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教育在餐桌上绽放—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家庭教育在餐桌上绽放—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
前几天学校的心理驿站接访了一位焦虑的母亲,孩子上初三了,已经许久不曾和母亲说话了,更别说交流了,我诧异的问:餐桌上也不交流吗?她却无助的摇摇头,接下来我们便开始寻找这背后的原因……
餐桌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大概从注重礼仪的周代就开始了,走过3000年的中华文明,如今已更加璀璨,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餐桌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餐桌上看手机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了,这让家庭教育丢失了一块很好的阵地。
其实餐桌上的教育有很多,现在有很多家庭,把每天一小时的晚餐时间称之为晚餐论坛,成为亲子之间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平台,这是一个又省时又有气氛的亲子时间。
餐桌上最常见的是和孩子一起交流今天在学校里的趣事,开心的或是不开心的事,让进食过程成为一种温馨,孩子眉飞色舞的表达中,传递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年少或是青春,这是美好童年的一个诠释,未来或许会治愈孩子的一生;而不开心的则是孩子开始独立面对这个是社会的一种机遇,发生这些不愉快的事背后是赤裸裸的世界以及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陪孩子一起去回忆那些不开心的事,可能会让孩子再一次难过,但当我们把问题的是是非非和孩子剖析之后,孩子便会和我们一起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孰是孰非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是自己错了,那下一次一定不
会再犯了,如果是别人错了,那也会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然而却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他们和父母交流的时候,父母或者在忙,或者没有在认真听,只是在敷衍,于是孩子慢慢的也就不愿意和你聊了,这无异于在说一句不走心的“你真棒”一样苍白。
当然了,我们还可以在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这是大爱;常会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会珍惜当下的生活,用平静的心态去享受这个世界,而不是从父母那里一味的索取;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无论是自己多么喜欢的饭菜,也会和家人一起分享,纵然是父母不舍得吃的,也会想办法让父母去尝尝。
我们还可以在餐桌上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也就是“吃相”,这是孩子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品位的具体体现,而这更需要的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这也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
其实餐桌上的分享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都是家风家教的一种体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据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