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及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我国服务业将面临出口减少的问题,并强调了关税削减幅度对其 受损程度的影响是成正比的[6]。第三个方面为RCEP完成谈判的阻 碍。张梅(2013)认为关税减让水平不均是完成谈判的阻碍之一[7]。王 君(2013)认为成员国之间缺乏政治互信对RCEP谈判带来了干扰[8]。 张彦(2013)认为无视成员国之间的发展鸿沟会对谈判造成巨大的 负担[9]。第四个方面为RCEP与其他贸易协定的比较,主要集中在 RCEP与TPP的比较。赵亮(2014)认为目前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更为有利的是RCEP模式[10]。孟猛和郑昭阳(2015)基于关税结 构视角认为与TPP相比,RCEP协议达成的可能性更大[11]。
关键词:RCEP 贸易便利化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2019)04(b)-071-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 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逐渐下降,而贸易“无效率”作为市场准入 的无形障碍对国际贸易的阻碍日益凸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应 更加注重旨在清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机制性障碍,重视降低交 易成本的贸易便利化问题(孔庆峰和董虹蔚,2015)[1]。因此,贸易便 利化也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的关键。
①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 2016 年实验技术创新与实验室管理研究 项目阶段性成果 (06);广西民族大学 2015 年校级教改 项目阶段性成果;广西民族大学 2016 年度区级研究生 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 (sxyyjs2017018)。
作者简介:廖万红 (1969-),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 济、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 孙子婷 (1994-),山东威海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 济方面的研究。
基于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目前研究RCEP的文献主 要着眼于RCEP成员国的贸易现状、经济效应预测、谈判完成的阻 力及与其他贸易协定的比较,鲜有文献研究RCEP成员国的贸易 便利化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行高 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政策。那么,RCEP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的程度 是怎样的?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否对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提升RCEP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 点与路径是什么呢?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全面测度了RCEP成员 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 水平在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运用两 种方法估计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 能显著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港口效率的促进作用 更强;最后针对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RCEP贸易便利化合 作提供决策参考。
国际商贸 International Trade
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08.071
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及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①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廖万红 孙子婷
摘 要:本文系统地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了RCEP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
1 贸易便利化指数体系的构建与测算 1.1 贸易便利化指数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际上各个组织对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并不统一,且贸 易便利化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其覆盖的范围也有扩大趋势(王中 美,2014),这就导致贸易便利化水平量化测度比较困难[12]。因此, 学者通常采用代理变量的研究方法来测度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 平。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Wilson et al.(2003)的基本思想[18],采用 包含港口效率、电子商务、制度环境与海关管理四个指标构建贸 易便利化测度体系(方晓丽和朱明侠,2013[13];孔庆峰和董虹蔚, 2015[1])。然而,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贸易便 利化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张亚斌等,2016)[14]。本文 借鉴张亚斌等(2016)的测度方法[14],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最新规则,基于贸易便利化的性质和RCEP贸 易发展的特点,对金融服务、港口效率、电子商务、制度环境和海
上,实证分析了其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了各项贸易便利化指标提升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值的影响。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中
东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低于RCEP成员国中的非东盟国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
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口岸效率与电子商务等贸易便利化指标的改善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的影响更大。
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 出TPP后,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由东盟发起的并由中国力推的 RCEP。2017年11月14日,RCEP首次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 尼拉举行。次日,中国商务部发布联合声明称:各国领导人将促进 RCEP在2018年完成谈判。近年来中国一直积极推动RCEP的谈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加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是各方 的共识,早日达成RCEP符合各方利益。鉴于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对亚太各国的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研 究RCEP。从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文献主要集中 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使用贸易指数(比较优势指数、贸 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测算RCEP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刘 艺卓和赵一夫(2017)使用RCA指数测算了RCEP成员国农产品的 竞争力,发现新西兰的竞争力最高,我国在各产品的竞争力较弱[2]。 薛坤和张吉国(2016)利用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测算农产 品贸易,发现中国与日本、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3]。 刁莉和邰婷婷(2015)分析了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现状,发现成员 国服务贸易差距较大,新西兰和印度的服务贸易水平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增加[4]。第二个方面为使用GTAP 模型测算RCEP达成后的经济效应。刘艺卓和赵一夫(2017)使用 GATP测算发现RCEP建成后各国在整体上将收益[2],刘冰和陈淑 梅(2014)认为RCEP实现零关税对我国GDP、福利水平、进出口贸易 规模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5],而董逸恬(2017)则认为加入RCE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