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空调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联通配套工程验收标准(基站及接入网空调)修订稿
1 工程验收前检查
1.1 随工检验
工程中对设备的工艺安装、布线和隐蔽工程应由建设单位(业主)派出随工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随工检验和签证。

具体内容如下:
1.2 机房环境检查
1.2.1 机房墙壁及地面已充分干燥,门窗、锁应安全可靠。

屋内不得渗水,墙体、地
面严实,应能阻止小动物入内。

1.2.2 机房预留孔洞位置、尺寸,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
求。

所有孔洞必须做防火封堵,要封严、封死、不透光。

1.3 设备安装检查
1.3.1 设备安装位置、型号、规格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3.2 各种标志应清晰、完整。

1.4 电源线、信号线布放工艺检查
1.4.1 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应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1.4.2 电源线和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电缆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

1.4.3 单相用电的两台及两台以上空调接电时不得接在同一相上。


1.4.4 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避免交叉纠缠。

1.4.5 线缆应绑扎(或用尼龙锁紧扣卡固)均匀,绑扎线扣(或卡固点)应松紧适度,
塑料带扎头应放在隐蔽处;
1.4.6 机房布线应无差错,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电气接触良好,严禁
虚焊、漏焊、错焊。

1.4.7 电源线两端的颜色、标志明确。

1.4.8 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外界机械拉力,以免设备端子受
损。

1.4.9 沿地槽布放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可用橡胶垫垫底。

1.4.10 电源线、信号线穿越上、下楼层或水平穿墙时,应预留“S”弯,孔洞应加装
口框保护,完工后应用非延燃和绝缘板材料盖封洞口。

2 空调系统验收
2.1 安装面: 空调器的安装面应坚固结实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安装面为建筑物的墙壁或
屋顶时,必须是实心砖、混凝土或与其强度等效的安装面,其结构、材质应符合建筑规范的有关要求。

安装面为木质、空心砖、金属、非金属等结构或安装表面装饰层过厚其强度明显不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支撑和减震措施,以防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或导致安全危险。

(根据现场情况定)
2.2 空调室外机普通安装支架与安装面连接,膨胀螺栓至少使用Φ10×100mm(规格)6个
以上,4500W以上的外机不少于8个膨胀螺栓;四个底角螺栓是否全部安装到位,松紧适度。

(个别站点无条件安装支架,只能将室外机放置地面,但业主又不允许过多的在楼板打膨胀螺栓,可视现场情况而定)
2.3 基站(机房)建设应采用尽量减少建筑面积的方法,应减少建筑负荷(外墙和屋面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无外窗设计(避免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外窗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做好机房封堵(避免除湿负荷;空气渗透冷负荷)。

2.4 基站(机房)空调的设置温度:①普通基站、接入网机房的空调开机运行时设置状态应为“制冷”,空调设置温度为30℃,机房内环境温度≤32℃;②传输枢纽机房、涉及特殊或重点保障基站的空调开机运行时设置状态应为“制冷”,空调温度设置值28℃;机房内环境温度≤30℃。

2.5 空调室内机的摆放位置,要求空调送风能够被基站设备有效地吸入,经热交换后,热空气能够有效地被空调回风侧吸入,严格避免空调送风和回风被基站设备遮挡。

基站设备的排风侧不应该将后侧紧贴墙壁,避免影响冷却效果。

同时应避免因摆放位置不合理,导致空调送风未冷却基站设备,直接返回空调回风侧,导致设备温度偏高。

空调机宜摆放在距离基站门较远的位置,以确保其回风温度判断的准确性。

2.6 空调室外机的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定)
①避免日照;
②排风通畅;
③安装在基站东侧或北侧的墙壁上,以减少日照时间;
④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应安装空调器的室外机;
⑤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不应占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器其安装架底
(安装架不影响公共通道时可按水平安装面)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2.5m。

2.7 空调器的连接管线不应阻塞通道,一般也不应穿过地面、楼板或屋顶,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漏和电气绝缘措施。

2.8 空调器的管线通过砖、混凝土结构时用PVC套管,并应采取适当的绝缘和支撑措施,以防止受到振动、应力或腐蚀带来的损害。

2.9 空调器的配管和配线应连接正确、牢固、走向与弯曲度合理。

分体式机组的安装高度差、连接管长度、制冷剂补充等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2.10 电气安全。

①使用电源:空调设备所使用电源一般应为频率50HZ、电压在额定电压值的90%-110%
范围以内的单相220V或(和)三相380V交流电源。

应具备与待装空调器铭牌标标示一致的合格电源,如电源容量足够、接地可靠和便于安装等。

②空调器的电气连接应用专用分支电路,其容量应大于空调器最大电流值的1.5倍。

③电源线路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或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空调器与房间内电气布线应可
靠地连接,不得随意更改电源线及其末端。

④空调器的室内、室外电气连接线应不受拉伸和扭曲应力的影响,不应随意改变接线
长度。

如果必须加长或改变,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导线,并在该产品规定的最大连线长度内。

⑤电源插座应为带安全地线的三线插孔插座,插座是否与待装空调器电源插头相匹
配。

容量不小于所装空调器额定电流的2倍,并置于靠近空调器随机电源插头所及之处。

⑥小于等于4500W的空调器使用16A插座,大于4500W的空调器应选择空气开关。


建站点统一要求安装空气开关,容量不小于所装空调器额定电流的2倍,并置于靠近空调器随机电源线所及之处。

⑦用户电源按有插座时,应为带地线且固定的专用插座并应靠近空调器随机电源插头
所及之处。

其插座结构应与待装空调电源插头相匹配并符合GB2099.1和GB1002要求。

⑧空调器的安装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与接地端子或接地终端必须紧固连接和妥善
锁紧,不用工具就不能松开,并符合GB4706.32-1996的第27章要求。

黄绿双色线只能用于接地线,不可用作它用。

2.11 安装附件
①空调内外机管道是否横平竖直;室外机多余管道部分,应盘于室外机背后。

②柜式空调的内机引出连接管道部分,如厂家配有防割垫圈,一定要正确安装到
位,如没有一定要注意对管线的保护,防止割破管线和保温层。

2.12 内外机连接管道包扎,水管在下方,电源在上方,如图3-1所示。

不能包扎一起(防止电线有接头潮湿引起电器火灾),包扎要求匀均,松紧适度,由内向外,包扎带重叠部分应为包扎带宽度的1/2。

2.13 管道弯曲
整形管道时,应尽可能形成大的直径(半径为100mm以上);管路要求横平竖直,管壁要求平整,无明显凹坑,压坏的现象。

注:当外机安装高于内机时,在墙洞出口,须做回水弯;
外机接管时,必须做回油弯,如图1
图1
2.14 水管排水要求,如图3-3所示
①出水管应出墙150mm以上,如遇有统一下水道的,有平台地漏的,需把出水管插
入下水管和地漏中,切忌落水管出墙太长且不固定,以免水滴溅落影响邻居和楼下用户;
②排水管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连接管的直径,排水管下垂坡度至少应为1/100,以
防形成气堵流水不畅,保证(图2)的冷凝水可以顺利排出。

如图2
(图2)
详见图3、图4所示。

图 3
图 4
2.15墙洞检查
①连接内外机的管线所经过的墙洞,要求室内侧高、室外侧低。

②空调安装完毕后应堵墙洞,防止雨水渗入损坏墙面、地板,防止蚊虫进入。

③堵墙洞要求,外观应呈小半圆型,松紧适度,无缝隙,过紧会将水管压瘪,造成内机
漏水。

(墙洞的材料一般用石膏粉、水泥、防火泥)
2.16 防锈;钢制安装架与外露紧固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应采取除锈和涂防锈漆两遍处理。

2.17检查空调的安装位置
①挂壁式内机的安装位置如图2-1所示
(楼层高度以2.4m为例)
A点距离105mm以上(距墙壁)
B点距离30mm以上(距屋顶)
C点距离155mm以上(距墙壁)
D点距离600mm以上 (距障碍物)
注:(1)如楼层不是2.4m时,分体挂壁式室内机安装最好离地面2.0~2.6m之间(2)室内机应保持水平安装。

②、落地式(柜式)内机的安装位置,如图2-2所示
A点距离100mm以上(距墙壁)
B点距离100mm以上(距墙壁)
C点角度45度左右
D点平行距离不应有障碍物。

注:(1)室内机安装要保持水平,如遇用户地面不平要用垫片调整水平;
(2)柜机的背后防倒扣,如条件允许一定要正确安装到位。

(图2-2)
③、空调外机的安装位置,如图2-4所示
A点距离150mm以上(距墙壁障碍物)
B点距离150mm以上(距墙壁障碍物)
C点距离600mm以上 (距墙壁障碍物)
D点距离3000mm以上 (距墙壁障碍物)
E距离绿色植物、相邻门窗4000 mm以上
注意:如果在室外机四侧方向都有障碍物,且距离值都小于规定值,则不能进行安装。

表4-1 基站空调检验
分公司基站名称基站代号
测试工具
验收结果
序号测试项规范标准
及方法
验收结论:
存在问题:
验收小组及测试人员(签字)
年月日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