧密。

应在学生所运用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出倒序相加法,并且给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在知识环节上过渡自然,同时又能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讨论时间略长,节奏比较缓慢,所以在“学会应用,深化主题”中练习题的量就不足,课堂容量不大。

应适当缩短讨论时间,各环节应该环环相扣,节省出时间让学生认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点阵图,这样适当地加快节奏,既能提高效率,也提高了优生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