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
赵燕琼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实验中学,云南昆明,650034)
摘要:文章首先从“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概述、“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两方面分析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然后阐述了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要点;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案例。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8)11-0221-0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地理很少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得大部分地理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地理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地理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分析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概述
“自主探究式”教学来自于建构主义理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

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定义:教师将特定的主题或某些问题作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

将这一定义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可知,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将特定的地理主题或某些地理问题作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及地理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作用
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第二,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非常不理想。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仅作为引导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问题分析,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巩固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目标。

第三,有助于地理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但在某些地区,
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较差,学生的地理成绩相对较差,缺少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视。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的内容相契合,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将地理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

由此可以看出,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地理课程改革[1]。

二、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要点
1.注重问题引导。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理论知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习惯于将知识直接讲解灌输给学生,多次强调知识点,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十分被动。

而“自主探究式”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到地理知识。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注重问题引导,通过逆向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改变学生传统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式”学习。

比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如果转变为自东向西的话,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会出现什么变化,那变快呢?和教师为学生讲解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教学并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发散思维,开展自主探究。

比如,在星球版初中地理“黄土高原”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黄土高坡》这首歌曲,组织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鉴赏,初步了解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文化、气候条件等内容。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
作者简介:赵燕琼(1980—),女,汉族,云南巍山人,
中学一级教师。

3.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虽然“自主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仍旧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保障学生自主探究方向的正确,帮助学生解决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教室内进行巡视,观察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案例
1.基于问题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基于问题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涉及三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师课前引导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及反馈的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并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

本文将星球版初中地理中“降水的变化与差异”这一课为例,分析基于问题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大小该如何表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其次,教师加深问题的深度,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如下问题的探究:地球各地区降水量的对比?世界上降水量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别在哪里?降水量该如何测量?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并阐述小组探究没有得出准确答案的问题,教师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作用[3]。

2.基于情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基于情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重点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创设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实现新课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需要涉及教学问题,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比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的“天气”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基于情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海尔兄弟》的主题曲,歌曲的歌词中提及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及天热扇扇子等词句,不仅与这节课程的内容十分契合,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在歌曲播放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歌曲中有哪些歌词与天气有关?其二,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描述天气的?通过情境创设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我们共同探究天气的神秘吧”等过渡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地理知识学习,同时,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的海南与哈尔滨的天气,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
“为什么同一时刻的不同地区在天气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和气候的关系,掌握天气
最后,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的18种天气符号,使学生探究18种天气符号分别代表的天气,并进行分类与记忆。

学生可能会根据如下方式进行天气的分类:正常的天气状况,包括晴天、阴天和多云;有雨的天气,包括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和暴雨;有雪的天气,包括小雪、中雪和大雪;榆特殊天气,包括雾、雨夹雪、台风、霜冻、冰雹、扬沙和沙尘暴。

在分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同桌的两名学生探讨天气符号的快速有效记忆方式,提升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

3.基于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基于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讨论、沟通与协商,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基于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小组划分,平均每个小组4~6人。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地图”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基于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第一,在“地图基本要素”的教学时,教师要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为第一次来校园参观的朋友绘制一张学校的简易地图,在学生绘制完成之后,组织学生按小组讨论,分析小组成员绘制的地图和教材上的地图有何差别,从而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二,在“地形图的判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地形图判读方法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应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及预习的知识点,了解地图的意义;第三,在“地图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的方式查找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绘出电子地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地图、影像地图及导游图等。

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将同伴作为榜样开展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三、结语
“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需要推广应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帅兵.初中地理自主学习教学案例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J].新课程(中学),2015(9):63-64.
[2]赵海.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例谈[J].文史月刊,2012(S3):214.
[3]张智林,余奇,刘中礼,等.基于课堂演讲的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0):2,49-50.
[4]李运军.初中地理教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体会[J].地理教学,
2012(7):34-35,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