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视摄像与编辑技术之第七章电视编辑的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线匹配指剪接时注意画面中人物的 视线方向要合乎一定的逻辑关系。 视线方向要合乎一定的逻辑关系。由于画 框对空间的分割作用, 框对空间的分割作用,物体和人物在屏幕 上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上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为了保持正常的 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画面中视线的方向性应符合人 的心理感受。如表现人物的交流关系对话、 的心理感受。如表现人物的交流关系对话、 对视等, 对视等,应使两幅画面中人物的视线保持 相对的方向,如表现视线的方向一致, 相对的方向,如表现视线的方向一致,应 使画面中人物的视线向同一方向看。 使画面中人物的视线向同一方向看。
正确位置关系
不妥的位置关系
2、方向的匹配
在屏幕上由于受屏幕边框的限制, 在屏幕上由于受屏幕边框的限制,对画面的空 间起了分割的作用。 间起了分割的作用。在这里主体的方向是一种假定 性的方向,与实际生活中的方向并不一样。因此, 性的方向,与实际生活中的方向并不一样。因此, 在画面的剪接时必须保持设定方向的一致性。 在画面的剪接时必须保持设定方向的一致性。如果 在连接的画面里,主体运动和注视的方向莫名其妙 在连接的画面里, 地有了改变,片子里的连续就会被切断, 地有了改变,片子里的连续就会被切断,从而影响 了视觉心理的流畅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 了视觉心理的流畅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导 致混乱,这样的剪接就是失败的 这样的剪接就是失败的。 致混乱 这样的剪接就是失败的。 屏幕上的运动方向有两种,一种是动态的方向, 主体在运动;一种是静态的方向,主体是静止的。
借助人物的视线。 (3)借助人物的视线。如在车上看外面的影物 从左至右划过画面,插入坐车人转头从左往有看的 从左至右划过画面, 镜头, 镜头,随人物视线变成景物从右至左划过画面的镜 以人物视线作契机,使相反运动有了逻辑联系。 头。以人物视线作契机,使相反运动有了逻辑联系。 特写镜头插入。 (4)特写镜头插入。在两个相反运动方向的镜 头中间, 头中间,插入一个局部的特写或反映镜头的特写来 暂时分散人的注意,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 暂时分散人的注意,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这是 一种很常用的办法。 一种很常用的办法。 全景再次交待视点。 (5)全景再次交待视点。在一些速度不很快的 运动物改变轴线时,可以从近景跳到大全景, 运动物改变轴线时,可以从近景跳到大全景,等运 动方向已改变过来后,再跳到小景别。 动方向已改变过来后,再跳到小景别。
第七章、电视编辑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第一节、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不同的需要,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可以有延伸、 根据不同的需要,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可以有延伸、 压缩、冻结、加速、追潮等多种形式。 压缩、冻结、加速、追潮等多种形式。 屏幕空间有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两种形态。 屏幕空间有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两种形态。再现 空间是通过摄像机记录、 空间是通过摄像机记录、运动这两个特性再现物质的 直观行为; 直观行为;构成空间是将一系列记录着真实空间的片 经过选择、取舍、组合后构成的空间形态。 断,经过选择、取舍、组合后构成的空间形态。两种 空间形态在叙事或表意上各有自己的特性。 空间形态在叙事或表意上各有自己的特性。 长镜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蒙太奇。 长镜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蒙太奇。它是通过场面 调度用不间断的镜头记录人和事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 状态,从而保证了空问的统一、完整和真实感。 状态,从而保证了空问的统一、完整和真实感。
动态的屏幕方向——运动的匹配
所谓运动的匹配, 所谓运动的匹配,是指在屏幕上运动着的主 体在上下两个画面的连接中要保持设定方向的连 续性。 续性。 屏幕上的主体运动的方向性是由于屏幕边框 的存在而产生的。 的存在而产生的。它的运动方向与实际生活中的 运动是不一样的,它具有一种假定性。由于拍摄 运动是不一样的,它具有一种假定性。 主体运动时摄像机的角度的变化, 主体运动时摄像机的角度的变化,表现在屏幕上 的运动形态也就不一样。 的运动形态也就不一样。
一定形式的景别变化的安排可以产生一种因积累对比的强烈效果而引起的视觉上的震惊和心理感受上的振动这种效果的获得是采用一种非常规则的景别安排这种情绪型的剪接在考虑景别因素时主要着眼于景别带来的视觉感受强度的大小越是激烈动荡活泼的情绪气氛越要加大视觉感受的强在景别的运用上情绪的处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类景别的镜头组接起来造成一种积累的效果
(1).在一个叙述段落中,为了达到清 晰有层次地描述事件的过程,常常用不同 景别的镜头来实现。
由于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力和描述重点, 由于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力和描述重点, 在叙述时的功用也不一样。 因此它们 在叙述时的功用也不一样。如远景因它 是以大视野摄取的远 距离的场景画面,常用来交 距离的场景画面, 代环境背景和整个事件的规模和气势。 代环境背景和整个事件的规模和气势。因此它往往 出现在某个叙述段落的开始部分, 出现在某个叙述段落的开始部分,然而由于在电视 上受屏幕大小的限制, 上受屏幕大小的限制,远景往往难以让观众看清楚 感受到其间的信息,视觉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或 感受到其间的信息,视觉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电视中往往用全景来取代它。全景因其拍摄距离较 电视中往往用全景来取代它。 远景近, 远景近,观众可以辨认出它所介绍的活动场景中人 和物的位置和关系定位。 和物的位置和关系定位。
静态的屏幕方向——视线的匹配
屏幕上的时间与空间是延续的、活动的, 屏幕上的时间与空间是延续的、活动的,然而即 使是在动作片里,其中的人物也总会有静止的时候, 使是在动作片里,其中的人物也总会有静止的时候, 屏幕上的静止是相对于人物的动作的动态来说的那种 相对静止的状态。 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时候虽然在动作上没有明确的方 向性, 向性,但是在上下画面的关系中它还是有着逻辑上的 方向性,这个方向性主要表现在人物视线的方向上。 方向性,这个方向性主要表现在人物视线的方向上。 画面中主体的静态的安排上同画面中主体运动方 向一样重要。 向一样重要。因为人的视向与他的运动方向有密切的 关系, 关系,只有在主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都保持一种设 定方向的连续性, 定方向的连续性,才能保证他们的动向和视向在连接 画面时的整个系列里配合得起来。 画面时的整个系列里配合得起来。
(一)、剪接中的匹配原则
一般的情况下,镜头转换的最基本要求, 一般的情况下,镜头转换的最基本要求,就是 要在转换过程中使人的视觉注意力感到自然、流畅, 要在转换过程中使人的视觉注意力感到自然、流畅, 使人的注意力从这一镜头自然地转到下一个镜头, 使人的注意力从这一镜头自然地转到下一个镜头, 也就是说,不要产生视觉的间断感和跳跃感。 也就是说,不要产生视觉的间断感和跳跃感。 要做到镜头剪接使观众视觉注意力感到自然流 就得遵循剪接中的一些匹配原则。 畅,就得遵循剪接中的一些匹配原则。所谓匹配原 则是指上下镜头中人物的位置、动作、 则是指上下镜头中人物的位置、动作、视线应该统 一或呼应, 一或呼应,以保持视觉上的连贯和符合生活中的心 理感受。剪接中的匹配原则, 理感受。剪接中的匹配原则,一方面是电视画面的 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生活逻辑决定的。 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生活逻辑决定的。
由于屏幕的画框存在, 由于屏幕的画框存在,人们从屏幕中观察到 事物以及物体的运动方式,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事物以及物体的运动方式, 所观察到的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运动的方向性, 所观察到的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运动的方向性, 物体的相对位置,视觉的注意中心, 物体的相对位置,视觉的注意中心,视线的方向 等等。所以, 等等。所以,在剪接中就要利用一定的造型特点 以及画面造型之间的关系, 以及画面造型之间的关系,以适应大众的日常心 理体验。 理体验。
2、景别剪辑的原则
景别的变化主要是指在一个叙述段落中 不同景别镜头的安排,有时也指在整部片子 中各种景别的关系以及形成的节奏感。这里 主要讲的是前一种。剪接时对景别的变换, 并没有一个成文的法则,不过一个有经验的 剪接师,他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景别的变换 来达到不同的叙述和审美效果。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 在剪接时考虑景别变化的依据主要是叙述清 晰、视觉流畅和情绪气氛。 视觉流畅和情绪气氛。
在运动的匹配上主要ຫໍສະໝຸດ 现的问题是跳 轴的解决,一般可用以下方法:
借助运动的动作变化改变轴线。 (1)借助运动的动作变化改变轴线。在两个相 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中间, 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有运动转变动作 或人物转身动作的镜头,利用动势把轴线变过来。 或人物转身动作的镜头,利用动势把轴线变过来。 插入中性运动镜头。 (2)插入中性运动镜头。在两个相反方向运动 的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有纵深感运动的镜头。 的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有纵深感运动的镜头。中性 运动镜头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可减弱相反运动的冲 运动镜头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突感。 突感。
二、剪接中的景别安排
1、不同景别的表意 不同的景别既可传达不同性质的信息, 不同的景别既可传达不同性质的信息,又可给 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正确地把握景别, 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正确地把握景别,是剪 辑工作的基本的要求。正确地把握景别的变换, 辑工作的基本的要求。正确地把握景别的变换,首 先要了解不同的景别及其之间的组合在表达意义中 的作用。一般来说,当一个镜头进入叙事系统后, 的作用。一般来说,当一个镜头进入叙事系统后, 它具有两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介绍功能,主要是 它具有两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介绍功能, 将画面中的信息传达给观众; 将画面中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另一个是创造情绪的 功能,即通过一定的视觉感受强度, 功能,即通过一定的视觉感受强度,调动观赏者的 情绪反应。不同的景别在不同的叙事系统中, 情绪反应。不同的景别在不同的叙事系统中,它表 现功能的重点也有不同。 现功能的重点也有不同。
一般可分为横向运动、垂直运动和环形运动。 一般可分为横向运动、垂直运动和环形运动。 横向运动 横向运动就是指主体在屏幕中自左向右或自右 向左的运动。 向左的运动。当然这里的横向并不一定是水平的方 也可以是横向的斜线, 向,也可以是横向的斜线,不过横向运动时主体的 总方向是不变的,要么自左向右,要么自右向左; 总方向是不变的,要么自左向右,要么自右向左; 环形运动则一般就是由相反方向的横向斜线组成的; 环形运动则一般就是由相反方向的横向斜线组成的; 它的运动方向是一种相反的变化,先是自左向右, 它的运动方向是一种相反的变化,先是自左向右, 然后变为自右向左或者先是自右向左, 然后变为自右向左或者先是自右向左,然后是自左 向右; 向右; 而垂直运动是一种上下的运动, 而垂直运动是一种上下的运动,主体是对着摄 像机镜头的方向而来或者背着它的方向而去, 像机镜头的方向而来或者背着它的方向而去,这时 候的运动方向是中性的。 候的运动方向是中性的。
1、位置的匹配
位置的匹配是指上下两个画面中的同一主体所处 的位置,从逻辑关系上讲要有一种空间上的统一性, 的位置,从逻辑关系上讲要有一种空间上的统一性, 从视觉心理讲要有一种流畅和呼应。 从视觉心理讲要有一种流畅和呼应。使得两个画面连 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 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
不同屏幕运动方向的镜头相接, 不同屏幕运动方向的镜头相接,表现不同实 际运动的含义。 际运动的含义。如不变的屏幕运动方向所描述的 是主体运动只有一个方向, 是主体运动只有一个方向,显示着主体在向前推 而相反的运动所描述的则是一个人一去一回, 进;而相反的运动所描述的则是一个人一去一回, 或两个主体彼此正向着对方移动, 或两个主体彼此正向着对方移动,两者是一种相 反方向的运动; 反方向的运动;而垂直的运动方向是描述主体朝 着摄像机来或背着摄像机而去的运动, 着摄像机来或背着摄像机而去的运动,它是一种 中性的运动,没有太明显的动向, 中性的运动,没有太明显的动向,在剪接时它可 以与任何方向移动的场景交切。 以与任何方向移动的场景交切。因此我们一般可 以把屏幕上的运动方向分为不变的、 以把屏幕上的运动方向分为不变的、相向的或相 反的和垂直的三种。 反的和垂直的三种。
第二节、 第二节、电视编辑的基本规则
谢尔曼在《论剪接的艺术》一文中指出: 谢尔曼在《论剪接的艺术》一文中指出: 每作一次剪接,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每作一次剪接,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把 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换到另一个形象, 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换到另一个形象,不论转 换得如何流畅, 换得如何流畅,只有在为了一个特殊的戏剧性 所作的剪接时,才有真正的作用。 所作的剪接时,才有真正的作用。机械式的流 畅再高明,剪接过程中也是次要因素, 畅再高明,剪接过程中也是次要因素,从一个 镜头到另一个镜头思想演变的平稳流畅, 镜头到另一个镜头思想演变的平稳流畅,也就 是有意识地把一系列镜头排列在一起, 是有意识地把一系列镜头排列在一起,才是主 要的要求。流畅的剪接本身并不是目的, 要的要求。流畅的剪接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仅 仅是达到戏剧上有意义的连贯性的一种手段。 仅是达到戏剧上有意义的连贯性的一种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