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税局推进“六个转变”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国税局推进“六个转变”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河南省国税局推进“六个转变”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2012-08-03 10:39:24)
从2010年2月起,河南省国税局作为全国8个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之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结合河南实际,确立“三个基本”的原则,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

主要做了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管理制度,由“固定管户”向“分类管事”转变。

全面梳理税源管理职责,剔除税收管理员不该干、不宜干、干不了的事项,将大企业管理、税收分析等8项职责相应上收到县局、市局和省局;将税法宣传、咨询辅导等22项职责前移到服务序列;在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将应由纳税人承担的义务还责于纳税人。

对税收管理员应当履行的43项职责划分为户籍管理、调查核实、任务执行,税收管理员只负责其岗位对应的专门事项,变“固定管户、各事统管”为“专业分工、分类管事”。

二是调整职能职责,由“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转变。

省局、市局按照扁平化要求直接管理税源,都成立了分析和评估团队,实施同级风险同级应对,省局直接组织对某钢铁企业集团进行纳税评估,追征税款1.2亿元,直接处理多起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境内企业股权逃避税收案件,其中最大一起挽回税款1.28亿元;县(市、区)局按照实体化要求强化税源管理主体作用,目前主要是重新配置内设机构职能职责或将内设科室与税源管理分局整合到同一平台直接开展税源管理工作;税务分局按照专业化要求整合税源管理职能,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在分局内部成立日常管理组、纳税评估组或将分局按职能调整为纳税评估分局以及按规模调整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管理分局,根据税源变化和职能调整,将部分分局集中
到县(市、区)局办公。

同时,推进审批业务进大厅,减少流转环节,试行先办后审,扩大即办范围,实现网上申报纳税一体化,把实体办税服务厅转型为综合办税服务平台。

三是改进大企业管理,由“业务指导”向“做实管理”转变。

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属地入库、分级管理”,提升大企业管理层级,分别将跨市、跨县(市、区)经营大企业提升到省局、市局进行管理和服务;在组织机构上,大企业管理部门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在工作内容上,重点是建立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业务体系和工作机制。

去年,省、市局直接管理跨区域经营130户大企业及其6500户成员单位,入库税款占总量的73.45%;对76户集团企业的283家成员单位开展风险测评和风险应对工作,查补税款2.46亿元。

四是实施科技兴税,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转变。

在加强数据基础管理、广泛采集第三方信息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数据分析查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针对原因定措施——落实措施抓成效”工作链条,深化分析应用,把重心由以票控税转为信息管税。

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国地税共管房地产企业申报应税收入信息比对、一般纳税人开具或取得专用发票信息识别比对、省外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信息与省内小规模纳税人申报信息比对,分别追征税款1.78亿元、1亿元和2000多万元,通过推进信息管税,发现风险、内防不廉、外控流失,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五是强化风险管理,由“均等管理”向“差异管理”转变。

建立健全风险特征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用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对税收风险进行自动识别、归类和排序,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低风险的提醒服务,中高风险的实行纳税评
估,对涉嫌偷骗税的进行税务稽查,对高风险区域、行业、企业分层级开展重点风险应对。

去年,将1434个高风险企业、17个高风险行业、59个高风险县区作为全省风险管理的重点,追征税款48.1亿元。

同时,对不同类别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重点税源集中管理,一般税源分行业管理,小型税源实行“分片+委托”办法管理。

六是改进稽查方式,由“注重收入”向“注重效能”转变。

按照充实省局稽查局、强化市局稽查局、稳定县局稽查局、撤并区局稽查局的思路,实施市级一级稽查和分级分类稽查。

调整到位后,省局、市局稽查人员占总体稽查人员的比例由43%提高到60%;实行管查互动工作机制,以风险分析统筹评估和稽查,稽查部门把风险分析推送任务和评估移交案件作为重要案源,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不断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

目前,河南省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已覆盖全省所有省辖市局、县(市、区)局以及80%的税务分局,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税源控管能力逐步提升。

两年来,通过评估和稽查追征税款83.7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3%,税收风险监控、分析、防范能力增强。

二是税收征管质效逐步提高。

主要征管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税收执法差错率处于历史最低位;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高。

三是纳税服务效能逐步优化。

2011年第三方调查,纳税人满意度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省政风行风评议以及全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选位居前两名。

四是国税干部队伍整体稳定。

系统上下对改革的思路和做法,思
想认识比较统一,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保持了工作的平稳和队伍的稳定。

转自2012年8月3日中国税务报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