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 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
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以下关于区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区域都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其存在的空间
B.区域与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进行分隔,以利于人们识别
C.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开发利用
D.区域都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研究的不同,采用的指标也不同
2.以下关于区域的类型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的类型只有两类,分别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B.高原区和平原区应该属于均质区,是根据地势的高低划分的
C.水田农业区是均质区,是根据自然要素进行划分的
D.功能区是由其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3.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 C.连云港经济开发区 D.东部经济地带
读图l,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四周低,中间高
5.为适应冬季我国北方市场的需要,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
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图2),回答6—8题。
6.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A.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B.生物、土壤两大要素
C.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D.地貌、生物丽大要素
7.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8.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9.下列关于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产值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主体 B.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C.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D.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居世界首位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右授摸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
回答l0~12题
10.下列城市因资源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是
A.大庆、攀枝花 B.巴黎、北京 C.纽约、上海 D.徐州、天津
11.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12.关于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B.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C.新兴工业部门不断产生 D.集聚效应减弱
13.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图3),判断Ⅱ阶段城市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交通问题得以改 B.城市发展规模扩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14.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
A.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
人地关系
B.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C.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D.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15.人地关系中的“地”是指地理环境,下列有关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地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仅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无关‘
B.人地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仅指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无关
C.人地环境中的自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D.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16.下列属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的是
①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
②为防止经济过热,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应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
③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④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高能耗的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关于环境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
B.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C.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D.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对立的
两名小学生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
据此回答l8一l9题
18.由材料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行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和参与
19.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
20.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表现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21~22题
2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大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2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23.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C.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24.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主要影响
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25.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和人地伙伴论在诞生时间上呈现逐次递进的关系
B.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对地理环境的大肆破坏
C.人类中心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工业影响较小
D.人地伙伴论诞生后,地理环境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读图4,回答26—28题
2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为原因引起的
C、不良消费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
27、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28、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地广人稀
C、热量充足、光照强
D、光照强、温差大
29、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0.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
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
共l0分。
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
31.“西气东输”是为了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这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32.英国的种植业地位高于畜牧业。
3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是800ram年降水量等值线。
3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35.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6.中国消除农村贫困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7.关心和保护生物群落,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38.减缓或停止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保护环境。
39.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指人口、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0.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三、综合题:(3大题,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1.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图5)回答(9分)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
A , b ,C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 mm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b区与C区的界线上有山脉
(4)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b>c>a C.b>a>c D.c>a>b
(5)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②以平原为主③都是湿润区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 8.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42.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图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1)根据以下内容填表(填字母即可)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①;②。
43.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条件是,目的是。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原因是,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变革。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将会出现的后果。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5)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
质量调研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