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几个重要环节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l 期 2
N .2 O 1
宜宾学院学报 Ju lf ii Ui rt omso Yb n e i n v sy
l9 l
对我国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几个重要环节的探讨
孙 长新 , 代 江
( 都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 , 成 成都 6 04 ) 10 1
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朱建华在 1 3 1 4 9 和 9 年分别又以23 8 8 .7 于 垂直速度的累积增大而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这是背 越式
米、 3 米和23 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目 28 . . 9 前我国男女 跳 高利用助 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背越式跳
跳高成绩不甚理想, 与世界优秀跳高 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 高 本文 在起跳阶段获得垂直速度时既要有起跳的速度又要有起跳的 就背 越式跳高训练中 意的 应注 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以下 建议。
遍存在着忽视这一技术环节的倾向, 认为摆臂技术的好坏对跳 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 在选择心理训练手段与方法上 高 成绩影响不大, 主要在于 摆动腿的 起跳腿有力地蹬伸。 也应有所区别, 摆和 结 主要心 理训 练方 法如下:
宜宾学院学报
20 年 l 期 06 2
2 起跳时上下肢协调配合训练
强心理训练 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跳高运动成绩具有重 起跳 时摆动腿和摆臂的作用十分重要, 起跳时充分发挥摆 要作用。
动肢 体的 作用, 可提高起跳效果。 然而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 普
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很多, 要因人而异, 因为运动员各自 具
作者简介: 长新 (97 , 河 南商丘人 , 孙 17 一) 男, 在读研 究生 , 主要从事 田径教学理论与训练研 究; 江(9 1 , 四川崇州人 , 代 18 一) 男, 在读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田 径教学理论与训练研 究。
维普资讯
10 2
摘要 :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 法、 专家座谈 法等方法对背越式跳 高训练 中的几个重要 环 节进 行探 讨 , 并对训 练的方法 和手段针对性地提 出 自己的建议 . 为我 国跳 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关■词: 背越 式跳 高; 跳垂直速 度; 下肢 配合训练 ; 起 上 快速力量 ; 心理训练 ; 恢复训练
助 跑速度 适 中、 幅度较 大 、 起跳 水 平 速 度 相 对较 慢、 起跳 时 大 幅度 起跳 起跳 垂 直 加 速度 很 大 蹬 过 配合 摆 杆背 弓 较 大、 杆 速 度 相 过 对较慢

幅度型

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 是起跳的第
收 稿 日期 :06—1 20 0—1 6
跳。背越 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垂直速度的获得也经历了两个阶
段, 摆动腿支撑蹬伸阶 即 段和 起跳 腿支 撑蹬伸阶段。 助跑最后一
助跑 速 度快 、 跳 幅 度 相 起 速度型 对 不大、 直加速 度大 、 快速 弧 线 助跑 、 速 起 垂 过 快 ( 朱建 华类型) 杆速 度 快、 跳 时 重 心 上 、 伸 、 起 跳 蹬 摆动 升速度快 、 幅度适 中
中圈分类号 : 8 3 1 G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 3 5 20 ) 2 O 1 o 1 1 5 6 (0 6 1 一 19一 3 6
O 引言

动力源( 起始动力)起跳腿的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继续和 ,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结 束部分, 是起跳的第二动力源( 主动力) 起始动力是主动力 。 14 8 年在英国 6 被列为田 径的比 赛项目 开始动 , 作技术比 较简单, 的 完成的前提和 条件, 起始动力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主动力阶 但随 着技术的 不断革新, 先后出 现了跨越式、 剪式、 滚式、 俯卧式 段垂 直速度获得的效果。 和 背越式等多种形式, 但现在多以背 越式跳高的动 作技术为主。 18 9 年美国运动员福 6 斯贝里首 创背越式新技术, 并以22 米夺 . 4
1 起跳垂 . 2 直速度获得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在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趋势要求加快助跑速度, 加大起
得墨西哥奥运会金牌。1 7 我国 9 年, 优秀女运动员郑凤荣以l 5 。 跳速度和幅度, 这是因为弧线助跑快身体内倾角越大, 重心相对
得越低, 身体由内 倾转 变为竖 直的时问就越短、 速度就越快、 工 7 米的成绩打破了1 6 7 . 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 0 我国 7 9 年, 降 7 男子运动员倪志钦以22 米的成绩打破了 . 9 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作距离就越大, 身体重心快速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也就越大, 有利
问题。
1I 起跳垂直速度的动力源 .
速度 一 幅度性 助 跑速度 快、 起跳 速度 快、 快速 弧线 助 跑和快速 大 ( 索托马约尔类型 ) 幅度 大、 直加速 度大 、 幅度起跳 垂 过 杆速度快 蹬伸 、 摆动

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
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 经历了两次 其中 支撑、 两次摆动、 短暂 一次 腾空的“ 两步” 完成的, 中 是两条 腿共同参与 完成的“ 双动力” 起
l 提高起跳垂直速度 幅 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 度, 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背越
式跳高 过程中, 速度和 幅度的不同组合决定了 不同的技术风格,
在跳高训练过程中要有所侧重 背 跳高的 越式 成绩取决于 起跳结束时的 腾起初速度和腾起 为了获得较大的起跳垂直速度, 角度, 而腾起初速度是由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水平速度大小决 点, 如图表1 所示: 表 1 背越 式跳高三种技术类型 、 特点及起跳 垂直速度获得途径 定的, 腾起垂直 速度 是获得 腾起初 速度的主要因素。 如何获得 较 类 型 特 点 途 径 大的起跳垂直速度是跳高训练的关键, 是跳高训练首要明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