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5期
摘要根据水吉镇气候资源特点,介绍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5-0036-01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魏华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农技推广站,福建建阳354207)
再生稻是指一季中稻或早稻收割后,再给予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使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抽穗再结实的栽培方法[1]。
种植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可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头季稻栽培管理
1.1品种选择
应选择再生力强、优质、高产、抗性好、抗倒伏的中、迟熟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栽培。
适宜水吉镇种植的再生稻组合为D702优多系一号、Ⅱ优明86、两优2186、天优3301、Ⅱ优125、川优8号、金优38等具有头季产量高和再生能力高的“双高”特性的超级稻新品种[2]。
1.2适时早播
头季稻播种要以再生稻能安全齐穗为目标,要求头季稻在8月10日前收割,再生稻在9月上旬前齐穗。
播种期一般在3月15—20日为宜,人工插秧用种量12~15kg/hm 2,
机械插秧用种量19.5~22.5kg/hm 2。
秧床施足壮秧肥60g/m
2
和敌克松2.5g/m 2对水2.5kg 进行秧床土壤消毒。
育秧田
块,可采用地膜育秧,也可用塑料软盘育秧抛栽。
秧苗二叶一心期,施复合肥120kg/hm 2;秧苗三叶一心期,用多效唑900g/hm 2对水750kg 喷雾,促进秧苗矮壮、分蘖。
移栽前3~5d ,追施复合肥150kg/hm 2作送嫁肥。
秧苗期要注意防治立枯病、苗瘟和稻蓟马。
1.3适时移栽
秧龄30d 左右、叶龄5~6叶、苗带2~3个分蘖时进行移栽。
株行距18~22cm ,插24.75万~27.00万丛/hm 2,确保基本苗在90万根/hm 2以上。
1.4加强肥水管理
根据水吉镇水稻土中氮、磷、钾的肥力水平和再生稻目标产量要求,再生稻头季稻需施纯氮210kg/hm 2、五氧化二磷54kg/hm 2、氧化钾180kg/hm 2,以氧∶磷∶钾施肥比例为1.0∶0.3∶0.8为宜。
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适施穗肥。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2∶1为宜。
基肥施碳酸氢铵600kg/hm 2、过磷酸钙450kg/hm 2;分蘖肥施水稻专用肥450kg/hm 2、氯化钾150kg/hm 2,促进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穗粒肥施氯化钾75kg/hm 2作穗肥,施复合肥120kg/hm 2作粒肥,保证有效穗的数量,促进穗大粒多。
在施穗粒肥过程中,可结合气候和水稻叶片、茎秆长势,配施尿素15.0~22.5kg/hm 2。
施肥后,保持寸水5~7d 。
水管上做到浅水插秧、薄露发根促蘖,抽穗后期干湿交替湿润壮籽,收割前7d 断水,不宜断水过早。
1.5适时烤田
培植再生稻,一季根系两季用,保持根系活力是关键。
通过科学烤田,增气养根,进而壮秆保叶养芽,对头季稻和再生稻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全田平均茎蘖数达75%以上时进行第1次清沟烤田,烤到田间裂缝达0.5~1.0cm ,然后灌半沟水;第2次烤田在头季稻齐穗后15d 施催芽肥后,让水层自然落干后进行。
应轻烤后搁田,可达到调气养根的作用,同时因田块脚踩不沾泥,方便头季稻收割留茬作业。
1.6适时重施催芽肥
当头季稻齐穗后15~20d ,大部分穗粒转蜡熟、叶片由青绿开始褪色时,施尿素225~300kg/hm 2作催芽肥。
为防止高浓度肥料对腋芽造成损伤,应分2次隔天撒施,以提高母茎含氮水平,增加腋芽萌发和壮芽,使头季稻功能叶保持青绿,延长老根寿命。
1.7适时收割袁把握好留桩高度
头季稻宜在完全成熟时收割,收割过早,腋芽小,发苗慢;收割过迟,腋芽露出叶鞘,会割伤腋芽。
应在8月10日前后收割完毕。
收割时要做到平割,收割留桩高35~40cm ,在倒3叶枕处收割,做到留2保3争4、5节位芽,以保证再生季获得高产[3]。
2再生稻栽培管理
头季稻收获后1~2d 要及时复水,保持田间湿润发苗,浅水长苗,灌深水护苗保穗。
头季稻收割复水后1~2d ,撒施尿素105~120kg/hm 2,促进早发苗、齐苗、争取穗多粒大。
再生稻抽穗60%以上时,用九二○2.25g/hm 2对水750kg 喷施,保证倒2节以上穗颈抽高、整齐,便于收割作业。
用磷酸二氢钾2.10kg/hm 2、尿素3.15kg/hm 2对水750kg 喷施3~4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4]。
3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头季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防治工作。
根据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防治二化螟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稻瘟病用富士1号乳油或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纹枯病用4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等药剂。
喷药防治后田间应保持寸水5~7d ,以提高防效。
病虫害的防治既要勤检查测报,又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和易发病的敏感期,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4参考文献
[1]余深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87.
[2]郑智华.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13-114.[3]王家腾.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4):7-8.
[4]黄其椿,何大福,黄世礽,等.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073-19074.
收稿日期2012-06-21
3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