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背后是道德危机(以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次贷危机看美国道德危机
摘要: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
美国次贷危机实际隐藏着道德危机。
我这里讲的这不是美国金融的诚信危机,而是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的道德危机。
次贷危机的本质是机构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进而误导美联储,然后是美联储再误导全球的金融市场。
美国是在将自身的金融危机风险和冲击向全球平摊,减少自身的损失!有专家说:美国在滑向经济危机深渊的过程中,为自我保护而巧施“财技”,令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各国为其损失买单还债。
美国这种做法无疑是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上的道德危机——推卸责任。
关键词:次贷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霸权危机转嫁
什么是次贷?实际是银行是给信用情况极差,没有收入证明或还款能力证明,或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发放住房按揭贷款。
它是一种高危险但高回报的贷款。
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道德信用简直不值一提。
美国为了自己巨额的商业利益,牺牲全球经济利益,制造了一系列的经济泡沫:房地产泡沫,互联网泡沫,消费泡沫,债务泡沫等等,却最终被一个次贷戳破,但是美国不愿看到自身因为金融危机而渐渐衰落而影响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于是利用各种手段来分摊自身的危机。
比如,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我们其实可以称之为美元霸权——美国世界霸权在经济货币上的延伸,在国际政治外交上对中国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积累了多年的顺差,以为挣到了美元。
殊不知,美元的购买力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接受美元,但他们都不储备美元,他们拿了美元,立即去美国兑现。
美国才是美元购买力的最终实现地。
从货币学的角度来看,美元是美国央行开出的借条,是它的债务。
理所当然,这个债务的承担者,只能是美国。
既然如此,那么美国人只要关闭出口,美元就会买不到东西。
不管中国积累多少顺差,美国人只要吭一声,把出口关闭,中国的美元立马变成废纸,顺差立马变成白干,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缩水!美元贬值的核心奥秘,就在这里!1”“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
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保罗·克鲁格曼说:“如果两年之后,美国和欧元区的失业率仍然很高,而中国继续保持大量的世界贸易盈余,就会被视作麻烦的制造者。
2”他认为,这种贸易盈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汇率政策造成的。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中美的政治问题:美国把责任推给中国。
同时美国不断向中国实行反倾销,在2008的金融危机后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美国对华进口,减少美国财政赤字,以减轻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霸权乃至世界霸主地位的冲击。
同时中国近年的逐渐崛起,使美国感到恐慌,美国必须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的发展,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美国政府对华经贸及外交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其次,美国企业
通过“赖账”转嫁损失。
美国这些近似于流氓条款的霸道无理政策,是为了让全世界为其一手导致的金融危机买单,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外交政策的延伸和体现,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国际政治外交背后的道德危机——“以邻为壑”。
“美国蓄意将次贷危机中的金融风险转嫁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令其陷入国家道德危机之中”.3
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商业银行已通过结构性产品把大量的按揭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中,其中信用评级机构与这些金融机构扮演了“同谋”的角色,导致信用评级未能真正反映这些结构性产品的潜在风险,从而也误导了结构性产品的投资者。
接着,这些机构又误导美联”。
在市场出现问题时,这些机构强烈要求美联储救市,美联储的救市措施又进一步将次按的风险及代价分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在这一次的全球经济失衡中,美国应该负责,但是美国政府为了挽救颓势的美国经济而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手段转嫁危机,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政治道德问题。
前几天看了《华尔街2》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道德危机”,是全片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向观众灌输的一个理念,影片中阐述的“道德危机”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单方面向使用、榨取他人的资金却不用负任何责任的行为。
但是美国政府却把道德危机在政治上同样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单方面使用和榨取别国的资金。
道德危机掩盖下的是美国的贪婪和霸权政策。
还有几个例子体现了美国政府的道德危机:2002年,前美国编造个弥天大谎,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鲍威尔在联合国信誓旦旦引用的虚假情报来证明,布什政府随后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四年后,当年的指证一个也没有找到。
但是几年的战争,对伊拉克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扰乱了世界秩序,加剧了中东的混乱局势,同时也使美国的诚信和道德在国际上大打折扣;美国以前承诺保护环境,却拒不签定京都议定书;奉行人权外交,但却在关塔那摩基地监狱的虐囚事件;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美军在伊拉克奸杀少女......,使人们对美军集体道德感到震惊;更有甚者,布什所倚重的沃尔福威茨打着反腐大旗进入世行,却为其女友提级加薪。
在世行引起职业协会公开要求沃尔福威茨辞职下台,但得到美国政府的袒护;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偏袒一方立场,又如何使伊斯兰教民相信他们在构建“民主大中东3”?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自以为是,无视联合国的权威,无视对囚犯的国际公约,也无视盟友的意见,仅有英国、日本两个小跟班,形影孤单·······这些无疑都是美国的道德危机的体现。
“一个国家之所以有权威和影响,是因为道德因素,而不是军事实力;是因为它的谦卑而不是傲慢无礼;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愿意为别人服务而不是控制别人。
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全世界的影响”4。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充当世界警察,否定他国利益,蚕食他国利益,覆盖他国利益,凌驾他国利益之上,使美国政府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危机,而且这些危机背后是美国路人皆知的野心。
1.吴菲·《用废纸换财富——美元贬值的奥秘》2008,3(23)新浪博客:/s/blog_5155292d01008zj4.html。
2·克鲁格曼·《新格局下的中美经济未来》2009,5(11)(Paul R. Krugman,1953年2月28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
率变化理论。
3·人民网国际金融报2008年9月16日04版环球金融:《复旦金融教授:美蓄意将次贷危机金融风险转嫁中国》
4.作者:(美)(JimmyCarter)吉米·卡特《美国道德危机》2~3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