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意的层次和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意的层次和关联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把握语意的层次和关联教(学)案
学习目标:掌握把握语意层次和关联的基本方法,并形成准确把握语意层次和关联的能力。
学习重点:读懂语意,准确把握语意层次和关联。
学习难点:明确各种语意特征,并形成准确把握语意层次和关联的能力。
一、试题点击,认识题型
2017年元调阅读
1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①段的两层语意。
(6分)
14.为了更好地描述村庄的诞生,作者在第②段以鸟儿来作比,这样作比突出了村庄的哪些特点?(4分)
2017年四调阅读
13.作者在第2段说,“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作者在本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来凸显出其“豪气十足”的?(6)
14.作者说“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
仔细读8--10段,说说作者描述的梅园有何特色。
(6分)
发现与归类:
二、牢记方法,读懂语意,形成(准确把握语意层次和关联的)能力
1.把握语段语意的层次和关联
(1)扣中心,以纲带目。
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或者寻核心词。
(2)明思路,理清结构。
辨析形式:一种逐层深入式,一种并列式。
(3)抓标志,分析结构。
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
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语意间隙,分析结构。
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
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是最后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是语段的第一个层次。
2. 把握整体语意的层次和关联。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合并。
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如记叙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换来划分;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切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轻到重、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而科技文的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后边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
(2)辨明重要的文句。
文意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3)审辨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
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语。
3.把握文章整体语意的层次和关联必须注意的问题
把握文章整体语意的层次虽是形式方面的问题,但形式是内容的外在物化,因此必须以对内容的把握为前提。
同时文章的具体结构是复杂
多样的,在分析时不能死搬硬套,削足适履。
在划分层次时,常常遇到一些位于结合部位的自然段,既可归入前面,又可归入后边,这种段多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段。
在这种情况下,应看它的内容侧重于哪一个方面。
侧重于前,则归附于前;侧重于后,则归附于后。
划分层次,要防止两种不恰当的做法,一种是不该划开的地方,硬给切开;一种是不论什么样的文章,一律分成三大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这样划分,对理解文章没什么益处。
三.对应精练,把握语意,提升
阅读《晤雨》,完成13---15题
晤雨
池莉
①酷暑季节,三伏天,一连多日的太阳都是炽热白亮,路上冒烟,土地龟裂,我开始祈求福佑:来吧雨,来吧雨。
日复一日,这种默默的祈祷好似生命的节奏和歌吟,一遍遍重复与循环。
②这一天下午,我出门收回晾晒的衣物,高举双手,从晾晒绳上取衣物的同时,我的祈求依然在无声地重复。
忽然,一滴雨,一滴明晰的、圆圆的、大大的雨珠子,不偏不倚滴在了我的指头上。
雨的凉意,从我的指尖,闪电一般掠过我的身体,顿时掠走了多日的炎热,答复了我内心的祈求,我真是惊喜万分。
穹隆如此高远,天空如此广袤,这第一滴雨,是怎么从飘动的雨云里,准确落上我的指尖呢?这是一个奇迹。
或者说,我宁愿把这第一滴雨当作一个奇迹。
我赶紧跑回家,进门就满脸喜色地向家人宣布:“下雨了!”
③没有人相信真的下雨了。
大家似乎不太在意我喜滋滋的宣称,似乎也理解和体谅一个人在连日的炎热干燥中产生对雨的憧憬和幻觉。
我自己依然喜滋滋的。
我立在门口,望着外面,心里的祈求继续悄悄歌吟。
静静的一刻过去了。
雨的声音来了,十分响亮和明确的来了。
凉爽的雨幕就像是我召唤而来的精灵,真实地由远及近,终于全面展现。
④你怎么知道下雨了?大家看我一眼的神态,分明是这样问我,致使我十分得意。
我笑而不答。
我要为那第一滴敲醒我的雨珠保密,为我自己对雨的祈求和呼应保密。
我和家人跑到雨中,尽情淋雨,踩
水,顽皮孩童一般,是难得的调皮和兴奋。
⑤我深信,普天之下,一定不会是我一个人接受上天的恩赐,第一滴雨不仅仅只给我一个人。
然而,我也深信,更重要的还有个人情怀,你得对于大自然保持你的敏感和呼应,你得怀有一份眷恋与共生的真心,去接受与发现那第一滴雨,才会获得真真的清凉与感激。
人们现在是越来越依赖机器了。
冬
夏是空调机的;眼睛是电视机的;双手是电脑的;双腿是小车的。
过多地依赖机器使得人类是这样懒惰,苍白乏力,无聊和无趣。
⑥同样还是雨,也有下得山呼海啸,泛滥成灾的。
武汉夏季的雨,的确是我这半辈子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暴烈。
那是一种没日没夜没头没脑的猛抽,气势惊人,打得天下万物东倒西歪千疮百孔。
乌云压城,闪电霹雳,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道路沉没,漩涡翻滚,大树小树连根拔了,竹林成片倒下,户外成了无人的世界。
电也忽然停了。
惊雷横空出世,偏偏滚到你脚下炸响,同时一道耀眼强光吞噬你的全部视觉,我胆战心惊。
每次在这样的雨中,我都是胆战心惊。
我关紧门窗,坐在昏暗阴晦的屋子里,透过窗户玻璃与大雨面对,脑子一片空茫,惟有肃穆的敬畏。
我总是觉得这样的暴雨完全是脱缰野马,似乎正在带来更可怕的事物。
什么更可怕的事物呢?我却不知。
我无法知道,无法猜度,甚至无法想象,我只有敬畏。
正是这种神秘莫测的暴雨,让我一再地经历害怕和敬畏:作为一个人,不管你是谁,都不要没有惧怕,都不要过分嚣张,你不过就是一个大有局限的肉身凡胎而已!
⑦雨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的奇迹:一边灌溉我们,一边淹没我们:一面润物无声,一面雷霆万钧;有时候是天堂,有时候是地域。
多少次,面对雨,我直接地经历着升华与坠落,愉悦与恐惧,安详与躁动,感恩与畏惧。
13.请仔细阅读①—④段,从中选取描写心情的关键词填入下面的空格。
(4分)
祈祷→ ________________→满脸喜色→________________→调皮、兴奋
依据:
14.阅读第⑤段,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此段的层次语意(6分)
依据:
15.阅读②--⑤段,请概括作者与雨会面的两层语意。
(6分)
依据:
四.能力迁移---语意层次和关联与作文中立意和材料支撑的关系
五.说收获
六.质疑
七.练习《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乡愁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
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
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
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
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
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
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
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
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
去
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
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
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
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
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
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
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
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
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
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
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
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
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1.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①段的两层语意。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