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人论世
西南漂泊时期(48--58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 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 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 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 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 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 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
知人论世
困居长安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 (fú)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 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 息,写成《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 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 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 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别”“三吏”。
第十三世祖杜预,西晋王朝的著名政治家,博学多 才,精通经济、法律、天文、算学、工程水利,又以军 功、政事、学术闻名当世,可以说是个全才。
“昔之誓旅,怀经罕素。元凯文场,称为武库。”
----(《晋书·杜预传》)
知人论世
书香门第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是名声较为显赫,杜审言是一个 大诗人,他对于杜甫的影响主要是诗歌创作方面。杜甫 常说“诗是吾家事”。
知人论世
困居长安时期(35岁--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 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 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 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 《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知人论世
诗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都脍炙人口,有《杜工 部集》。
知人论世
书香门第
唐玄宗先天元年,杜甫出生在河南省巩县,杜甫的家 族有做官的传统,这使他坚守着“奉儒守官”的理想, 通过做官入仕的途径,把儒学的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猜一猜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春 望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 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 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 杜”。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 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 圣”。有着“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读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 又高,杜甫在身体、心智,特别是在文学素质方面得到 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建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于是他开始了漫游。
知人论世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 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 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写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玄
作
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发动叛乱 。次年六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将
背
家小安置在鄜(fú)州(今陕西富县),七月,
景
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
投奔,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但因
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 心,点明了写作背景,奠定“沉郁”的感情基调。
“深”字写出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 象。
“国破”与“城春”的反差,睹物伤感,虽无一字写情, 却处处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研读诗歌
黍离之悲指对国家夕盛今衰的悲伤。 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 满目,这种反差强烈的白描手法,痛切 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为国家的时 局而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 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疏通诗意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 火。这里借指战事。 接连三个月。
抵: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整整三月不断,(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用指甲挠。
简直
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 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 长条状首饰。
杜审言年轻时就在诗歌创作上崭露头角,晚年,与沈 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 人之一。他们促成了五、七言律诗的成熟,成为唐代 “近体诗”的奠基人。
“初唐无七言律,五言律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
审言为首倡。
----明代胡应麟(《诗薮 sǒu》)
知人论世
无忧童年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 “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 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
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
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
人至深。
安史之乱下的杜甫
756年5月
755年11月
潼关失守
北上避难 回乡探亲
安禄山叛变
756年7月
唐肃宗 宁夏登基 投奔被俘
757年4月
官卑职小 疏于看守 逃离长安
初读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fēn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sāo
zān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疏通诗意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 火。这里借指战事。
指长安城,当时 被叛军占领。
茂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草木丛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满头白发而今越抓越稀少,稀疏难绾,简直插不住簪子。
研读诗歌
1.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望
2.诗题为《春望》,那么诗人都 “望”见了些什么?(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研读诗歌
首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