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视国际学校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综合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石灰石样品进行研究,取25g 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 。
计算:25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了10g 样品,投入装有50g 稀硫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g )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共生成氢气 g (2)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我县水泥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280g 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m=______。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222442Cu H O H SO =CuSO 2H O +++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滤液 A 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步骤Ⅱ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 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上述步骤 ________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6)步骤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判断步骤Ⅳ中加入的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5.如图是工业上铝土矿(含有Al2O3和Fe2O3等)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图(信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①为了提高NaOH和铝土矿的反应速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铝在加热或灼烧条件下可以生成氧化铝和另一种氧化物,请你写出步骤③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步骤④中__________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6.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等物质)。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图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亚铁铵晶体。
资料1:CeO2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稳定,与稀硫酸不反应。
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两种物质能反应。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为提高①中硫酸的反应效率,可采用的具体措施有_____。
(写一种即可)
(2)将②中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
(3)请补充完整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eO2+3H2SO4+H2O2==Ce2(SO4)3+_____+O2↑,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写出④和⑥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⑥_____。
(5)生产过程中为节省成本可充分利用的物质是_____。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杂质。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向烧杯中滴入水后,试管内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液面下降。
试剂N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______mL刻度线处,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8.小华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该实验:
(1)该反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小华选择如左图装置来还原氧化铁,你认为他装置中还要补充一个_____处理装置,目的是防止_____;
(3)因为一氧化碳是只有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在加热氧化铁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
(4)小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铁的氧化物除Fe 2O 3外,其余均为黑色;而且除了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外,Fe 3O 4也能够被磁铁吸引;铁的氧化物均能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铁的化合物和水,没有气体生成;Fe 2O 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2334400-500600-680700-800Fe O Fe O FeO Fe ℃℃℃℃℃℃
①从而他认为:用磁铁吸用来检验反应后产物中生成了铁是不够科学的,他依据是_____。
②小华同学为了验证红色的氧化铁变黑色后的产物中生成了铁,他取黑色生成物样品少许加到_____中,如果观察到有_____产生,则产物中一定有铁生成。
9.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在该实验中燃烧匙内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与其他成分反应;②_____。
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大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拓展)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 的水,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2连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_____(填字母)。
A 上升
B 下降
C 先下降后上升
D 先上升后下降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
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填序号)。
A加快装置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
(反思评价)
小组中小林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你认为小林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 。
【参考答案】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质量=25g+146g−162.2g=8.8g
设石灰石样品中硫酸钙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8.8g
x
↑
100 44=
8.8g
x
x=20g
答:2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详解】
见答案
2.(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10g+50g+10g−69.8g=0.2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2442
Zn+H SO=ZnSO+H
652
0.2g
x
↑
65 2=
6.5g
x
x=6.5g
样品中铜的质量=10g−6.5g=3.5g
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3.5g
10g
×100%=35%
答: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详解】
(1)见答案
(2)见答案
3.(1)296.20
(2)解:由(1)可知,5g 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4.4g−2.64g=1.76g
设5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
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
441.76g
x ↑ 10044=1.76g x x =4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g 5g
×100%=80%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详解】
(1)第一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80g+12.5g−288.1g=4.4g ,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88.1g+7.5g−292.96g=2.64g ,则5g 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4.4g−2.64g=1.76g ,如果第三次加入的5g 样品完全反应,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292.96g+5g−1.76g=296.20g ,第四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96.20g+2.5g−298.7g=0,表明第四次没有生成二氧化碳,即第三次实验中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三次实验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296.20g ,即m=296.20,故填296.20。
(2)见答案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也有利于金属金属充分反应。
Al2(SO4)3 FeSO4 溶液变蓝 I 、III 、IV 当步骤IV 中不再产生气体则硫
解析: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也有利于金属金属充分反应。
Al 2(SO 4)3 FeSO 4 溶液变蓝 44Fe+CuSO FeSO +Cu = I 、III 、IV 2424Fe+H SO =H FeSO ↑+ 当步骤IV 中不再产生气体则硫酸过量(或取滤液G ,加入铁粉,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合理即可)
【分析】
稀硫酸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金、银、铜不反应;向电路板中加入稀硫酸,过滤,得到的滤液A 中含有稀硫酸、硫酸铝、硫酸亚铁; 得到的滤渣B 中含有金、银、铜;向滤渣B 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再过滤,铜和过氧化氢、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金、银不反应,得到滤液C 中含有稀硫
酸、过氧化氢、硫酸铜,得到的滤渣D 中含有金、银;
向滤液C 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再过滤得到滤液E 和滤渣F ,滤渣F 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铁,滤液E 中含有硫酸亚铁;
向滤渣F 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反应,过滤得到铜,和滤液G ,G 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稀硫酸。
【详解】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也有利于金属充分反应。
(2)稀硫酸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金、银、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硫酸铝和硫酸亚铁。
(3)步骤Ⅱ中铜和过氧化氢、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金和银都不反应,因此能够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步骤Ⅲ所包含的主要反应是铁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FeSO 4+Cu 。
(5)步骤I 中,铁与稀硫酸反应,铜没有与稀硫酸反应,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 步骤Ⅲ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铜,铁将铜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步骤IV 中,用过量的硫酸除去滤渣中剩余的铁,得到铜,铜没有和稀硫酸反应,也说明了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故能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的步骤有:I 、III 、IV ; (5)步骤IV 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 2SO4═FeSO 4+H 2↑;
因为步骤Ⅳ加入的过量稀硫酸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铁,铁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气泡,所以判断步骤Ⅳ中加入的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当步骤IV 中不再产生泡体则硫酸过量;当然根据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以有多种方法,合理即可。
如:取滤液G ,加入铁粉,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取滤液G ,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硫酸过量;
【点睛】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酸过量或碱过量,可根据酸或碱的通性有多种解决办法,但选择试剂时,要注意所选试剂要么只和过量物质反应,且反应有明显现象,如果也和溶液中的生成物反应,反应现象必须有区别才可以。
5.过滤 将铝土矿粉碎、适当增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加热提高反应温度等 铝、氧
【详解】
(1)操作①是将滤液与滤渣分离,名称是过滤。
(2)为了提高NaOH 和铝土矿的反应速
解析:过滤 将铝土矿粉碎、适当增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加热提高反应温度等 3
2322Al(OH)Al O 3H O +∆ 铝、氧
【详解】
(1)操作①是将滤液与滤渣分离,名称是过滤。
(2)为了提高NaOH 和铝土矿的反应速率,可以将铝土矿粉碎、适当增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加热提高反应温度等方法。
(3)步骤③中氢氧化铝灼烧生成氧化铝,同时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322Al(OH)Al O 3H O +∆。
(4)步骤④是氧化铝电解生成铝和氧气,铝和氧气均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步骤④中铝、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6.Fe2O3+3H2SO4=Fe2(SO4)3+3H2O 升温 降温结晶 防止FeSO4被氧化 4H2O SiO2 Ce2(SO4)3+6NaOH=2Ce (OH )3
解析: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升温 降温结晶 防止FeSO 4被氧化 4H 2O SiO 2 Ce 2(SO 4)3+6NaOH=2Ce (OH )3↓+3Na 2SO 4 Ce (OH )4
加热CeO 2+2H 2O O 2 【详解】
(1)CeO 2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稳定,与稀硫酸不反应,二氧化硅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①中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提高①中硫酸的反应效率,可采用的具体措施升高反应的温度,故填升温。
(2)将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故填降温结晶;
FeSO 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可以避免硫酸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氧化,故填防止FeSO 4被氧化。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铈原子、8个氢原子、3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铈原子、3个硫原子和14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尚缺的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所以空格处应填写4H 2O ,故填4H 2O ;
③反应是滤渣A 中的氧化铈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二氧化硅不参加反应,所以滤渣B 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 2,故填SiO 2。
(4)由图可知,反应④是硫酸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铈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e 2(SO 4)3+6NaOH=2Ce(OH)3↓+3Na 2SO 4;
反应⑥是氢氧化高铈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铈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e(OH)4 加热CeO 2+2H 2O 。
(5)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价格便宜,可以在反应中可充分利用,其化学式为O 2,故填O 2。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漏斗 难溶性 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 氧化钙 44
【详解】
(1)仪器a 的名称是漏斗;由图可知甲操作是过滤,因此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依题可知,天平左边烧杯不是密闭的容器,因此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不能有气体产生,防止产生气体后,气体逸出导致天平发生倾斜,试剂M 应具备的条件为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
(3)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试剂N 加水后需要放热,因此试剂N 可以为氧化钙;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氧气的量为30mL×1/5=6mL ,因此量筒中有6mL 的水进入烧杯中,因此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44mL 刻度线处。
8.2323CO+ Fe O 2Fe+3CO 高温 尾气 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排出玻璃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四氧化三铁也能够被磁铁吸引 稀盐酸(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气泡(出现红色物质)
【分析】
根据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大气中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CO+ Fe O 2Fe+3CO 高温,故填:2323CO+ Fe O 2Fe+3CO 高温;
(2)一氧化碳有毒,如果不进行处理,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填:尾气;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爆炸,因此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玻璃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答案为:排出玻璃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①除了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外,Fe 3O 4也能够被磁铁吸引,故不能用磁铁吸用来检验反应后产物中生成了铁,这是不够科学的,故填:四氧化三铁也能够被磁铁吸引; ②根据小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铁的氧化物均能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铁的化合物和水,没有气体生成,而铁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取黑色生成物样品少许加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产物中一定有铁生成;或取黑色生成物样品少许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观察到有出现红色物质产生,则产物中一定有铁生成;故填:稀盐酸(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气泡(出现红色物质)。
9.生成物是固体 可燃物燃烧过程中止水夹夹得不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合理即可) C 70 ABC 不可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得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
【详解】
实验设计:在该实验中燃烧匙内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与其他成分反应;②生成物是固体;进入集气瓶中水大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导致
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导致瓶内部分气体膨胀逸出,或止水夹没有夹紧,导致瓶内部分气体膨胀逸出等,故填:生成物是固体;可燃物燃烧过程中止水夹夹得不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合理即可);
实验拓展:白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因此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先下降后上
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50mL+(150mL﹣50mL)×1
5
=70mL;
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水的作用有:能够加快装置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吸收五氧化二磷,故填:C;70;ABC;
反思评价:
小林的方案不可行,理由: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得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偏小,影响实验结果,故填:不可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得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