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大肠杆菌病和副伤寒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大肠杆菌病和副伤寒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作者:张鹏
来源:《新农村》201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
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被重视,各个品种和用途的牛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养牛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牛的各种疾病也在不断增多,由于犊牛相对成牛抵抗力较低,疾病更容易发生。
据调查,在犊牛死亡的病例中,有28%是死于大肠杆菌病。
有26%是死于副伤寒病,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犊牛牛大肠杆菌病
1.1病因及流行病学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被称为犊牛白痢。
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肠毒原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腹泻和虚脱是主要特征,轻者发育不良,严重者导致死亡。
犊牛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犊牛,最常见于10日龄以内的犊牛,吃过初乳和2周以上者很少发病。
病犊牛和带菌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有时也可经产道或脐带垂直感染。
犊牛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舍饲季节多发生,而放牧季节发生的很少。
1.2临床症状
患病犊牛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
另有部分患病犊牛初期体温升高达40℃左右,数小时后开始下痢。
且体温将至正常,粪便初期如粥样,黄白色,后呈水样,混有凝血块,凝乳块及泡沫。
有酸败气味,后期犊牛肛门失禁,常有腹痢,用蹄踢腹壁,多数犊牛在发病后1-3d死亡,有的持续7d左右,消瘦脱水而死亡,各别犊牛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1.3病理解剖诊断
主要表现消化道炎症,首先表现为瘤胃、网胃粘膜脱落,真胃及十二指肠和小肠中段有严重的出血点。
肠系膜淋巴结,小肠淋巴滤泡充血。
肺部有显著充血、出血及水肿,支气管内充满气泡,纵膈淋巴结严重充血出血。
肾皮质部充血或浊肿,但不软化。
1.4预防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改善妊娠母牛和牛犊的饲养管理,保持牛舍干燥通风,清洁卫生,并经常进行消毒。
注意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增添富有营养的草料,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母牛临产时,用温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围的污物,再用淡盐水洗净擦干。
坚持用质量分数5%来苏儿对牛舍用具及排泄物喷雾消毒,铲除牛舍地面表层土壤,并用火焰消毒地面。
让出生后的正常犊牛尽早吃到初乳。
以增强抵抗能力。
1.5疾病治疗
治疗应采取快速杀灭病原体、强心、补液、恢复胃肠功能等综合治疗方案。
对患病犊牛及时治疗,停止喂乳2-3次,同时使用抗菌药物,选用新霉素内服,初次服用量为(按体重)40mg.kg-1,12h后剂量减半,连用3~5d。
对严重腹泻的犊牛、进行强心,补液和抗菌消炎。
1.青霉素钾200万IU、链霉素100万IU用注射用水稀释后混合肌注,另侧肌注10%黄芪多糖10mL,1次/d,连用2d。
2.复方庆大小诺霉素40万IU肌注,另侧肌注10%黄芪多糖10mL,1次/d,连用2d。
2.犊牛副伤寒病
2.1病因及流行病学
牛副伤寒病是由牛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
主要侵害10-30日龄新生幼犊的一种传染病。
犊牛通常是采食了病牛带菌牛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发病,带菌母牛有时还可以通过乳汁排出病菌感染犊牛。
未喂初乳、乳汁不良、断奶过早、寒冷潮湿、寄生虫侵害等因素可促使本病发生,防病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2.2症状
犊牛死亡主要以腹泻为主。
特别是在7-30日龄表现尤为突出,病初体温升高,3-4d后体温可升至41℃或更高,此时病畜躺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呈水样,以白痢、黄痢为多见,少数出现血痢,均以下痢大、次数多、病程长为特点,伴有背毛粗乱,严重脱水,体温呈驰张热,一般患病后4-5天虚脱、衰竭死亡。
2.3犊牛副伤寒病理解剖诊断
腹膜、皱胃、小肠、膀胱粘膜有小出血点。
肠系膜淋巴结、纵膈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脾包膜下有出血点或斑,肝脏变性呈粘土色。
在脾和肝脏表面见有粟粒大灰黄色的界限明显的坏死灶。
肠粘膜上有假膜。
患病的肺叶往往与胸膜发生粘连。
肺也有粟粒状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脓性坏死灶。
心肌变性,心内膜、心外膜下有出血。
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2.4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对犊牛和母牛的饲养管理。
牛栏舍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阳光充足,保持饲料和饮用水清洁卫生。
定期用1%火碱水进行消毒。
母牛产后应用产后康注射液消炎。
发生本病后除隔离治疗病牛外。
对同圈其它犊牛可口服5%痢菌净粉或100万IU链霉素预防,效果明显。
2.5治疗
双黄莲注射液稀释青霉素钾肌注,按体重给药1次/d,连用2d;恩诺沙星注射液,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分别注射,按体重给药,1次/d,连用2d。
重症治疗方案:在以上基础上静脉补液10%葡萄糖300mL,肌注强心药5%可拉明1支,灌服健胃止泻药白头翁散30g,温脾止泻散30g,调整胃肠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