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焦理论阐述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程度上导致五苓 散成 为临床 常用 利尿剂 。然《 素问 ・ 经脉
别论》 云: “ 饮入于 胃, 游溢精气 , 上输于脾 , 脾气 散精 , 上归于肺 ,
通调水道 , 下输膀胱 , 水津 四布 , 五经并 行 ” ; 【 2 而“ 通 调水 道 , 下
输膀胱 , 三 焦 之 职 也 。受 藏 津 液 , 气 化能 出 , 膀 胱之 职也 ” 。 _ 3 说
相配伍共奏益 气健脾之效 , 脾 胃为 中焦气机 之枢纽 , 脾气健 运则 气机易于恢复正常 , 桂 枝 温阳化 气 , 与 白术 相配 , 使 阳气 向上 向 外运动 。五药相配 , 下焦 通利 , 中焦 健运 , 上焦 得 阳气蒸腾 而通
白腻略干 , 脉弦 。辨证为水逆证 。处 方五苓散加 味 : 茯苓 1 5 g 、 猪
的场所。二是通行水道 , 为水液 运行之道 路。如 《 素问 ・ 灵兰秘
再进 7剂 , 基本治愈 , 未见复发 。
按: 上 焦 水 液代 谢 正 常 依 赖 于 肺 气 的 肃 降 与 心 气 的 温 化 作 用, 肺 主肃降 , 将 体 内水 液 向 下 输 送 , 心 主 温化 , 调 节腠理 开 闺, 影 响 汗液 的排 泄 。 今 太 阳之 邪 未 解 , 肺 气郁 闭 , 心气 受损 , 则 肺
方 证 以“ 小便不利” 为主要 临床表 现 , 是 由于太 阳表邪循经入腑 ,
功能 , 而 非单 纯 利 尿 。 2 五 苓 散 治 疗 三 焦 病 证 举 例 2 . 1 上 焦 病 证举 例
阻碍膀胱气化功 能, 气化 不利 则水 液不 出 , 导致 小便 不利 , 膀 胱 居于下焦。故传统观 念认为 五苓 散 主治下 焦病 证 , 这无 意 中局 限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范围 , 笔者 在跟 师张 国骏 主任 的过 程 中 五苓散可广泛应 用于多 种疾病 , 遂试 从 三焦 理论 和气 机升 降学
明人 体水液代谢是 由脾 、 胃、 肺、 肾、 膀胱、 三焦 等脏 腑共 同协 作 完成 的复杂过程 J 。任何 一个脏 器 出现气 机失 调 , 均 可导致 水
液代谢 障碍 , 可使 水饮停于 体内 。可见 , 膀 胱气化不 利之小便 不 利所 形成 的太 阳蓄水证 , 只是五苓散 的一个适 用方 面 , 而五苓 散 证 的病机核心是三焦气化不利 , 而不仅仅 是膀胱气 化不利。 五苓 散 以猪苓 、 茯苓、 白术 、 泽泻、 桂 枝 相配伍 , 五味药 均有 利水作用。猪苓 、 泽泻 善于通 利 下焦 , 茯苓 健 脾而 利水 , 与 白术
l O g 、 泽泻 l O g 、 白术 l O g 、 猪苓 l O g 、 白鲜皮 2 0 g 、 地肤子 2 0 g 。药服
3剂 , 渗液明显减少 , 瘙痒 偶发 , 多汗基本 停止 , 口 干 减 轻 。原 方
经历五脏 六腑。 ” … 说明三焦 是气 的升降 出入的通道 , 又是气化
苓 1 5 g 、 泽泻 1 5 g 、 白术 l O g 、 陈皮 l O g 、 制半夏 1 0 g 、 竹茹 l O g 。服上
典论》 日: “ 三焦者 , 决渎之 官 , 水 道 出焉。 ” 说 明三焦 是水 液升降
出入 的通路。“ 太 阳 蓄水证 ” 一般 认 为其 病 机 当为膀 胱气 化不
利, 以“ 小便不利 ” 为主症 , 因其临床 表现 和病 位均在 下焦 , 这在
一
失宣降, 心失温煦 , 导致 水湿 内停 , 外发 不畅 , 郁 于肌肤 而形成上 焦蓄水之证 , 方用五苓散加减行上焦之水则病证得除。 ຫໍສະໝຸດ 2 . 2 中焦病 证举例
钟某 , 男, 4 7岁 , 2 0 1 3年 3月 2 8 E t 初 诊 。该 患 者 于 1 周 前 无
明显诱 因出现呕 吐 , 进 行性 加重 , 饮 水后 亦 吐 , 西医诊 断为慢 性
胃炎 , 静脉注射( 具体 药物不 祥 ) 4日后未见 效果 , 遂 来就诊 。现 精神萎靡 , 胃脘部胀满时见 , 皮肤 弹性 良好 , 小便 短少 , 舌淡 胖苔
关键词 : 三 焦 理论 ; 气机升降 ; 五苓散 ; 临床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1 1 2 8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一 o 7 o 4 【 2 0 1 4 ) 1 2— 0 0 4 4— 0 2
五苓散 出 自《 伤寒 论 》 , 是治 疗 “ 太 阳蓄 水证 ” 的代表 方剂 。
・・—
—
—
4 4 - ・ — —
湖北 中医杂志 2 0 1 4年 1 2月第 3 6卷第 1 2期
・
临 证 经 纬
・
从 三 焦 理 论 阐 述 五 苓 散 的 临 床 应 用
毕虹博 , 张 国骏 , 杨卓
( 天津 中医药 大学 , 天津 3 0 0 1 9 3 )
}通讯 作者 : 张国骏 ( 1 9 6 3一) , 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硕 士生导9 币。E—ma i l : z g j 1 3 0 2 2 2 9 0 4 2 8 @1 6 3 . c o m。
说对五苓散做 出进一步探讨 。
1 三焦 理 论 与 太 阳 蓄 水 证
王某 , 女, 2 6岁 , 2 0 1 2年 1 2月 1 8日就 诊。主诉面部湿 疹反 复发作 1 年余 , 虽 经 中医 、 西 医治疗 , 但 效果 不 明显 , 时轻 时重 。 现见患者面部遍 布粟 粒样丘疹 , 以两侧面颊 居多 , 伴 渗液 , 瘙痒 ,
微微恶寒 , 多汗 , 口干欲饮 水 , 大便调 , 小便 略黄 , 舌淡红苔 薄 白,
脉濡缓。辨证 为水 湿 不运 。处 以五 苓 散 加 减 : 茯苓 1 5 g 、 桂 枝
三焦的主要 生理功能一是 主持诸气 , 总司全身气 机和气化 。 如《 难经 ・ 六十六难 》 日: “ 三焦者 , 元气 之别 使也 , 主 通行 三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