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隔漠撅断心旷神怡衣衫褴褛
B.阴晦鄙夷神色张皇狼狈不堪
C.栈桥牡蛎迟疑不决竭斯底里
D.惘然萧索知之不理十拿九稳
2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xiǎn)惟吾德馨(xīn)溯流逆上矣(sù)
B.愿为市鞍马(wèi)赏赐百千强(qiáng)可爱者甚蕃(fān)
C.可汗大点兵(hán)啮沙为坎穴(niè)僧募金重修(mù)
D.湮于沙上(yān)康肃忿然曰(fèn)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3 . 下列句子,陈述无误的一项是()
A.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花市上,牡丹、芙蓉、菊花、梅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B.“勤奋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这句话的“勤奋”是主语,“学习”是谓语,“条件”是宾语。

C.“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

D.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奇葩”指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个性十足,常人不能理解;“土豪”一词现在通常指有钱并喜欢炫耀的人。

4 . 为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生物入侵者”是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生物。

A.“生物入侵者”是破坏生态系统的生物。

B.“生物入侵者”是生物。

C.“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经济损失。

D.“生物入侵者”生活在异国他乡。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6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了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

C.针对春季传染病频发的客观实际,湖北省药监局、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D.《红海行动》通过表现国力强盛和大国威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看来能否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取决于电影的质量。

二、现代文阅读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

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

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

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

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

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
一起,分别是“351、352、353"。

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

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

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8)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9)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10)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1)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

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

”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2)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

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3)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4)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

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7 . 题目是“最美的对视”,请结合全文分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说明原因。

8 .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表达效果。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9 . 文中第(1)段、第(12)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10 . 请你为捐献眼角膜的这位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小黄
严歌苓
枪响了,不远处一只美丽的黄色羽毛的鸟扑棱着翅膀,落到树枝上,它仍然奋力扑腾着翅膀。

我跑了过去,抱起受伤的小鸟,小鸟一只翅膀中弹,血浸红了它半个身体。

我用手绢把它包住,再用我的裙子为它做了个吊床。

等父亲回来时,黄色的小鸟在我的吊床里睡着了。

我焦急担心,含着眼泪,叫外婆救救小鸟。

外婆开着动物急诊室,什么都能救。

曾经有小野猫从屋檐的破洞里掉下来,身上还带着半个没被母猫吃完的胎盘,她都能把它救活。

外婆用钳子把一颗气枪子弹从小鸟的翅膀里钳出来,又给伤口涂了点药,告诉我,假如一夜之后它还活着,小性命就算救下了。

小黄活过了第一夜,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开始喝水,吃小米和高梁米。

我观察起它来,它羽毛的颜色黄得绝了,明亮,又柔和,翅膀尖一道黑边,更衬出黄颜色的灿烂,人间肯定染不出那个黄来,正如人间又有谁能复制花和云霞的颜色?我将它取名为“小黄”。

外公把小黄放在一个圆形、底部平坦的篮子里,天花板上钉了个钉子,篮子就吊在钉子上。

这是外公对猫咪设置的防盗措施,腊肉腊鱼他都这样吊在天花板下面。

吊在篮子里,小黄就安全了。

外婆家养了几只救下的野猫,它们在天花板上面有一个大家族,吃奶的小猫崽失足从破洞掉到外婆家屋檐下,外婆就把它们养起来驯化。

猫族和院子里养的下蛋鸡互不相扰,但一只野外来的小鸟,肯定挡不住猫们动凡心。

小黄的伤一日好似一日,外婆在它腿上拴一根麻线,再把麻线系在篮子上,它已经可以围着篮子起飞,在空中抖搂几下翅膀,又落到篮子里。

这可把猫们馋坏了。

它们不动声色地卧在一边,从各个角度打量小黄,眼睛都是猎豹的,贼亮的眼珠里,细细瞳仁简直就是瞄准镜的十字准星,杀心就在它们冷冷的目光里。

小黄起飞、着陆,往东、往西,它们的十字准星紧紧追踪,志在必得地终日守着这个会飞的山珍。

不过小黄的飞翔本领一天天回归、完善,外婆把它腿上拴的麻线越放越长,我牵着麻线在房间里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仿佛在放一个活风筝。

到了这时,猫们已经死心,意识到它们不是长翅膀族类的对手。

进入秋天,我带着无限期待,我把小黄带到院子里,解开麻线,希望它不再做我的活风筝,而真正做一只自由的鸟。

奇怪的是,没有了脚上的羁绊,它只在地上啄啄这里,啄啄那里,扑腾翅膀,也只飞半米高,又回到地上。

也许被人喂养,胆子是依仗着人的,被彻底解放了,依仗也已成性,并不再向往更高更宽的去处。

一九六九年,我最喜爱的一个女作家病了,我们一帮孩子在医院轮流值班为她站岗。

就在那段时间,我彻底疏忽了小黄。

有天回到家,发现拴小黄的那根麻线从吊在空中的篮子上拖到地下,而小黄不见了踪影。

外婆和外公恰巧都出门了,他们出门从来不关朝着后院的房门。

我问外婆,小黄会是飞走了吗?说不定,外婆回答。

会不会给猫吃了呢?外婆默不作声。

四只猫卧在四个方向,四张扑克脸,个个心知肚明地打呼,才不让你看出,有关小黄它们一副牌揣了多久,最后出了什么牌……想到小黄的失踪,我悔恨交加。

外婆去世后,我被父母送到奶奶家。

就在我当兵之前,我回到那个熟悉的大院,想到小黄,感慨万千:在这里,小黄,受伤的小黄,神秘失踪的小黄,都不是儿时梦幻,它真实地存在过。

11 . 阅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用四个词概括情节和心理。

救助小黄,££££→££££,无限期待→知其失踪,££££
12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曾经有小野猫从屋檐的破洞里掉下来,身上还带着半个没被母猫吃完的胎盘,她都能把它教活。

(分析此句在文中的作用。

)
(2)但一只野外来的小鸟,肯定挡不住猫们动凡心。

(解释“凡心”在此处的含义。

)
13 . 文章没有直接写“小黄”的去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试做推测并写出理由。

14 . 文末写到“在这里,小黄,受伤的小黄,神秘失踪的小黄,都不是儿时梦幻,它真实地存在过。

”这句话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千字文》,理想的古代篆书
①启功先生评价千字文说“以天地玄”为起句的《千字文》,名头之大,用之广,在成千累万的古文、古书中,能胜过它的,大约是很少很少的。

除了用作识字课本外,古代一些规模较大的典籍经常以《千字文》中的字为顺编号,足见《千字文》的影响力。

那么,《千字文》为何被视作最想的书呢?
②作为一本书,《千字文》的首要功是教孩子认字。

《三字经》《百家姓》都是可以与《千字文》齐驱的启蒙读物,同为蒙书,三字经共1068个字,比千字文的1000字还多68字,但一些常用字几乎每个都能重复出现20次左右,而《千字文》中的字基本上都不重复。

《百家姓》倒是很少重字了,只有个别姓会重复,但一来它只564个字,二来它所提供的字很多都只是姓,并非常用字,有些字孩子们可能一生都用不上。

但《千字文》不仅字不重复,而且这一千个字还多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使用率很高,用它来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除了识字之外,《千字文》也很适合积累词汇。

《三字经》主要着眼于阐发道理,不但不避重字,而且也几乎没有太多词汇,而《千字文》中的词汇却极为丰富,书中有许多古今常用的成语,如寒来暑往、知过必改、空谷传声等等。

四字一句的体数,使得千字文意丰深远,简洁而有表现力;于记,几乎每句部可以作为成语使用。

④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一点是,《千字文》还是学习书法的范本。

由于《千字文》集中了常用的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加上行文优美典雅,更要的是它的产生与书圣王羲之有密切关系,所以,它无心插柳地成为了历代书法家最为青睐的书写对象,古代大部分著名书法家都写过《千字文》,从书法教育、熏陶的角度看,没有任何启蒙书能提供比《千字文》更丰富全面的书法范本了。

⑤此外《千字文》所提供的知识也比别的启蒙读物要宽广和系统,能够帮助初学习典故,基是历史人物与事件。

全文从自然环境说起,再到远古历史、个人修养、历史地理、制度文化等,主题清晰,举向文理一脉相承,层层进,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非常严谨完整。

⑥另外,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这些方面《千字文》比那些枯燥空泛的说教要有力得多。

(文/李小龙,有删改)
15 . 《千字文》除了孩子认字,积词汇外,还有哪些功用?请分条括概括。

16 . 为什么选择《千字文》孩子认字最实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7 . 请析第③段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8 . 第④段的加点词请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三、句子默写
19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
(4)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

(7)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四、课内阅读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 .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
C.上使外将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入据陈
21 . (小题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怅恨久之B.乃记之而去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川D.跪而拾之以归
22 . (小题3)、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3 . 、结合语段文字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五、诗歌鉴赏
赏析《雁门太守行》,完成各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4 . 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角声满天”从侧面表现战争的规模。

C.“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从正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预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5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六、综合性学习
26 . 语文实践活动。

新年将近,压岁钱又将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

认真品读右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完成后面题目。

①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答:
②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任选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
答:
七、作文
27 . 作文
生命的长河中,时间在慢慢地流逝。

但总有一些美丽的风景被珍藏在我们心中。

那也许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芬芳美丽,日出日落的震撼人心;也许是身边之人的一声叮咛,一句安慰;也许是陌生路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一句名言……种种风景,瞬间动人,自此珍藏心间。

请以“藏在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8 . 作文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茶,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着,一会儿,一缕清香缓缓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练。

请以“磨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