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作文素材
日本著名作家 大江健三郎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商人》 2014年第2期人物简介大江健三郎(日本语: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 oekizabulo,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
出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在东京大学修读法国文学,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
1994年10月13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日本语: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ōe Kenzaburō?,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
出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在东京大学修读法国文学,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
1994年,他因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见解、充满凝练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但某些日本人得知大江获奖时相当惊讶、愤怒,他们认为“持续批评日本的态度”才是大江被瑞典学院青睐的原因。
大江本人的解释是,他的获奖是“边缘(文学)对中心的胜利”(他认为从文化角度上看,日本应该被视为世界的边缘)。
人物生平出生与成长日本作家。
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三。
1941年入大濑国民学校就读,1944年丧父。
战争结束后,大江健三郎于1947年进入战后设立的新制中学——大濑中学接受民主主义教育,并以同年5月颁布的新宪法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
1950年入县立内子高中,翌年转入县立松山东高中,在校期间编辑学生文艺杂志《掌上》。
1953年高中毕业后大江健三郎赴东京,入补习学校做报考大学的准备。
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热衷于阅读加缪、萨特、福克纳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
大学生涯1955年入东京大学法文专业,在渡边一夫教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萨特的法文原作,并创作剧本《死人无口》和《野兽们的声音》。
浅析大江健三郎的_鸟_

总第期414M angZhongLiterature浅析大江健三郎的《鸟》◎张婷1.大江健三郎生平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
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在渡边一夫教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萨特的法文原作,在小说、时事评论和哲学论文等领域内视萨特为其引导者。
1994年以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的体验》这部长篇小说以作者的亲身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整部作品在暴动、自杀、通奸、畸形儿诞生等互相交织的社会场面中,插入维新精神和战后精神,无论在思想上和文体上都堪称大江健三郎的创作高峰。
此外,他的小说《死者的奢华》、《饲育》、《鸟》等作品也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以他的短篇小说《鸟》为例,在分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之上,揭露了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残酷。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1)理想的美妙、自由和温暖文章在一开始就描写道:“无数鸟雀抖动羽毛,拍打翅膀的声音吵醒了他,使他睁开惺忪的眼睛。
他横躺着身子,懒懒地伸了一个懒腰。
这些鸟向他亲昵地围拢过来,有的停在他的脸上,有的站在他的胸口,细长坚硬的鸟足在他面前自由地走来走去。
[1]”正在惬意的时候,楼下母亲和男子的谈话打断了他和鸟儿的交流,他赶忙安慰受到惊吓的鸟儿们“谁都不会抓你们。
那些人,外面的人无法看到你们,不知道你们在这里停栖,当然也就不会抓你们。
”当他同意和男子一起前往其研究所,在车上的他仍然畅游在他的理想王国里,天真地认为房间里的那些鸟都是属于他自己的,不论他去往多么遥远的地方,只要他的一声召唤,鸟儿们就会聚集到他的身边,他永远都不会孤单。
这简直就像我们所说的乌托邦一样,在他的王国里,没有外人、没有竞争、没有压力,也没有所谓的烦恼。
他每天似睡非睡,整日与鸟为伴,鸟就是他的一切,或相互依偎,或相互交流,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妙。
自从有了这些鸟儿之后,他就辍学整日守在这间屋子里,已经有一年多了。
大江健三郎

22年前,现代日本最优秀的文学人杰川端康成,最终未能摆脱“人类终极”的桎梏,在其寓所自杀身亡。
而后,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似乎无力再在世界文坛称雄。
然而,22年后的今天,由于“以一种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59岁的作家大江健三郎终于为日本和他个人荣膺了199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22岁的大江健三郎在大学校刊发表处女作《奇妙的工作》而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前后,他接连创作了《死者的奢望》、《捕获》、《人年》、《鸽子》、《鸟》、《星各有河》与长篇小说《拔牙杀崽》;1958年11月,他又以《饲育》荣获日本非常有影响的芥川文学奖,当时的评委井上靖评价他为:出类拔萃,才能超群。
1960年,大江健三郎与日本剧作家伊丹万作的女儿成婚。
这一年,他随日本作家代表团访华,在上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3年,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出世了。
不幸的是,长子大江光出生伊始便被先天性癫痫缠身,智力低下,口不能语。
不久,大江健三郎去广岛参加和平大会,在广岛医院目睹了因核爆致残的众多被扭曲的生命,他不禁又联想起自己那残疾长子的痛苦神情。
从此,他的作品中便融合了有关人类的尊严、本质、魂灵和企望。
1964年,大江健三郎创作的“与长子共生”为主题的代表作《个人体验》发表,作品讲述了一个酗酒成性、放荡不羁的父亲即将杀害自己的病残儿之际,泯灭的人性突然复性。
此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相继问世,如《万延元年的足球》、《同时代的游戏》、《寄与难忘年代的信》等。
大江健三郎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吩咐将孩子置于死地,相反,却十分关注长子的成长。
他认为,大江光虽不能语,但应该让孩子吐露自己的心声。
于是,在父亲呕心沥血的帮助下,大江光从孩提时代起就潜心作曲。
1992年10月,28岁的水江光所创作的小曲集被录入CD盘出版发行,发行状况超过唱片公司的预想,在当年非通俗乐曲销售排行中名列前茅。
1993年初,大江光癫痫病发严重,持续数日之久。
大江健三郎|从树上小屋中走出来的文学巨匠

大江健三郎|从树上小屋中走出来的文学巨匠3月12日,植树节到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出生于日本四国地区一座被群山和森林围拥着的小村庄,家人从事的工作与森林管理有关。
受环境的影响,大江自小对树情有独钟。
他曾独自一人在森林里对照植物图鉴,记下各种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还在一棵枫树树干分叉的地方,开辟出一处读书小屋。
这里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等等。
大江写道:“我还记得,就是在树上那个读书小屋里,自己第一次意识到所谓思考就是用语言来思想这个问题。
”大江健三郎人生成长散文系列,即将上市。
其中《在自己的树下》收录文章十六篇,介绍了作者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是作者在“漫长的作家生涯中”第一次为孩子们写的书。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这篇《树上的读书小屋》,收录在大江健三郎的自传性随笔集《在自己的树下》。
“每个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树’,即便成为大人,也要像这棵树一样,站得笔直地活着。
”大江说。
树上的读书小屋本文原刊于《在自己的树下》[日]大江健三郎著;竺家荣译大江健三郎日本作家,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日本四国地区,1957年以小说《死者的奢华》登上文坛。
其作品《饲育》获第三十九届芥川文学奖,《性的人》《个人的体验》获新潮文学奖,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获意大利蒙特罗文学奖。
其他重要作品有小说《水死》《空翻》《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散文集《冲绳札记》等。
大江健三郎的写作范围宽广且具人本关怀的精神,政治、核能危机、死亡与再生等皆呈现于他的创作中。
1小时候,我为读书费过不少脑筋。
初中的后半阶段,我终于可以弄到自己想读的书了。
不过,不是因为有意思才找来看的。
一开始读就被吸引的书,自然不用费什么劲。
倒是有时听了老师或比我大的朋友说,某本书应该读读,才想方设法把书弄到手的,可是实际上这类书往往很难读得下去。
自己读了读,认定这是一本优秀的学者或作家写的书、但不适合自己读的还好说,放弃读它或暂时放下,等以后再读就可以了。
高三语文【读野史华章数风流人物】68.大江健三郎: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

高三语文【读野史华章数风流人物】68。
大江健三郎: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高三语文【读野史华章数风流人物】68。
大江健三郎: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新年伊始,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来到北京,领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颁发的21 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自近年到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出席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在此之前,他曾拒绝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后来,听了大江健三郎在北大的演讲,才知道,他是奔着对鲁迅一生不渝的情怀而来,而不是为了领奖。
他说,之所以出席这次颁奖典礼,是向主办方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参观鲁迅博物馆,亲眼看看鲁迅创作《希望》的地方;另一个是在北大向学生演讲.而他演讲的题目也是和鲁迅有关: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因此,他确实是奔着鲁迅而来的。
据说,大江健三郎在瞻仰鲁迅博物馆时,被众人簇拥着来到馆内,他却悄悄地避开人群,在一个角落里,独自默诵了一遍鲁迅的《希望》全文,然后又面红耳赤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竟有几分孩童似的忐忑和兴奋,说明鲁迅在他心目中是何等的神圣。
即使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且是个年逾七旬的日本作家。
他说,我一生的工作,就是文学,就是写小说。
而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也就是说,在我思索文学的时候,总会想到鲁迅.上中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很喜欢看那本母亲送给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于是,我看到了其中的一个短篇小说,叫做《故乡》。
母亲对我说:去看鲁迅老师的小说《故乡》吧,我母亲总是称呼鲁迅为鲁迅老师。
并让我抄下了《故乡》结尾那段广为人知的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至今也忘不了,当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登在大学报纸上,拿到了第一笔稿费的时候,心里感到喜悦。
然而,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母亲时,他母亲却是万分失望,她说:你去东京上大学的时候,我叫你好好读读鲁迅老师《故乡》里的最后那段话,你还把它抄在笔记本上了.我隐约觉得你要走文学的道路,再也不会回到这个森林里来了。
竹林中-大江健三郎

筱竹丛中受巡捕官审讯的时候一个砍柴人的证言是的,那尸体是我发现的。
今天我照每天的习惯到后山去砍杉树,忽然看见山后的荒草地上躺着那个尸体。
那地方么,是离开山科大路约一里地,到处长着竹丛和小杉树,难得有人迹的地方。
尸体穿的是浅蓝绸子外衣,戴一顶城里人的老式花帽,仰躺在地上,胸口受了刀伤,好像不止一刀,尸体旁边的竹叶全被血染红了,不,血已经不流,伤口已发干,恰好有一只马蝇停在伤口上,没有听到我的脚声。
我没有发现凶刀,不,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有旁边杉树上落着一条绳子。
尸体边便是这两样东西。
不过地上的草和落叶,都践得很乱,一定在被杀以前有过一场恶斗。
什么?马?没有马,那地方马进不去,能走马的山路,还隔一个草丛。
受巡捕官审讯的时候一个行脚僧的证言这个现在已成了尸体的人,我昨天确实遇见过。
是昨天……大概是中午,地点是从关山到山科的路上,他同一个骑马的女人一起在走,女的低着脑袋,我没看清她的脸,只见到穿胡枝花纹的衣服,马是棕色的,两络长鬣披在脸上,马的高度大概是四寸①吧。
我是出家人,所以不大内行。
男的——不,他带着腰刀,还带着弓箭,有一只黑漆的箭筒,插着二十来枝箭。
这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我可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正是人生朝露,电光石火嘛。
哎哟,没什么可说的了,真伤心!受巡捕官审讯的时候捕手证言我逮住这个人,他确实叫多襄丸,一个有名的强盗。
我逮他的时候,他正从马上跌下来在栗田口石桥上呜呜叫痛。
时间么,是昨晚初更模样。
那时他穿的就是这件绸衫,带一把没鞘的刀子,也就是现在看见的样子,还带得有弓箭。
对不对,这就是死者生前带的武器——那么,杀人的凶手一定是这个多襄丸了。
包牛皮的弓,黑漆箭筒,十七枝鹰毛箭——就是死者的东西吧。
对啦,还有那匹马,就是两绺鬣毛披在脸上的棕色马。
他从马上跌下来,也正是因果报应。
那马用长缰绳拴在石桥前,正啃路边的青草。
这个叫多襄丸的家伙,在京师大盗中,是出名好色的。
去年秋天鸟部寺宾头卢大佛后山上杀死一个女香客和一个小女孩,也就是他干的。
大江健三郎:为什么孩子要上学

大江健三郎:为什么孩子要上学大江健三郎1在到目前为止的人生当中,我曾经两度思考过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痛苦,但是,除了沉思之外别无他法。
不过,就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拥有过沉淀思考的时间,日后回想起来,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我思考此事的时候,很幸运,两次都得到了好答案。
我认为这是自己人生里所得到的不计其数、各式问题的答案中最好的一个。
初次遇上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思索,不如说是强烈质疑。
那是发生在我十岁那年的秋天。
当年夏天,我的国家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
这次战争中,核弹第一次降落在人间都市。
因为战败,致使日本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那以前,我们小孩子,甚至大人都受着坚信我们的国家里具有强大力量的天皇是个“神”的教育。
但是战败后,很显然天皇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
在战争的敌对国家里,美国是我们最为恐惧,也最为憎恨的敌人。
然而现在,它却是我们要从战争的伤害中重新站起来最依赖的国家。
我认为这样的变化是对的。
我也很清楚,与其让“神”来支配着现实社会,还不如施行民主,让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权利更好。
我渐渐感受到,我们不再有军队,不用因为有了敌人就必须去杀别国的人(也可能会被杀),是个很了不起的变化。
战争结束的一个月后,我就不再去上学了。
直到盛夏之前,老师们原本说天皇是“神”,要我们朝着相片膜拜,还说美国人不是人,是鬼、是野兽。
突然,他们毫不在意地开始说着完全相反的话,完全不提之前的想法、教法了。
现在需要反省,只是非常自然地改口说,我们天皇也是人,而美国人则是朋友。
美国驻军部队乘着几部吉普车,进入位于森林山谷间的小村庄里(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学生们站在道路两旁,摇着手制星条旗,大叫着“Hello”,夹道欢迎。
那天,我离开了学校,走入森林里。
从高处向下望着山谷,吉普车像迷你的模型一样,沿着河旁的道路驶来,虽然看不清楚豆粒般大小的孩子脸上的表情,但确实听到了“Hello”的叫声,我突然流下了眼泪。
大江健三郎:我一生都在思考鲁迅

大江健三郎:我一生都在思考鲁迅大江健三郎: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中国之行2009 年1 月16 日,大江健三郎来到北京,领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颁发的“21 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8)微山湖奖”。
在日本,大江很少出席颁奖典礼,并且拒绝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
自1994 年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出席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
这是大江健三郎第6 次访华。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大江访华很低调,媒体没有大幅预热,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大江要来。
1月19 日,距离中国农历新年只有一周的时间,北大学生开始陆续离校回家过年。
记者在北大论坛上见到一条帖子:大江将于1 月19 日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演讲。
和以往的演讲不同,这条帖子没有引起关注,校园里也没有张贴海报。
记者提前三天去领票,看到还有厚厚一叠票没发出去。
大江突然来访,让京城有些意外。
因为自1994 年从瑞典国王手里接过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位老人再也没有出席过任何颁奖典礼。
这次,让他千里来京领取的奖项,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山东微山县联合设立的“21 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这是一个新增设的奖项,自2008 年起将用这个名称连续评选5 年。
大江健三郎的新作《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和拉塞尔·塞林·琼斯的《太阳来的十秒钟》、亚历克斯·米勒的《别了,那道风景》三部作品今年获得该奖。
大江说,之所以出席这次颁奖典礼,是希望更多的亚洲人读他的作品。
同时,他向主办方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参观鲁迅博物馆,亲眼看看鲁迅创作《希望》的地方;另一个是在北大向学生演讲。
向年轻人演讲,这是大江晚年最乐于做的事情。
在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大江于1月16 日来到北京。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 号,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
大江被众人簇拥着来到时,院里的枣树长势正旺。
从大江健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

外国文学评论No.4,2001做一个无愧于自己名字的人,不久她就追随父亲而去了。
家里只有一个暴虐的女仆,她把老鼠扔进火里,让西蒙看它们垂死挣扎的惨状。
外面的世界也并不美好,在驶过的有轨电车的车厢里,可以看到一些在战争中几乎被断成两截的残疾人。
而叙述这些可怕景象的人此刻正躺在地狱般的医院里,这里的病人都像得了痴呆症’一样,被人突然从家里拖出来,飞快地推进了这个阴森可怕、深不可测的地方。
童年的种种印象与他在医院里治疗的所有感觉,在叙述者的脑海里相互交织,在小说里混杂在一起。
在逃离这个地方的时候,西蒙像普鲁斯特那样,确切地描绘了自己最细微的感觉。
他回想起在有轨电车的路途中瞥见的别墅,其中大都像它们暴富的主人一样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普鲁斯特主要关心的不是阶级斗争,然而,人可以出生在富人当中,到晚年依然充满了资产者的魅力,同时却感受到其他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敌意,一种沉默和隐含不露的敌意。
幼年的西蒙是富人区的孩子,同时也是有轨电车的司机们的孩子,电车的车厢是他惟一有机会接触体力劳动者的地方。
西蒙能够进入这个狭窄而迷人的车厢,在叙述者看来是一种特权,犹如普鲁斯特受到了盖尔芒特王妃的邀请。
在普鲁斯特的人物里,某个公爵能以自己的傲慢使一个出身不高贵的请求者“浑身冰冷”,这种谋杀始终是虚拟的。
而在西蒙的笔下,人们嘲笑现实中的意外事故,因为死去的都是平民。
这部小说绝非西蒙擅长创作的多声调的作品,而是一个未成年人的独唱。
他的句子里充满了题外话,但是阅读起来毫不困难。
因为在单调的背景里,小说描绘的是已经过时而变得模糊的、正在消失的人和事。
种种业已褪色的图像和医院里苍白的气氛融合在这幅单色画里,就像这辆消失在沙滩里的、滑稽的有轨电车。
(吴岳添)从大江键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去年秋天,大江健三郎先生在北京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村上春树恐怕是被中国的作家、学者、网友和读者等很多人问及、也是大江先生在各种场合较多提及的日本作家。
那么,在大江健三郎这位诺·152·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眼中,同为日本著名作家的村上春树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村上春树的作品很不错,是一种新的文体,所以读起来比较容易。
中小学作文素材:坚持做好一件事哲理故事

坚持做好一件事哲理故事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为避免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
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
73岁时,他回首往事,颇多感慨地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没有勇气面时;40多年后,回头看真实的日子。
我反倒不觉得悲苦。
对儿子的照顾增添了我无穷的精力,从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
我们做事之所以常常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困难太多、阻力太大,而是因为我们觉得成功距离我们太远。
换言之,我们不是因为放弃而失败,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人能把自己未来的路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几乎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碰壁,然后渐渐地清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未来要走的路。
看得太远了,很容易被远处的困难所吓倒。
不看这么远,虽然有鼠目寸光之嫌,但能让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解决眼前的问题,目标定得太高,反倒容易好高骛远;目标定得离现实近些,才更容易脚踏实地,稳稳当当地前进!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坚持,最容易的事也是坚持,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东西,而要。
个人的体验

作品简介: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狱升华为文学作 品。遭受核辐射与畸形地的诞生,可以说都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灾难, 面对这样的巨大打击,人该怎样生存?广岛原爆受难者和残疾儿的父 亲鸟面临的是同样的课题。残疾儿童的出生,作为一个严酷的参照物, 照射出现代人心灵的残疾。《个人的体验》中年轻的父亲鸟面对残疾 儿的现实,苦恼、动摇,甚至想把孩子弄死,最后终于走过心灵炼狱, 勇敢接受现实,决心和残疾的孩子一起开创共同生存的道路,在精神 上获得了新生。
作品赏析:
《个人的体验》是作者在极端苦闷之中创作的一部以自身经历为背景的长篇 小说。在作品中,当主人公鸟在面临脑残疾婴儿的生死抉择 ——或听从情妇 劝告,借黑市堕胎医之手埋掉病儿,或接受医院建议,为病儿施行脑疝气手 术以拯救其生命——时,最终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要 同将会留下严重脑疾的儿子共度生涯,从而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人类的不幸。 瑞典文学院在评论这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时认为,作者“本人是在通过 写作来驱赶恶魔,在自己创造出的想象世界里挖掘个人的体验,并因此而成 功地描绘出了人类所共通的东西。可以认为,这是在成为脑残疾病儿的父亲 后才得以写出的作品”。大江健三郎本人也承认:“随着头部异常的长子的 出世,我经历了从未感受过的震撼。我觉得无论自己曾受过的教育还是人际 关系,抑或迄今所写的小说,都无法支撑起自己。我努力重新站立起来,即 尝试着进行工作疗法,就这样,开始了《个人的体验》的创作。”他把内心 的痛苦作为起点,通过传统的想象语言将神话与现实完美结合起来,成功地 把微小的、局部性的东西放大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典型。阅读《个人的体 验》等一系列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把现实引入小说的同时,也在 致力于非现实性的虚构(即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玄虚),两者之间既截然分明, 又随意重叠,而将这两者巧妙结合起来的,则是大江氏从日本文学传统中继 承下来、又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即日本文学传统中的幽 玄)。
大江健三郎谈怎样写随笔

大江健三郎谈怎样写随笔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写小说。
我在一个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国家里度过少年岁月,在日本二战失败后的混乱时期和追求民主国家的新生时代送走青春年华。
我那一时期的小说主题,就是从这些个人经验中孕育、生长出来的。
同时我也常写一些随笔,篇幅有短有长,主题则和小说所写内容重合,但无须小说式的构思,写得更为直截了当。
小说和随笔是我文学生活中的车之两轮。
一个年纪轻轻就成为作家的人,今后如何生存下去?小说和随笔,因此也成为他支撑和推进现实生活的车之两轮。
开始写小说时,我很年轻,是在大学里集中精力学习法国现代文学的学生。
那时,我是个年轻的存在主义者,同时又是个希望能参与社会现实的人。
萨特对我的影响很深。
作为这样的一个青年人,我给自己的随笔确立的目标,是对日本的社会现状进行批评和报道。
那一期间,对我来说重要的引路人是奥地利的思想家、作家安达斯,关于核武器给广岛和长崎带来的悲惨,以及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大屠杀,他都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就是这位安达斯,就现代人写日记的行为说过这样的话:日记,似乎变成了这样的书写,即在我们经历的事情(但这不是仅指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事情,还包含了我们对降临而来的事情如何反应,或者不做反应)中,我们期望什么样的不妨碍共同生存呢?此外,在作为作家不断积累的人生经验基础之上,我逐渐感到有必要建构小说方法的理论。
立足于自己的小说创作经验,重新学习世界文学,我写下了这一方面的随笔。
近十年间,我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如何跟日本正在复活的国家主义斗争的问题上。
安达斯曾说过,写日记的目的,是为了使过去的错误不在未来重新发生,为了拯救未来:"‘那是这么回事‘,‘已经发展到这种情形了‘等记述,常常就是‘此类事情不能再发生,决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之意"。
我现在写作随笔的最根本动机,也是为了拯救日本人、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
而用最优美的文体和深刻思考写出这样的随笔、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
作文范文之大江健三郎的材料作文

大江健三郎的材料作文【篇一:被现实唤醒——从大江健三郎早期思想构成分析作品《鸟》】被现实唤醒——从大江健三郎早期思想构成分析作品《鸟》[摘要] 大江健三郎的短篇小说《鸟》讲述了一个刚满20岁的青年大学生与自己幻想的鸟群一起生活了一年多。
他惧怕现实社会,拒绝与外界接触。
直到有一天,一个似乎能理解他的男子出现,青年以为找到了知音。
青年为了证明幻影的确实存在,走出了房间。
男子欺骗了他的感情,他们间的信任消失,这令青年无比痛苦,他面临着残暴没有人情的外界世界,冰冷的精神病院,一切令他不安、绝望。
他试图用幻影来帮助自己逃离这个现实世界,而最终幻影没有出现,青年陷入绝望,最后被现实唤醒。
本文以主人公遇见男子后幻影中鸟的4次出现为线索。
以作者早期思想构成为基础,分析作者早期短篇作品《鸟》,探讨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理解。
[关键词] 幻影;现实;唤醒;觉醒短篇小说《鸟》发表于1958年,是大江在23岁左右写的,当时他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
大江曾在《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中讲:“也就二十二三岁……不过,当时我可是一个全力以赴的愣头青年呀。
”大江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1951年日本与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战争结束,但是百姓的痛苦生活并没有结束,此时的日本处于被占领的状态。
正如大江在《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中讲:“这个国家发动的战争正处于可怕的状态之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将会如何,不知道国家又将走向何方,我们陷于这种不安的、恐【篇二: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晨读素材16】晨读素材16【晓风晨语】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美文欣赏】青春礼赞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
执着于眼前

执着于眼前阅读了下面的材料,你有何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常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
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
73岁的他回首往事时,颇多感概,他说:幸与意外,岂天命哉?大江健三郎家存有智障儿,做为父亲,他已经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照料儿子的生活。
晚年时他感叹:若是在年轻时想起这种日子漫无边际一定真的痛,而今,这段日子却并使生活更有意义。
他就是明智的,对于眼前必搞的事,没将自己灌入对未来的感到恐惧当中,而是执著地盯着眼前为父的职责,使人生存有更大的意义。
执着于眼前,勇敢面对困难,更好地解决困难。
一个人若是胆小怕事,那他一定是个过分忧虑如同杞人的人,终不成器。
而有将相之气的人,一般能够认清形势,行事果断,将眼前呈现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面面俱到。
项羽在巨鹿将眼前数量不多的将士深刻地看了一眼,认清此仗要胜定须破釜沉舟,于是巨鹿一战无比恢弘地胜了。
项羽摧毁了秦军的主力,跨过了历史的门槛。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临危不惧,小人逃避困难。
孔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眼前之景需要他作为勇士坦然地面对。
执著于眼前,著眼而明晰就是顺利的必由之路。
韩寒说道这世上没全才,所以把全字“人”下的“王”换成。
社会须要的只是人才。
有人专挑热门的专业自学,殊不知,时代行进的脚步永远容易跟上,热衷盲目跟风,最终一无所获。
这些人好高骛远,忽略了脚下的路就是必须一步一步跑的。
有个木匠,打的桌椅堪称巧夺天工,他说道自己每每工作前都净身斋戒清空杂念,步入坚毅的著眼状态,所以才如此顺利。
执着于眼前,找回人生激情。
很多时候,过多的思量会让人患得患失,顾虑重重,甚至焦头烂额,不如放弃远虑,全身心地投入眼前要对付的事情当中,拟把疏狂图一醉,此生也无憾。
陆游唐婉本已举案齐眉双宿双飞,最终却把礼教错误地当成理智而劳燕分飞,只落得什么“红酥手黄藤酒”等等对那人生苦果的品尝,而文君相如则把眼前的感情看得千金难买,执著于此,亦使此生无憾,激情永驻。
世界“通用”作家大江健三郎

世界“通用”作家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80岁了。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年龄似乎足够老,更何况,这位日本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间,在21年前——他也是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
当然,即便年事已高,他写作的步伐一直没有停下。
2012年,随笔集《定义集》由朝日新闻出版。
2013年,讲谈社出版了他的小说《晚年方式集》。
2015年,新潮社出版了他和古井由吉的合著《渡过文学的深渊》。
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大江健三郎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日本文学的符号,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某个维度——毫无疑问,他是日本现代文学和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日本文学中少数几个世界“通用”的作家。
大学期间以作家身份出道如果你感到哪本书实在是一本好书的话,那么就请隔一段时间重新读一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上线,在空白处记下阅读时的杂感。
这是一种有益的读书方法。
——《在自己的树下》大江健三郎的文学生涯,开始于他在东京大学求学的1957年。
在这一年,《东京大学新闻》上刊登了大江健三郎的五月节获奖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奇妙的工作》。
同年,他在《文学界》杂志上发表了《死者的傲气》,这本书获得了第38届芥川文学赏候补,川端康成称赞小说显露了作者“异常的才能”。
大江健三郎自此以作家身份出道。
也是在这一年,一位天才摄影家土门拳在《朝日相机》杂志上以“日本艺术家”为标题刊登作品连载,选中了水谷八重子、杉村春子等。
在这个系列中,土门也希望拍摄大江健三郎的肖像照,“我很为难……据说土门先生众所周知,人们会认为我不尊重他……他来到我的宿舍,看到我之后表情变得极其忧郁。
但很快,他说,'我想看你的书房’。
虽然说是书房,其实只是房间里的书和桌子。
在书架上,排列着小说家中野重治和法国文学研究者渡边一夫几乎全部的书。
土门先生的心情被修改了,'中野重治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渡边一夫的书,你为什么会摘译这些?’于是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出生在四国的森林里,高中一毕业就被森林工会预订雇用。
高考语文 作文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凭借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光出生时是智障,而且头部有一个很大的、瘤子一般的畸形物。
如果不做手术,就不可能存活;可如果做了手术,就很有可能失明失聪,甚至成为植物状态。
当主治医生询问他和妻子的意见时,他迟疑了,然而他看到了妻子要求手术的斩钉截铁,他忽然也得到了一种面对的勇气和承担的力量。
他明白即使手术之后,他和光的生活也是没有希望的,光可能永远不会有超过3岁孩子的智商,但是,面对现实,大江健三郎说,这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在之后的日子里,大江健三郎在自己天生很不完美的孩子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感动,最单纯的温暖。
他把这段经历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放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于是他的文学开始有了一种强大精神感染力。
对于痛苦和艰难,不掩饰内心,不惮于面对,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哀伤和愤怒被生命和光明击碎,从而变得轻盈而可以承受。
人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懦弱与卑微,在最低处拾得的真理才会特别耀眼。
导演李安李安用《十年一觉电影梦》作为自传的书名,电影是他的梦。
有人说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一个不会被任何专家和观众忽视的华人导演,那就是李安。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一部部精品表达着李安身上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气质,不俗的才华让他在各大电影节,乃至奥斯卡的领奖台上都没有空手而归。
然而,在这些精品之前,他有六年无人赏识,于是无事可做,整日窝居在家带孩子煮饭,仅靠妻子的微波薪酬生活。
曾经有人叫他去做一个电影拍摄的零工,他拒绝了,他只认定“导演〞这一条路,所以坚决不做杂活,不做任何与电影无关的事情。
“六年不是一段短时间,如果没有相当的耐心,可能早已消沉了。
〞李安自己说。
这耐心源于他对电影这个梦的迷恋与追寻,在家中的六年,并非只是煮饭带孩子,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不管是八卦杂志还是影剧杂志、学术论文,只要读到可供作电影素材的文章,他都剪存到一本小册子里。
六年级演讲稿作文:大江健三郎2000年北京讲演_11650字

大江健三郎2000年北京讲演_11650字一、我第一次在中国成为有嘴巴的人访问中国并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前发表演讲,在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衷心感谢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前曾两度来这里进行访问。
不过,那时我只是观察和倾听,也就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只用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嘴巴。
尽管如此,在我的生涯中,这两次旅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
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是在一九六O年的夏天。
我得以目睹其人和耳闻其声的那些人物,不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即便在中国现代史上也是声华卓著。
我想在此列举这些人名。
由于他们都已是融入历史之中的人物了,谨按照当时所记忆的日本式发音并去掉敬称来列举这些名字。
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许广平、陈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赵树理。
大家一定会认为,这都是一些声名显赫的人物的名单。
一九八四年第二次访华之际,在这一长列人名后面,又加上了胡耀邦的名字。
当时,身为我们这一行之中心的大作家自不待言,就连在我国产业界对造成公害病负有责任的某公司前任社长,以及多年来大受欢迎的女演员,也都得到了发言机会,惟有我一人被同行者告知,要在总书记面前继续做一个没有嘴巴的人。
我在想,这是否同我被加利福尼亚的大学的学者们托付了一封公开信有关。
现在,包括上述这一切,作为我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经历之一,已将这些巨人们栩栩如生地镌刻在了记忆之中。
在小说家来说,对于那些必要的事物,较之于在短时期内作出评价,不如先将其储存在记忆里。
在不断保持这些记忆的新鲜的同时,与这些记忆共生共存,以期将来获得可以准确表述这一切的必要词语。
较之于政治性的评价,它们更应该是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的文学语言。
今天,我第一次在各位中国听众面前成为一个有嘴巴的人,此外,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幸福,那就是我的诸多作品被译介到了中国。
我之所以能够如此幸运,则是得益于那位发明了炸药的人。
因此,今天我想要谈一些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题外之话。
第一个题外之话是这样的:我在受奖演说中,曾叙说从孩童时代起便深为瑞典作家拉格洛芙的《尼尔斯历险记》所吸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健三郎
日本侵略了中国,所以,未来的中日应该和平、友好下去。
否则,日本的未来是不幸的。
所以,我希望中日两国年轻人更好地交流、合作。
而我已经老了,所以我出不了太大的力气了。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非常重要的。
令我不可思议的是,性的问题经常让人琢磨不透的。
我非常期待着,也许我到了70岁会对性的问题没有兴趣了。
我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的石原慎太郎,他是一个拥有文学才华的人。
但是他的东西非常感性。
他没有将事物深化以及重新构造的能力。
所以,他总是没有进步。
这是他的缺点,他自己不知道,而且别人也不告诉他。
我认为石原慎太郎不管是政治家的他还是作为文学家的他,都已经没有希望了。
请哪位给他介绍一个好工作吧。
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人家说我像鲁迅。
现在,在日本的传媒上,所谓公大于个人,并且,把这个公等同于国家的公,诸如此类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再次成为一种强势,在这样的时候,我必须坚定地坚持贯穿自己人生经验的思想。
我希望看看北京的街道和胡同,这对我今后阅读新创作的中国小说是很必要的。
较之那些名胜古迹,我更想看看北京的街道和胡同。
作为边缘性国家,日本一定要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具有独特价值的国家。
今后,日本的处境将会越来越困难,但决不能借口日本处境艰难就要走帝国主义道路。
当考虑问题的时候,我用日语,也用英语、法语等,它们一齐在我面前晃动。
语言是不断运动的,我从那里创作文学。
如果说我不拥有日本的传统,但我拥有法国与英国融合在一起的传统;如果说我是国籍不明的人,那么我是在地球上创作文学的人。
如果中国的因特网公司能够大规模发展的话,这将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我认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鼓励。
我认为可以通过电脑,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我们的声音也可以通过网络传向中国。
这样的话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就会发生变化,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