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公房《闯入者》与王小波《黑铁公寓》的对比——基于东方化重构下的存在主义的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部公房《闯入者》与王小波《黑铁公寓》的对比——基于
东方化重构下的存在主义的视点
张媛媛
【摘要】安部公房和王小波是日本与中国战后前卫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安部公房的《闯入者》与王小波的《黑铁公寓》在黑色幽默式的语言表达、荒诞滑稽的情节设定、追求自由与超越的主题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两部作品思考了人存在的问题,揭露了存在的荒诞性,同时两部作品又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基于此,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安部公房与王小波的小说创作的相似点.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7)005
【总页数】3页(P106-108)
【关键词】安部公房;王小波;《闯入者》;《黑铁公寓》
【作者】张媛媛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5105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安部公房是日本前卫文学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日本的“卡夫卡”。

他擅长用前卫的文学表现形式来挖掘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内涵,“存在”与“前
卫”成为安部小说的关键词。

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变形、异化的元素,隐喻和内涵,荒诞的场景和故事情节,作品主题多为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同样是活跃于20世纪后期的作家,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王小波在他的小说中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荒诞的故事情节和幽默的语言,来思考人类生存状况的问题,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将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黑铁公寓》中主人公“我”在表哥经营的公寓里打工,表哥对公寓以及公寓中的房客拥有管理权和所有权。

居住在黑铁公寓的房客们,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平时外出,都受到管理员的严格监控,失去了人最基本的自由和权利。

《闯入者》中,主人公K的房间无端被人侵占,失去了自己的住所,最后甚至失去了自由。

两部小
说在黑色幽默式的语言表达、荒诞滑稽的情节设定、追求自由与超越的主题上,都有着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两部小说,可以一窥两位作家在创作手法和艺术理念上的共通之处,从而探讨东方化重构下的存在主义之特征。

而学界还未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将安部公房与王小波进行研究的。

因此,笔者认为此角度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与价值。

1 荒诞、虚构与现实
在存在主义哲学当中,荒诞是人与现实世界存在的一种状态,在安部公房和王小波的小说当中,论述存在的荒诞性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两位作家都着眼于现实,探索人的存在与现实世界之间产生的疏离。

安部公房的小说多为对战后日本的社会状态、人民的处境的思考,而王小波的小说多关注与思考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

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小说皆富有人权意识,对暴力进行控诉,呼唤人的自由。

《闯入者》和《黑铁公寓》描述的都是荒诞滑稽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似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在这种虚构的故事下面,隐藏的是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闯入者》讲述的是一天晚上,主人公K的房间里突然闯入了素不相识的九人大
家庭,有老妇、绅士、妇人、少女、小伙和婴儿。

突如其来的一切让K感觉就像
是在做梦,但是作品中又强调了这种荒诞情境中的真实感。

被侵入的第二天早上,K醒来看到屋内的景象和窗外传来的叫卖声,感觉到一切是那么的真实。

安部公房的小说,多以变形、梦境、异化为主题,充满了荒诞的元素,在结构上是反现实主义的,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又是真实的、具体的。

邹波在《安部公房小说研究》中写道:“安部要捕捉的正是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闪现的怪诞现实,然后‘用镜头放大’的手段加以表现。

”[1]因此,要表现这样的现实,安部在进行小说创作时,
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

闯入者们将K的房间据为己有,并以自己的一套秩序统治K。

每当K提出异议或
反抗时,他们便开始召开会议投票,并以所谓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剥夺K
的基本权益。

对于这种以多数人意志制定的准则和秩序,K想尽办法进行反抗,但皆以失败告终,最后结束了他在荒诞世界中的荒诞命运。

同样,黑铁公寓的管理有着自身的一套秩序和准则,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这套准则来办事。

比如,所有上过大学的人都必须住在公寓里,所有要住进公寓的人肘弯都扣着一根铁环,红灯亮代表房客要去散步,甚至连上厕所都需要在管理员的监督之下。

表面看似井然有序,却给读者一种荒诞的阅读感受。

在黑铁公寓里,“规矩”不断被强调,“看到每个房客还规规矩矩坐在自己的床上,叉开双腿,眼睛看着我们——这好有一比,在幼儿园小班里,大家排队去屙屎,
屙完不敢站起来,都在看阿姨的眼色。

看来大家都懂规矩,这就省我表哥的事了。

”在黑铁公寓中有一本“公寓员管理手册”,制定了管理以及惩罚房客的一系列详细的条例。

公寓的管理者“表哥”有权利责打房客,手册中对这一条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与说明。

“假如房客生了病,发烧在38℃以上,白血球在一万以上,就可以免
受鞭责。

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他吃止疼药。

”[2]发烧38℃以上、白血球一万,将人的感受数字化,这些规矩并不是从人的感受出发,而是强调制度,强调冷冰冰
的数字。

《闯入者》和《黑铁公寓》中,都存在这样荒诞离奇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是以集体利益为理由,无视个人的存在和需求。

2 谐谑与现实
在写作手法上,两位作家都善于将荒诞修辞策略与后现代叙事手法交错叠加,用戏谑与黑色幽默的语言、象征性情节的黑色寓意来呈现现实。

诙谐是表现荒诞的一种方式。

“安部的作品是矛盾结合体,一方面他着意刻画人的存在、都市的风景、日常生活的荒诞等比较严肃的主题,同时他又采用了谐谑、令人发笑的表现手法。

”而王小波的小说更是常用玩世不恭的叙事语气与叙事姿态来叙述,在《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中,王小波表明了自己在小说中运用了黑
色幽默的手法:“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

我小说中的人总是在笑,从来就不哭,我以为这样比较有趣。

”[3]
2.1 比喻
安部公房作品中的比喻栩栩如生,时常让人捧腹不禁。

当K躺在床上听到闯入者
的脚步声向自己房间靠近时,“我当即像捕鼠器的弹簧从床上弹起来,险些没把脑袋落在枕头上……那一瞬间只剩下仿佛在窥看悬崖深处的沉默,我屏住呼吸侧耳细听,昆虫的鸣叫聒噪得叫人生厌,在台风前夕淤滞不动的空气里,鼓膜似乎已经肿起了厚厚的一块。

”房间被闯入者侵占后,K约女朋友S子吃饭,却猛然想起自己的钱包已被闯入者夺走,K陷入告诉或不告诉S子闯入者的困惑和矛盾之中。

此时K“感到一种仿佛被缓慢吸上天空的孤独,就像得了尿道炎,觉得时间断断续续阻塞不畅”。

闯入者侵入的第二天早上,通过K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闯入者们的丑态,绅士
“把脱下的上衣盖在身上,以臂为枕鼾声大作”,老妇“霸占着我的被褥,一边像钟摆那样极富规律地左右摇摆着突起的下颚一边沉沉睡去”,妇人“卧成一个大字,
一只手和一条腿插在老妇的被子里。

那身飘逸的长裙,白天看去,说不出的怪异,就像歌剧里,专为演绎外国人(无论在哪国人看来)而准备的,特制的戏服。

绿色,多褶的长裙上,桃红的小片,挂得到处都是,活像剥落得丑陋不堪的鱼鳞,而且下摆还高高翻起”,两个小伙头顶着绅士的肚子面对面打鼾,“每响起一声鼾响,对方的头发就一阵飘摇。

”两个孩子“以极其复杂的姿势俯趴在地。

那个男孩,大概梦见自己在奔跑,脚踝时不时触电似的颤动几下,而女孩,那张嘴上上下下动个不停,看样子绝对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4]。

这一部分花了相当长的篇幅细致地描写了闯入者一家人酣睡的姿态,他们闯入K的家中,却理所当然地当成自己家,安然自得,他们的睡态滑稽可笑,更加显得讽刺。

黑铁公寓里住的全是知识分子,而公寓的管理者表哥却是一个不肯上学流窜在外的小流氓。

“我表哥头顶光秃秃,两腮和月球的表面相仿。

额头上有三道抬头纹,配上又黑又粗的眉毛和一脸奸笑,就像一根四五十岁的老油条……满肚子都是糠……两个耳朵生了冻疮,像贴了两摊干鸡屎。

”作者这种近似黑色幽默的比喻,饱含了对这些霸权、暴力实施者的讽刺和戏谑。

房客们被放进公寓时,“从黑铁公寓的前门鱼贯而入,像一伙被逮住的女贼。

”房客们在公寓里卑微、狼狈的样子被凸显得淋漓尽致。

在黑铁时代,房客们像货物一样被打包成快递盖上邮戳邮寄到各地。

房客之一“秃头”便有不少这样的经历,“我们把箱门打开,他从里面钻了出来:此时他已经变成了个蓝色的人,手里紧握着一袋自己的屎。

他的脸上都盖满了戳记,就像一封到处旅行的公文。


《闯入者》和《黑铁公寓》中反复使用黑色幽默式的比喻,让读者觉得荒诞可笑,但是看到小说中人们的可怜遭遇,又无法笑出来。

2.2 反讽
这两位作家都善于在小说中运用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用戏谑与近似黑色幽默的笔
触来批评现实。

经常使用的形式多为正话反说,夸大陈述,假做疑问,小题大做,逻辑颠倒等等。

黑铁公寓的住客没有人身自由,但作者在开头写道:“据说公寓里特别好,别人想住都住不进去。

”随后又写道:“假如有样东西人人都说好,那它必定不好,这是一定之理。

”用看似颠倒的逻辑推导出现实,凸显现实中荒诞的一面。

作者在对黑铁公寓的描述中写道:“底下铺着黑色的水磨石,四壁上涂着黑色的油漆。

整个楼
层黑得一塌糊涂,看起来倒是蛮别致的。

”“这里有第一流的房间服务——一日
三餐都有人从铁门口的送饭口送进来——在动物园里,人们也是这样给宠养的猛
兽送东西,只是不送袋装咖啡。

”黑暗压抑的建筑风格和氛围被形容为“别致”,牢狱一般的生活、动物一般被监禁的生活却被形容成“一流的房间服务”,这里作者是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正话反说。

闯入者打着“民主主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理直气壮地对反抗中的K进行声讨,骂其是“法西斯分子”。

“绅士家的老大接口道,‘把人道主义阵营武装起来。

’老二接着说,‘面对暴力必须凭借正义的力量与之斗争到底。

’”才刚说完,“老大和老二一左一右拽住我的肩膀,绅士则对准我的心窝挥动大拳直击进去。

”闯入者们义正词严地反对暴力、宣扬正义,然而自己却对K进行暴力压制,批判
K是“法西斯分子”,自己却干着“法西斯分子”的事。

借闯入者之口将其暴行说出来,这实际上也是言语反讽。

除了言语反讽,两部作品中都反复运用了情境反讽。

闯入者敲门时:“‘K先生,’彬彬有礼的,中年男子的声音,确实在叫我的名字,‘深更半夜,真不好意思。

’在回答我从耳朵里发出的疑问。

”敲门时的“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和礼貌的语气,与进入房间以后闯入者们的蛮横无理形成鲜明对比。

黑铁公寓里的秃头被房客贩子劫走后,被塞进拖车里,“这辆拖拉机就像一辆运菜的车,而他就像一堆容易冻坏、必须盖上的蔬菜。

”“房客贩子们尊重被劫者的意
见”,怕秃头叫唤便很客气地问他:“先生先生,嘴里要不要塞东西?”无论是公寓管理者还是房客贩子,在对房客进行自由的掠夺时,仍然强调对房客的尊重。

房客们像蔬菜一样被抢夺、运输、贩卖,然而连嘴巴里要不要塞东西都要征求房客的意见,这里的“客气”“尊重”带有强烈的反讽色彩。

相互矛盾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现实中荒诞不经的一面。

与此类似的滑稽模仿、小题大做的表现形式在两部作品中皆有体现。

《闯入者》中,闯入者们一直强调要采取“民主程序”“民主式的生活态度”,每当K进行反抗
表示异议时,便召集会议对K进行审判。

“那下面就依照惯例推选主席,针对小
K有没有义务收拾碗筷、给大家泡茶,进行表决。

”这是对现实中审判的滑稽模仿,对收拾碗筷、泡茶之类的小事,也要一本正经地进行审判。

进行举手表决时,闯入者们以“劈风斩浪般的气势”一同举手,“就连那话都不会说的小婴儿,都毫不犹豫地举起胖乎乎的小手”,让人啼笑皆非。

安部公房和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式的表达,是用喜剧的手法去讲述悲剧,绝不仅仅是为了引人发笑,而是为了表现现实。

笑中有泪,悲喜交加的审美体验引导读者去思考存在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3 结束语
从《闯入者》和《黑铁公寓》两部作品可以看出安部公房和王小波在小说创作上具有共通之处。

两位作家都偏爱以虚构、荒诞离奇的故事来表达存在与现实的荒诞性。

在语言叙述上,都擅长用戏谑与黑色幽默的语言表达、象征性情节的黑色寓意来呈现现实。

由于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不同,这两部作品也存在一些相异之处。

《闯入者》中的K一受到压迫便进行激烈的反抗,而《黑铁公寓》里的知识分子多数选择默
默地表示抗议。

在思想上,两位作家吸收了存在主义的精髓,同时汲取了中国、日本传统文化和不同的文学思想,实现了存在主义在东方世界的重构。

王小波的小说多关注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揭露了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安部公房的小说则揭露了现代都市社会中秩序化表象后的非人化的荒诞现实。

关于两位作家其他作品中对于存在主义的东方化重构与表述,笔者还将在以后的论文中进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邹波.安部公房小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小波.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3]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G]//沉默的大多数.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4]安部公房.闯入者[M].伏怡琳,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