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指导性评价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指导性评价意见
努力探索新课程数学教学和评价方面的方法,在现阶段的听课调研过程中感觉到老师们的新课程教学更加理性,也更加有效。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希望能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1.如何根据校本教学研究的方法开展自主反思、同伴互助,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
如采取教例研究、叙事研究等。
2.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继续强调口算与听算训练。
以往在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能达到每分钟15题以上。
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要求,也反对机械重复的训练,但是我们的老师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进行必要的训练。
因为这些基本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开展口算量数方面的探索,到底每分钟几道比较适合本校实际。
3.重视新课程数学教学评价卷的命题工作。
从外面“拿”一些试卷,可能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方便,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有的新课程评估试卷更多强调“知识”的测查,缺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缺少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我们希望我们的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钻研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评价基点,合理地研究和选择试卷,力争自己出试卷。
4.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点,努力缩短与教学内容的差距。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面不广,好多生活常识都是由父母包办,生活独立体验缺乏,对形式多样的内容理解起来有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能否开展研究与实践。
单从试卷上来看,以前试卷更多的是计算,填()等,形式单调,理解简单。
教师可以不读题学生就能够完成;而新课标的测试卷,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思想、过程、活动、能力的体现,它需要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所以,老师们可以合作探讨一年级数学阅读与一年级语文识字量的关系。
5.开展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与实践。
如有学生在上课中讲的“头头是道”,下课后做起作业来就有困难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做过的练习形式会做,没练过的就不会做了。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知识能力欠缺,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的体现。
同时,一方面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对题目不便于读懂(与他们的识字量有关)。
另一方面活动的情境图比较
多,学生读图能力比较弱,理解图意有困难。
那么,怎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用数学的能力。
为此,提出以下指导性建议:
一、重视数学的过程性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了解、理解情境,并
获得数学的体验与感悟。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生活体验,在做中学,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与形成。
三、还是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要求每个学生能达到每
分钟12-15题,其他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能达到每分钟10-12题。
但不能以此开展大量的口算训练,加重学生的负担。
当大多数学生达到后,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四、不以一张试卷定学生的水平,不以单一的笔试来评价学生。
适当增加操作性
的评价。
一年级如:分类,基数与序数的考查,钟面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与正方形、正方形等的区分等都可以采取实践考核的方式。
二年级可根据有关内容开展实践性考核。
五、要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建立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
型教研之风。
要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专题研究、比较研究,特别是与以往数学教学的对比。
教导处
2008年9月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