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选自《柳 河东集》。是其《三戒》之 一。代表作《三戒》借麋、驴、鼠嘲讽“乘物以逞,或依势以 干非其类”的人物。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 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 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 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江雪》、《渔翁》等,都是脍炙人口 的名作。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 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 《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 故称“三戒”。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 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
搏。
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
(1)然: (4)习:熟悉
(2)视: 观察 (5)近: 接近
(3)益:渐渐,更 (6)搏:击,扑
6.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1)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胜: 非常
(3)蹄: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
7.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 尽其肉,乃去。
重点字词句理解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船:原意为 船只, 活用意思为 用船,名词作状语
(2)以: 连词,相当于而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1)至: 到达 (2)则: 却 代词,指代黔地的驴 (3)之:
3.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蔽 (2)窥: 隐蔽,躲藏
今义: 前往
一词多义
以为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认为) (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 ( ……的样子 ) ( 然而,但 ) (助词,的) (代词,它,指驴) (代词,这种情况或这件事)
然
慭慭然, 莫相知 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
之
放之山下
计之
词类活用 船载以入 稍出近之 用船(名词作状语) 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用蹄子踢 (名词作动词)
打草惊蛇 狗尾续貂 狐假虎威 九牛一毛 指鹿为马
对牛弹琴 管中窥豹 鸡鸣狗盗 狼狈为奸 鹬蚌相争
非牛非马 害群之马 惊弓之鸟 如鱼得水 杀鸡吓猴
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寓言: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
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黔(
qiá n ) 好事者( hào )
n ) 船载以入( zài )慭慭然( yì dù n shì 遁( ) 噬( ) 狎( xiá )跳踉( liánɡ ) 㘎( )窥( ) kuī hǎn 骇( hài )庞( pánɡ )
距离短
(4)近:原意为 (5)莫: 不
偷看 (3)稍: 渐渐 , 活用意思为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相: 文中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而不是双
方互相的意思
4.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1)骇:害怕 (3)且:将要 5. (2)遁: 逃走 (4)噬: 咬
蹄之 尽其肉
吃尽 (形容词做动词)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
2. 读完课文,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 自己的悲剧?说一说为什么。 3.学习课文之后,你收到什么启示?
积累动物成语
沉鱼落雁 飞鸟惊蛇 鹤立鸡群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1)因: 因此
(3)技: 本领,技能 (5)耳: 罢了
(2)计: 考虑
(4)止: 只,仅
8.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因:古义:于是 (2): (虎)怒吼 今义: 因为
断裂,这里指咬断驴的脖子 (3)断:
(4)其: 代词,代指驴
(5)尽: 吃光
(6)乃: 才 (7)去:古义:
离开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
搏。
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
(1)然: (4)习:熟悉
(2)视: 观察 (5)近: 接近
(3)益:渐渐,更 (6)搏:击,扑
6.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1)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胜: 非常
(3)蹄: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
7.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 尽其肉,乃去。
重点字词句理解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船:原意为 船只, 活用意思为 用船,名词作状语
(2)以: 连词,相当于而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1)至: 到达 (2)则: 却 代词,指代黔地的驴 (3)之:
3.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蔽 (2)窥: 隐蔽,躲藏
今义: 前往
一词多义
以为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认为) (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 ( ……的样子 ) ( 然而,但 ) (助词,的) (代词,它,指驴) (代词,这种情况或这件事)
然
慭慭然, 莫相知 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
之
放之山下
计之
词类活用 船载以入 稍出近之 用船(名词作状语) 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用蹄子踢 (名词作动词)
打草惊蛇 狗尾续貂 狐假虎威 九牛一毛 指鹿为马
对牛弹琴 管中窥豹 鸡鸣狗盗 狼狈为奸 鹬蚌相争
非牛非马 害群之马 惊弓之鸟 如鱼得水 杀鸡吓猴
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寓言: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
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黔(
qiá n ) 好事者( hào )
n ) 船载以入( zài )慭慭然( yì dù n shì 遁( ) 噬( ) 狎( xiá )跳踉( liánɡ ) 㘎( )窥( ) kuī hǎn 骇( hài )庞( pánɡ )
距离短
(4)近:原意为 (5)莫: 不
偷看 (3)稍: 渐渐 , 活用意思为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相: 文中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而不是双
方互相的意思
4.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1)骇:害怕 (3)且:将要 5. (2)遁: 逃走 (4)噬: 咬
蹄之 尽其肉
吃尽 (形容词做动词)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
2. 读完课文,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 自己的悲剧?说一说为什么。 3.学习课文之后,你收到什么启示?
积累动物成语
沉鱼落雁 飞鸟惊蛇 鹤立鸡群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1)因: 因此
(3)技: 本领,技能 (5)耳: 罢了
(2)计: 考虑
(4)止: 只,仅
8.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因:古义:于是 (2): (虎)怒吼 今义: 因为
断裂,这里指咬断驴的脖子 (3)断:
(4)其: 代词,代指驴
(5)尽: 吃光
(6)乃: 才 (7)去:古义:
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