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综合素质思维导图(幼儿)

综合素质思维导图(幼儿)

第一部分职业理念
职职业理念教育观
儿童

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的教学观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
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儿童是发展的人
儿童是独特的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
律性
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儿童是完整的人
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儿童有自身的价值
方向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
教师观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景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第二部分职业道德
第三部分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权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五部分基本能力。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框架结构图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框架结构图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学生权利保护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历史素养科学素养文学素养艺术素养阅读理解能力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写作能力第四章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第二章第三章基本能力模块五时长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模块一 第一章 010:33:58第二节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中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模块一 第二章 010:25:44第二节 “以人为本”学生观第三节 运用“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基本要求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模块一 第三章 010:26:07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模块一 第三章 020:47:30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模块二 第一章 01模块二 第一章 0200:41:5700:44:14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主要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模块二 第一章 03模块二 第一章 04模块二 第一章 05模块二 第一章 06模块二 第一章 07模块二 第一章 0800:35:3400:50:1500:40:3900:41:0601:09:5600:43:01第一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概述第二节 依法执教第一节 中学生的法定权利模块二 第三章 010:38:52第二节 中学生权利保护模块二 第三章 020:32:02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第四节 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第一节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常识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常识第三节 中国现代史常识第四节 世界史常识第一节 中国科技发展史第二节 外国科技发展史第三节 科学常识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模块四 第三章 01模块四 第三章 0200:44:2400:37:30模块四 第三章 030:30:53模块四 第三章 040:41:38第三节 外国文学模块四 第三章 050:25:11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理论第二节 中外古代艺术成就第一节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模块五 第一章 01模块五 第一章 0200:56:4300:28:28第二节 筛选整合与概括归纳第三节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第四节 阅读理解题的应答策略第一节 概念模块五 第二章 010:44:200:52:181:05:550:57:16模块三 第一章 02模块三 第二章0:22:010:19:44模块四 第一章 010:29:570:50:020:35:460:42:30模块四 第一章 020:59:270:30:56模块一 第一章 02模块一 第二章 02模块二 第二章模块三 第一章 01模块四 第二章模块四 第四章模块五 第一章 03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第二节 判断模块五 第二章 020:54:32第三节 推理模块五 第二章 030:58:41第四节 逻辑基本规律模块五 第二章 040:20:21第一节 信息检索第二节 信息分析第三节 课件制作第一节 文体知识模块五 第四章 010:40:12第二节 写作过程模块五 第四章 020:57:46第三节 议论文写作模块五 第四章 031:12:450:55:53模块五 第三章。

小学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小学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
第二节学生观
第三节教师观
第二章职业道德
第一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三章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学生权利保护
第三节教育法律法规
第四章文化素养第一节历史常识
第二节传统文化 (一)
传统文化 (二)
第三节文学常识 (一)
文学常识 (二)
第四节艺术常识
第五节地理常识
第六节科技常识
第五章信息处理能力第一节计算机常识
第二节 Word 操作
第三节 Excel 操作
第四节 PowerPoint 操作
第六章逻辑思维能力第一节类比推理
第二节命题推理
第三节朴素推理第四节其他推理
第七章阅读理解能力
第八章写作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育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学习过人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提素个性创两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入学机会均等教育公正 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共同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两独一发学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微格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的专业发展建促放研赞助合反 教师观爱国守法。

教资备考计划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

教资备考计划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

备考计划高语教资时间:题型子主题1备考计划对着粉笔网课看教材注意重点、思维导图整合并记忆、、刷真题和手机app、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复习方法子主题1科一花十天左右后三科并举,以科二为重,再科三科一科目一:综合素质9.3-9.13.多背多刷题,持续性。

买考试重点看网课并写思维导图和重要知识点做题不同题型应对:选择题:知识点刷题材料分析:知识点真题总结练习作文:素材积累,网上资料,自己动手写写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时间更多,知识点纷繁,及时复习对着粉笔网课看教材记笔记,一章一整理app刷选择题,看完网课写完知识导图等,刷真题总结(纸质版)科目三:学科知识和能力不需要买书。

直接看课,做笔记。

知识点专项刷题教案设计是重点:针对不同课文类型总结不同模板时间:9.3-10.29.每天都要学习科一科二科三。

及时复习,睡觉之前可以再看看笔记或者刷题(针对当天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英六级考试时间:报名:9,23考试:12,17一天至少要完成单词的任务以及选一个版块学习一部分听力:我是瑞思拜。

写作:刘晓燕句式、词汇,套话,写作方向。

翻译:烤鸭tv。

我是瑞思拜。

词汇、翻译技巧,翻译得分点、单词拼写、语法不能出错阅读:斌斌老师熟悉,提高正确率,学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单词:每天背20个,重视听力,听到发音、单词知道是什么意思时间安排:9,3开始开始单词;翻译:做好笔记(正确的词汇,以及怎么翻译的,写作)练字争取六级练控笔、结构。

时间:晚上睡觉之前练半个小时左右。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思维导图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职业理念职职业理念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改的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儿童是发展的人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儿童是完整的人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儿童有自身的价值方向性和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第二部分职业道德第三部分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教师的主要权利学生的主要权利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术活动权)管理学生权(指导评定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参与教育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入学权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考生作弊法人资格治安管理处罚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教育制度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师申诉教师解聘资格限制学校谋取利益对学校主管人员的处分情形均衡发展对学校主管人员的处分情形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教师解聘对未成年审批规定责任划分接送学生机动车驾驶员入园体检品德教育园长负责制第四部分文化素养第五部分基本能力。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研究者、学习者
新近提出的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责任与价值(选)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选)
关注生存阶段——人际关系;管理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选)
关注情景阶段——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阶段——个别差异
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选)
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材料分析题)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选) 思想行为规范
教学行为规范
人际行为规范 仪表行为规范
职业行为(选)
语言行为规范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历史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选)
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选)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严格性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选)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选)
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教育法律法规(选)
方向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基本原则
保证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
法律法规责任
终身性原则 行政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
刑事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

思维导图-《综合素质(中学)》

思维导图-《综合素质(中学)》

职业理念►第二节学生观素质教育概述一-素质教育观}—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的定义和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开放性、未来性、合作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教师观一(¥5^威_教育的途径;)一〔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方装")-〔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L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厂------------------------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障生观的械司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一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一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L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观概述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劳动的主体性、劳动的示范性、劳动时一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劳动的长期性、劳动的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中学教师职业认识(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f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一一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行为的转变)一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能力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综合素质•中学(1)综合素质•中学(2)教育法的含义)学生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权 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 申诉起诉权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味------------ H-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雉 ------------ H-弟二"P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概述t 教育触体系)一〔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保障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 终身性原则一〔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教育法律救济一I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g )行政渠道I 司法渠道 4仲裁渠i I 调解渠道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教师的权利:一教师的义务 依法执教教育教学权 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 获取报酬权 民主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第四节学生的权利和保护法定其據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Mi 胃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