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第21课 淡水资源 1.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等淡水 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 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 5.如何勤俭用水? (1)用洗完衣服的水拖地; (2)用洗澡水搜集起来冲马桶; (3)淘米水可以刷碗,也可以浇花。
第22课、防溺水 1.我们身边有哪些水域? 河流,湖泊,小溪 2.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岸边湿滑,容易致人落水; (2)水草绵长,容易缠住人的手脚: (3)河道污泥松软,人易陷入泥沼: (4)是水下隐藏漩涡,容易把人卷走。
2.用玩具“小恐龙”模拟人被渔网缠住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人在水中被渔网或水草缠住的危险状态。 实验材料:玩具“小恐龙”、渔网。 实验步骤: (一)将“小恐龙”装进渔网。 (二)尝试从不同方向、角度将“小恐龙”从渔网中解救出来。 实验现象:“小恐龙”在渔网中找不到方向,身体被网格套住难 以脱身;“小恐龙”的头部、尾部、四肢容易被渔网缠住,而且 活动象越剧烈缠得越紧。 实验结论:人一旦被渔网或水草缠住会有非常大的危险。
8.实验名称:认识地球仪 实验步骤: (一)1.视察地球仪,找到尽量多的关于地球的信息。 2.找到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视察地球的南北半球散布 着哪些大洲、大洋和国家。 (二)1.视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海洋的散布有什么特点? 2.比较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散布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地球仪上有一条表示赤道的线,赤道是南北半 球的分界限。 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等。 海洋是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海和洋的统称。
第20课 海洋和陆地 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 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上有一条表示赤道的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限。 3.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等。 4.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
期末知识强化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 地球上的水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 思维导图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楚!
2 知识点
第19课 河流和湖泊 1.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 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2.陆地上的水体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 3.河流与湖泊的区分:河流比湖泊长、湍急;湖泊比河流封闭、 平缓。
6.实验名称: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模拟实验 实验步骤: (1)用5升桶装水表示地球上的总水量。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总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3%,用量筒量取 150毫升水,即表示为淡水资源总量。 (3)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总量不到淡水资源总量的30%,用量 筒量取45毫升水,即表示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总量。 (4)比较视察,5升水、150毫升水、45毫升水,发现人类可利 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太少了。
3.哪些身体原因可能会导致溺水?腿抽筋、过度疲劳、呛水 4.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进入呼吸系统引起缺氧窒息,使人 体处于危急的状态。溺水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5.怎样防溺水? (一)不到危险区域游泳,游泳时要有家长陪同: (二)要远离不明冰面: (三)还要注意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6.意外落水或游泳时遇到危险怎么办? (一)不慎落水后,不要惶恐,迅速把头向后仰,使口鼻露出水 面,尽量寻找并抓住一些漂浮物求生。 (二)腿抽筋后,采取仰泳姿势或站立,小腿用力伸蹬,用手将 脚拇指往上扳,以缓 解抽筋症状。 (三)发现有人落水,应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拨打报警电话,小 学生切勿下水施救。 (四)冬天冰面破裂导致落水,应立即扒住未破裂的冰面,大声 呼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