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徐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语文试题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着.(zháo)落庇.(bì)护心怀叵.(pǒ)测差.(chā)强人意
B.狙.(jū)击醇.(chún)朴鳞次栉.比(zhì)眼花缭.(liáo)乱
C.伎俩.(liǎnɡ)媲.(pì)美义愤填膺.(yīnɡ)吹毛求疵.(cī)
D.缄.(jiǎn)默执拗.(niù)海市蜃.(shèn)楼相形见拙.(chù )
2.古诗文默写。

(10分)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⑵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⑶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⑷,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⑸,。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虽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生活如旅行。

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考绕过一道弯,多角度()那难得一见的美景。

只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

关于人生,我们不妨多角度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们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
,。

这一切表明,角度犹如思考的魔方。

⑴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备选词语:品味品位观察观赏
⑵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分)
修改后为:
⑶根据上文,在文中的横线处仿写句子。

(1分)
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5.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2分)“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词语,2018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8十大网络流行语”。

答: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6—9题。

(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临溪而渔.()⑵杂然而前陈.者()
⑶苍颜.白发()⑷太守谓.谁()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①往来而不绝.者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①人影散乱.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C. 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9.选文第二段中的“人之乐”的“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2分)答:“人之乐”的“乐”指
“太守之乐”的“乐”指
(二)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10—12题。

(5分)
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④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遇:指董遇,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②训注:注释。

训,词义解释。

③别异:辨别异同。

④苦渴:苦恼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遇善治.《老子》()或.问“三余”之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译文:
12.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

(3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表现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议论文语段,完成14—16题。

(6分)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
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
..,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4.选文中“敬”的含义是什么,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

(1分)
答:
15.“惟其如此”中的“如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6.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画线语句的?(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7—20题。

(10分)
今日水世界(孙红卫编译)
①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

农业用水量的增加还源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为美味可口的食物。

生产1公斤花生要比生产1公斤大豆多消耗近1倍的水,而生产1公斤牛肉所消耗的水几乎是生产1公斤鸡肉的4倍,生产1杯橙汁也要消耗1杯茶用水量的5倍。

随着全世界20亿人口将步入中产阶层,即便人口总量不变,
农业用水量也会有增无减。

②同样,工业生产也需要水。

全世界用水总量的22%左右用于工业生产,8%左右用于生活用水。

总的来说,这两方面的用水量在20世纪下半叶翻了两番,比农业用水的增长速度快一倍。

专家预测,各方面的用水需求都还会进一步增加。

③世界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以地理位置为例,全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约60%集中在9个国家,即便在这9个国家中,也只有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供大于求。

美国的水资源相对富裕,而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量1/3的中国和印度仅拥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约10%。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各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大相径庭。

印度东北部的年平均降雨量大约
..是其西部沙漠的110倍。

④其实,地下水的分布也很不均衡。

当某地的雨水和地表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时,地下水似乎解决了人们的燃眉之急。

在印度和中国有数百万灌溉井孔,从地下取水。

美国中部高地平原地下含水层覆盖45 万平方公里,地跨8个州。

南美洲瓜拉尼地下含水层则连绵120万平方公里,地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

墨西哥城及其周边地区20万居民生活用水的70%来自一个含水层,而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一含水层将在200年内枯竭。

由于这一原因,墨西哥城已经开始下沉。

在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雅加达,含水层要么被透支使用,要么遭受污染,或被海水回灌。

⑤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障碍多来自政治或文化因素。

人们已经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举措已广为人知。

一些是物理方法,例如加固河堤、修建大坝;或在降水集中的雨季,选择水不易蒸发的地点储水;或为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污染监管等等。

另一些举措则涉及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达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有效合理地用水的目的。

⑥对于农民来讲,干旱地区的农民则需更换作物品种,改种价值高、耗水少的作物,如坚果、草莓或蓝莓。

同时,一些个人爱好最好也要做出调整,可以少吃肉、多吃豆制品,少打高尔夫球、多打篮球等等。

(选自《读者》2018年第20期,有改动)
17.本文围绕题目从、和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3分)
18.请分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分)
19.请你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对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3分)
20.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2分)【】
A.从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工业生产占比重22%左右,生活用水占比重8%左右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用水的增长速度比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增长速度快。

B.从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可以推断出,我国的淡水资源相对匮乏,今后需要多方面拓展获取淡水资源的渠道,不断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率。

C.第④段中“由于这一原因”中的“原因”指的是“墨西哥城及其周边地区20万居民生活用水的70%来自一个含水层”。

D.人们还可以通过多喝茶水少饮果汁,对家庭生活废水二次利用、减少洗车频率等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做法,达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有效合理地用水的目的。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21—24题。

(11分)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雪小禅)
我一直不理解父亲。

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真的,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人?
父亲是个老知青,绝对老三届的。

他没有回北京,留在了这个小城。

小城中有他心爱的女人,然后有了我和弟弟。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但他仍然没有留在北京,他回来了,在一个化工厂当技术员。

他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一个电脑爱好者,一个音乐发烧友,一个天文发烧友,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

我不知道人可以有多少精力,但他喜欢的东西都能玩到极致。

喜欢无线电,可以
自己制作电视机和收音机,并且和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有联系;喜欢电脑,以他六十岁的年纪还能自己设计软件,有很多电脑知识我还要请教他;喜欢音乐,在古典音乐中陶醉,自己拉一手好二胡弹一手好古筝。

有时我回家,看到他正在听一种叫埙的乐器演奏的曲子,一边听一边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得过全国的大奖。

当然,什么时候有彗星飞过地球时,他总是给我打电话,那时我正为生活奔波着,或者和人谈着合同,或者在酒店里吃饭。

总之,我觉得自己干的都是正事,谁像他那么活着啊,养着十几只猫,每天要去早市买鱼,因为那里鱼比较便宜。

当然,我一次也没有看到彗星,因为我没有那个心情,没有那个心境。

况且,我总是累得早早地睡去,怎么可能半夜起来看彗星?但父亲每次都要一本正经地看,他的器材很先进,招了一帮年轻人在那里看星星。

我对妈说,我爸爸当年肯定和徐志摩差不多,太浪漫了,这把年纪还有这种心情,真让人佩服!我妈说,当年,我看中的就是你爸爸这种生活态度,有一颗单纯的心,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

开始我真的很反感父亲这种生活态度,和他一起出来的人早就当了处级干部,他却还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种花养猫看星星看足球玩电脑,他的世界总有不同的精彩在上演。

我曾抱怨他说,如果你是个处级干部,我和弟弟一定会有个特别好的工作。

但父亲从来不这么认为。

他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
后来验证了他的话是正确的,我自己当上了外企白领,弟弟成了有名的工程师,而那些官员子女在机构精简之后却有好多人待业在家,他们果真没有飞太高。

有一段时间父亲每天给我发邮件,开始我总是嫌烦。

无非是他养的猫和兰花,那些猫又生了很多小猫。

当我渐渐沉下心来之后,我发现那些兰花芬芳迷人,那些猫的照片生动可爱,甚至,我开始想给它们一个个起名字。

能把生活活出一朵叫做美妙的花来,这是一种多么快乐而迷人的心境。

父亲六十岁了,他从二十多岁就这么活着,过简单的日子,要美妙的生活,听听风中花的香,看看小猫咪的可爱,读读金庸小说的侠气,望一下神秘的星空,弹一曲高山流水,和老友下下围棋,和自己的爱人牵手去捡鱼肠子。

这样的生活,是父亲的生活,那曾经是我觉得不求上进的生活。

但现在我认为,那是一种最美丽的生活,生活的上品,往往是不着痕迹,然后把它融入自然。

(选自2018年3月24日《郑州日报》,有改动)
21.文中“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由到。

(2分)
22.父亲的哪些行为让“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3分)
23.你是如何理解标题“上品生活不着痕迹”的?(4分)
24.文中父亲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写出你的理由。

(2分)
四作文(53分,含书写分3分)
题目:有句话儿在心头
要求:①以“有句话儿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