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与财神二代隔空对话:问世间“钱”为何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唐与财神二代隔空对话:问世间“钱”为何物
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

诗人、作家、医生、商人、古器物爱好者。

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代表作有《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欢喜》《不二》等。

冯唐曾以书信体写过一系列文章,后集合出书,名为《三十六大》。

钱,是其中一大,内容则是他隔空写给财神爷陶朱公他儿子小陶朱公子的一封信。

小陶朱公子的老爸叫范蠡,自号陶朱公,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归隐,发家致富。

三度钱财散尽复又东山再起。

后代许多生意人都供奉他的塑像,称其为财神。

所谓小陶朱公子,就是范蠡的儿子,为史上著名的富二代。

在信中,冯唐跟这个财神家公子说:很多了不起,和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冯唐谈钱之一:一辈子挣多少算够
2000年,冯唐第一部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出版发行。

他打车到中国美术馆旁边的三联书店,看自己的小说有没有上销售排行榜。

没上。

过两周再去,还是没上。

如今的冯唐集诗人、作家、医生、商人、古器物爱好者于一身,不差钱,再也不担心自己出的书是否畅销。

他,已经是大众习惯关注的焦点。

最近一次在网络上引发话题,是他发布了一篇叫作《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条永葆青春的小秘诀:不能常换年轻女友,但定要常买最新的电子产品。

冯唐也许是对的。

对于美好事物的欲望,才是生命保有生机的基本条件。

若是一个人完全没了欲望,失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生命多半也就开始无趣。

那么问题来了:当很多人把满足对美好事物欲望的前提,设定为拥有足够的钱时,那么一个人一辈子究竟挣多少钱算够呢?
冯唐在自己早前写的一篇别的文章中,其实已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挣多少就算够了”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挣钱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明确之后,量出为入,应该挣多少?挣钱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成三种:为了近期衣食无忧,为了有生之年衣食无忧,为了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和权力感。

在一个夏天的下午,我想起年轻时造的阴孽和未来医学可能的进展,我估计我应该比常遇春长寿,比如活到60。

进而我又大概算了一下自己该挣多少。

我喜欢质量好的棉布和皮革。

好棉布吸汗,好皮革摸上去舒服。

自己一天比一天皮糙肉厚,十四、五的小姑娘又不让随便乱摸,所以好皮衣很重要。

我喜欢吃肉吃辣,哪种都不贵。

住的地方小点儿无所谓,过去上学时我们六个人睡了八年十平方米的宿舍。

但是一定要靠近城市中心,挑起窗帘,就能感到物欲横流。

对车不感兴趣,但是对通过开好车泡好看姑娘这件事并不反感,想过的最贵的车是BMW X5。

我不需要金喜善,看金喜善觉得漂亮不是本事。

我想象力丰富,金百万洗洗脸,我也能把她想象成金喜善。

我喜欢各种奇巧电子物件,手机要能偷拍,PDA要能放电影带Wi -Fi,数码相机要一千一百万像素,用通用的光学镜头,隔一百五十米,能照出北海对岸练太极的老头的鼻毛。

如此如此,再用现金流折算法算一下,大概需要一千来万。

一千来万,对很多人来说,至今还是个难以企及的财富高峰。


管如今冯唐的身家,早已远超此数,但他似乎还在考虑钱的事儿。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一个境界:有足够的钱了,就不必考虑钱了。

但实际上,君不见,满世界有钱没钱的人都仍在考虑钱,比如如何挣更多的钱,以及怎么把钱花得更值钱。

而且,似乎越有钱的人,对钱的事情就考虑得越多。

冯唐谈钱之二:钱无法取代意义
冯唐中学时代,考试“从来没有拿过第二”,这样的成绩,帮他顺利晋级到“校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医学史”的协和医大。

从协和医大毕业后,他考取了美国埃默里大学商学院。

毕业后,他进入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从基层干起,九年时间晋升为全球合伙人。

再然后,他跳槽到某国企旗下的医疗集团,担任CEO,年薪超百万。

之后又辞职兜兜转转重回文坛。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跟钱的关系比跟文字的关系还要近”。

有一天,早已不差钱的冯唐,很想找个人聊聊“问世间钱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件事。

想来想去,他想起个人来,这就是财神爷
陶朱公的儿子小陶朱公子。

就因为人家是史上最著名的准“富二代”。

只是,跟财神家“嘴巴里塞满银行卡出生”的孩子,谈“钱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其实很不容易,确实需要好好地想一想。

于是冯唐选择了用写信的“慢交流”方式,跟他隔空对谈。

在这封信里,冯唐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告诉小陶朱公子,“有很多了不起,和钱一点关系也没有“。

至于什么是了不起,冯唐特别在信中使劲举了几个例子,以增加说服力:
比如李白半夜起床尿尿,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千古名句;
比如并非技术学院科班出身的乔布斯,领导苹果开发出了许多革命性产品;
又比如雨夜,在北京街头,私家车主下车,去帮过路的行人捡起掉在地上的桃子……
然后冯唐从古至今,从内到外,开始简而言之地讲:钱不能取代意义。

实际上,冯唐更想说清楚的是,比有钱更了不起的,是一个人如何对“有钱也没什么了不起”,保持足够的警醒。

倘若不那么警醒,
金钱对某些人来说,很可能就是“祸水”。

或者换个说法,“钱是好东西,钱是一种力量,使用好了,你可以变得了不起。


其实,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钱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你的。

我们的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得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个钱是你的,倒霉就开始了。

这个不是在学校里念出来的,这个是体验犯错误吃苦头出来的。


那么,如何才能把钱用好呢?冯唐在信中也试举了好几个例子:
比如培育冷僻的声音;
比如延续美好的手艺;
比如促进渺茫的科学;
又比如推动遥远的民主……
诚恳、有用,可流传,这些例子听起来就很美好。

毕竟我们要知道,“再多的钱也可以不够用,花钱也可以很愉快”。

有钱,能把钱花好也是一种本事。

这很了不起。

只不知此番道理,足不足以服众?
尽人皆知的常识是:钱真是好东西,但它也有副作用。

比如爱情,如果你的恋人,原本五十万的年薪突然变成身家十亿,众人十有八九
会说你“深谋远虑“,找了一支“潜力股”。

显然这话已不是在讲爱情,而是偷换了概念,语义变成了你以爱情为名,投对了资。

按照《见字如面》节目解读嘉宾许子东老师的话说,这就是有钱非但没有给你的爱情加分,反而损害了你的爱情之例证。

当然我们不会因为金钱用不好,其实具有破坏力,就完全不要金钱也能活得很好,只是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确是能起损坏作用。

故而必须时时警惕。

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之前,我们有必要思考清楚它最终是为了心理上的某种良性体验。

对这种心理体验而言,钱通常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比如,当你需要“了不起”的美好体验时,用银行转账或直接支付现金的方式进行变现,一般不一定能奏效。

说到底,不管你眼下很有钱或者很没钱,都应该看看《见字如面》,来听听著名艺术家赵立新,为你声情并茂地朗读冯唐写给小陶朱公子这封关于“大钱”的信。

没准,从中你真能咂摸出些什么。

比如,关于钱没什么了不起,以及钱的了不起。

诚如冯唐所言,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躲也躲不开的问题。

比如,情是何物,性是何物,钱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伦理道德长成这幅模样,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躲也躲不开的问题,通常都没有标准答案。

而且,即便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标准答案
只是你若能多知道和理解一种新的说法,比如冯唐的说法,没准你的小宇宙,就能增加一分强悍。

这可不是忽悠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