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国的文学爱好者无不为之怡然称快。
B . 蓝天、白云,远山的淡紫色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C . 轻飞曼舞的蝴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D .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人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B .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C . 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D .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本上告诉我们中学生: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2018九下·扬州月考) 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2) 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
(4)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 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6)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
(7) 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8)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诡谲瘦削非难伫立睥睨咆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秽犀利稽首虐待迸射鞭挞
________lán tíng chěng nièchǒng
忏悔波________雷________驰________罪________哗众取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氦排放量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氨氧排放量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氨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五、课内阅读 (共2题;共20分)
6. (8分) (2017八下·郑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其境过清 ________ ②不可名状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7. (12分) (2020七上·涞源期末) 阅读《<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治:________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________
④年与时驰驰: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亦君子乎夫君子之行
B . 吾日三省吾身意与日去
C . 博学而笃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D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非志无以成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
《<论语>十二章》提出做到“________”,就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________”,就可以做老师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________”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请用原文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9分) (2017九上·高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
“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
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
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
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
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
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
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
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
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
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
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
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
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2)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①第③段中划线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②细读第⑤段,说出划线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
(4)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
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9. (20分)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
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A . 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B . 我们要敬业。
C .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D .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2)什么是“敬”?()
A .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 .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C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D .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A .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B .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事实、道理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个方面,论证不严密。
C . 好,论据如此充足,去掉一个,不影响论证的力度。
D . 好,两个并用,多次一举。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不
属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
()
A . 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看大门的师傅
B . 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教师。
C . 默默无闻地每日辛勤打扫街道清洁工
D . 当大总统的人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9九上·杨浦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有了灯,于是,暗夜有了光明。
我们成长的路上,其实也有一盏盏灯……这一盏盏灯启迪了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前行,使我们迈过人生中的一道道坎,战胜旅途中的一个个困难。
你的成长路上,一定有过黑夜,但更有明灯的陪伴.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与之有关的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智取生辰纲》出自___________(作者)所著《水浒传》,这幕戏中的“最佳导演”是___________。
(2)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
犯了人命案后,他们二人各自是什么态度?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五、课内阅读 (共2题;共20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